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植物有关花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花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墙花路草见“墙花路柳”。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2、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儒林外史》第一回:“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年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
3、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南史·齐本纪下》:“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4、花拳绣腿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9回:“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戚光祖、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走上台来,两边坐定。”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6、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唐 李商隐《夕阳楼》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7、穿花纳锦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
8、花脚猫比喻闲游浪荡、爱串门子的女人。
9、先花后果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生下三女一男:儿子名承祖,长女名玉英,次女名桃英,三女名月英。元来是先花后果的,倒是玉英居长,次即承祖。”
10、柳陌花街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元 朱庭玉《祆神急 闺思》套曲:“多应浪游年少客,千金将笑买,柳陌花街。”
11、花花世界指热闹繁华的地方或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泛指人世间。含贬义。宋 文及翁《贺新郎 西湖》词:“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
12、柳折花残比喻女子死或伤。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血凝碧。”
13、阶柳庭花阶:台阶;庭:庭院。台阶前的垂柳,庭院中的鲜花。指美好的庭院景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况那晨风夕月,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
14、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想人生百岁翁,似花飞一阵风,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15、月圆花好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宋 晁补之《御街行》词:“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16、下马看花跨下马来细细地观赏花朵。多比喻做工作深入实际地调查研究。唐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7、花闭月羞闭:躲避;羞:害臊。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貌美。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只闻檀板当歌讴,不见如花闭月羞。”
18、落花无言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19、问官答花谓答非所问。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老头儿这才叫个‘问官答花,驴唇不对马嘴’。这与我的心事有什么相干?”
20、粘花惹草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元 商衜《一枝花 远寄》:“粘花惹草心,招揽风流事。”
21、路柳墙花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行为放荡的女子。也指妓女。元 王晔《水仙子 答》曲:“从来道水性难拿,从他赸过,由他演撒,终只是个路柳墙花。”
22、眼花撩乱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23、拈花摘艳亦作“拈华摘艳”。指雕琢淫词艳句。明·宋濂《<水云亭小稿>序》:“若夫拈花摘艳,劝淫蛊俗者之为,则当斥而弃之尔。”
24、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像花枝迎风摆动一样。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漂亮。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25、杏花春雨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元·虞集《风入松》词:“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26、攀花问柳见“攀花折柳”。明·陆采《明珠记·写诏》:“殷勤领命到荒山,心事未相关;攀花问柳,勾莺引燕,方寸心间。”
27、拈花微笑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28、拈花惹草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他父亲给他娶了个媳妇,今年才二十二岁,也有几分人材,又兼生性轻薄,最喜拈花惹草,多浑虫又不理论。”
29、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计算,过后一场空。”
30、柳暗花明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1、月貌花庞庞:脸庞。容颜像明月、鲜花一样美丽。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对月貌花庞,饮玉液琼浆。”
32、花遮柳掩比喻行动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亦作“花遮柳隐”。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窃符记·如姬窃符》:“花遮柳掩防人至,觅常山宝符。”
33、月貌花容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清腔类 李子花》:“可惜了月貌花容,颠倒做败柳残花。”
34、梦笔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35、柳街花巷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同“柳巷花街”。清 李渔《蜃中楼 双订》;“收藏,情随物赠,休掷在柳街花巷;更莫向人前夸示,卖弄轻狂。”
36、流水落花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南唐 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37、问柳评花比喻狎妓。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这些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侠纨绔。”
38、奇花名卉指稀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或稀少的东西。明·冯惟敏《桂枝香·赠人》:“月中丹桂,天花香细,熬尽了万紫千红,占断了奇花名卉。”
39、如花似月见“如花似玉”。《四游记·华光与铁扇公主成亲》:“凤凰山玉环圣母有一女儿,名叫铁扇公主,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月。”
40、落花流水指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唐 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41、桃花薄命桃花:借指女人;薄命:命运悲惨。指女人命运多舛。清·阮大铖《燕子笺·写象》:“诸般不象,只是桃花薄命流终平康也,也与他出塞的苦没甚差别。”
42、天花乱坠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43、槛花笼鹤栅栏中的花、笼中的鹤。比喻受到约束的人或物。清 龚自珍《好事近 行箧中有像一幅以词为赞》:“倘然生小在侯家,天意转孤负。作了槛花笼鹤,怎笑狂如许!”
44、柳莺花燕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指美好的春景。元 张可久《落梅风 闲居》曲:“青山隐居心自远,放浪他柳莺花燕。”
45、如花似朵犹言如花似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轿子里面,如花似朵的一个年少女子。”
46、天女散花《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记载;以天女散花度菩萨和弟子的道行。后比喻大雪纷飞或抛洒东西的景象。《维摩经 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47、窃玉偷花窃玉:指唐朝杨贵妃偷窃宁王玉笛。比喻男女私通。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出:“你犯天条,窃玉偷花,不想落地狱,带锁披枷。”
48、花朝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49、琪花玉树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元·杨维桢《梦游沧海歌》:“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50、头眩眼花头脑眩昏,眼睛昏花。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卷:“半晌方上床,头眩眼花,倒在床上,四肢倦怠,百骨酸疼。”
51、眼花历乱历乱:不清楚,混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参成世界总游魂,错认讹闻各有因。最是天公施巧处,眼花历乱使人浑。”
52、花花哨哨指颜色繁多,鲜艳夺目。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宾客们送的礼物,都早已摆到餐厅前面的几张大桌子上,红红绿绿,花花哨哨,在几张桌子上摆得边边沿沿都是。”
53、花林粉阵粉:脂粉。花香林脂粉阵。比喻成群的美女。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排列着花林粉阵。”
54、口坠天花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华,同“花”。
55、水性杨花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旧时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作风轻浮。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56、夜月花朝朝:早晨。明月当空的夜晚,鲜花盛开的早晨。指美好时刻。比喻男欢女爱的时光。元·无名氏《符金锭》第四折:“不负了夜月花朝,当日个彩楼上众人闹。”
57、雨打梨花比喻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南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58、插插花花花言巧语。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不要你插插花花认我来,哭哭啼啼泪满腮。”
59、隔雾看花隔:间隔。形容老眼昏花,后也比喻对事物看不真切。王国维《人间词话》:“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60、鸟语花香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宋 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