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例子: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毛泽东选集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基础信息
拼音jiāng yù qǔ zhī,bì xiān yǔ zhī
注音ㄐ一ㄤ ㄩˋ ㄑㄨˇ ㄓ,ㄅ一ˋ ㄒ一ㄢ ㄩˇ ㄓ
繁体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正音“与”,不能读作“yù”。
感情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同将夺固予。
近义词欲取姑与、将取姑与
英语Give in order to tak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循常习故(意思解释)
 - 爱民如子(意思解释)
 - 画龙点晴(意思解释)
 - 天夺其魄(意思解释)
 - 稀稀落落(意思解释)
 - 穷且益坚(意思解释)
 - 横眉怒目(意思解释)
 - 贵不期骄(意思解释)
 - 将勇兵强(意思解释)
 - 咳声叹气(意思解释)
 - 带河厉山(意思解释)
 - 自有公论(意思解释)
 - 河水不犯井水(意思解释)
 - 肯堂肯构(意思解释)
 - 披榛采兰(意思解释)
 - 无庸置辩(意思解释)
 - 绿惨红愁(意思解释)
 - 长揖不拜(意思解释)
 - 一致百虑(意思解释)
 - 向平之愿(意思解释)
 - 烂若披锦(意思解释)
 - 病急乱求医(意思解释)
 - 跋前踕后(意思解释)
 - 牵强附合(意思解释)
 - 战战栗栗(意思解释)
 - 重重叠叠(意思解释)
 - 虚名在外(意思解释)
 - 不可以道里计(意思解释)
 
※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意思解释、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周听不蔽 | 周听:广泛听取;蔽:蒙蔽。广泛地听取意见就不会受蒙蔽。 | 
| 言出祸从 | 话刚出口,祸患就降临头上。 | 
| 万丈光芒 | 光芒:光辉四射。形容光辉灿烂,照耀到远方。 | 
| 残羹冷饭 | 见“残杯冷炙”。 | 
| 传檄可定 | 传:传送,传递;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 | 
| 识微知著 | 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 风尘之声 | 指蜚短流长的言语。 | 
| 同恶相党 | 共为恶者相结为党。 | 
| 壶中日月 |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 
| 七窍冒火 | 同“七窍生烟”。 | 
| 观者成堵 | 见“观者如堵”。 | 
| 目注心凝 | 犹言全神贯注。 | 
| 立国安邦 |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 
| 负险不臣 | 犹言负固不服。 | 
| 风飞云会 | 会:会合,聚合。比喻有才能的人遭逢时会或君臣遇合。 | 
| 孤行己意 |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 
| 潘陆江海 | 陆:晋代诗人陆机;潘:晋代诗人潘岳。比喻有文才的人。 | 
| 漫天过海 | 形容没有边际。 | 
| 所剩无几 | 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 
| 悬兵束马 | 见“悬车束马”。 | 
| 水洁冰清 | 洁:洁白。清:清净。指像冰和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的品格高洁或文笔雅致。 | 
| 委过于人 | 形容嫁祸给别人。 | 
| 大吼大叫 | 大声喊叫。 | 
| 默换潜移 | 暗中转换移易。 | 
| 舜日尧年 | 比喻升平盛世。尧舜,均为古代贤君。 | 
| 恰中要害 |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 敝衣粝食 |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 
| 即兴之作 | 即兴:根据当时的兴致和感觉;作:作品。根据当时的感受而写成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