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植物有关花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花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心花怒放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2、落花无言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唐·司空图《诗品·典雅》:“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3、眠花醉柳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清李渔《怜香伴 贿荐》:“终日眠花醉柳,喝五呼幺。”
4、月下花前本指游玩休息之处。后指男女幽会的地方。唐 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5、如花如锦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华彩绚丽,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恰好凑着吉日良时,两对小夫妻,如花如锦,拜堂合卺。”
6、问官答花谓答非所问。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老头儿这才叫个‘问官答花,驴唇不对马嘴’。这与我的心事有什么相干?”
7、如花美眷眷:亲属。形容爱人美丽,可爱如花。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梦自怜。”
8、如花似朵犹言如花似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轿子里面,如花似朵的一个年少女子。”
9、波罗奢花即鸡冠花。
10、花魔酒病指沉湎于酒色。元·曾瑞《哨遍·思乡》:“花解语,娇相并,旦暮花魔酒病。”
11、粲花之舌粲花:鲜艳的花朵。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七卷:“此自师粲花之舌耳。然默验人情,实亦为理之所有。”
12、花残月缺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斟,莫待他花残月缺。”
13、花门柳户指妓院。元·无名氏《小孙屠·谋杀孙必达》:“奴家当脱得花门柳户,与孙官人结为夫妻。”
14、浮花浪蕊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唐 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15、花辰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清 王韬《淞滨琐话 药娘》:“每值花辰月夕,辄置酒宴赏。”
16、花信年华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而且正当花信年华,就如秋月将满,春花方盛,令人一见便觉不可错过。”
17、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8、柳暗花遮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元 吴昌龄《端正好 美妓》套曲:“漏永更长烛影香,柳暗花遮曙色分。”
19、琪花瑶草琪、瑶:美玉。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王毂《梦仙谣》:“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20、花衢柳陌指妓院聚集的街市。元 李邦祐《转调淘金令 思情》曲:“花街柳陌,恨他去胡沾惹;秦楼谢馆,怪他去闲游冶。”
21、花林粉阵粉:脂粉。花香林脂粉阵。比喻成群的美女。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排列着花林粉阵。”
22、插插花花花言巧语。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不要你插插花花认我来,哭哭啼啼泪满腮。”
23、铁树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明 来集之《铁氏女》:“顿开鹦鹉笼,扭上鸳鸯配。定教那铁树开花还结子。”
24、花马掉嘴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你府上的事呢!”
25、月圆花好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宋 晁补之《御街行》词:“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26、穿花蛱蝶穿:穿越;蛱蝶:蝴蝶。穿戏花丛的蝴蝶。比喻沉迷于女色。唐·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27、败柳残花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女孩儿家,你索将性儿温存……休猜做败柳残花。”
28、空花阳焰
29、拈花弄柳比喻玩弄女人。元·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眉颦知有恨,何事苦相防?”
30、如花似月见“如花似玉”。《四游记·华光与铁扇公主成亲》:“凤凰山玉环圣母有一女儿,名叫铁扇公主,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月。”
31、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酒仙遇仙禅师》:“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一点动随万变,江村烟雨蒙蒙。”
32、香花供养供养:奉养。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虔诚的敬礼。《金刚经》:“以诸花香,以散其处。”
33、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南朝 梁 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34、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着意:用心。有心栽种的花没开,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不经意的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
35、花光柳影鲜花焕彩生光,柳绿垂条弄影。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花光柳影,鸟语溪声。”
36、驿寄梅花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宋 秦观《踏莎行》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37、花容月貌如花妩媚的容颜;像圆月般的丰润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38、花下晒裈裈:有裆裤子。在鲜花下晒裤子。比喻不文雅,煞风景。唐·李商隐《杂纂·杀风景》:“花下晒裈。”
39、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0、交际花在社交场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罗广斌《红岩》第三章:“还有几个很少上班的女同事,都是凭裙带关系进厂的交际花一般的女人。”
41、柳街花巷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同“柳巷花街”。清 李渔《蜃中楼 双订》;“收藏,情随物赠,休掷在柳街花巷;更莫向人前夸示,卖弄轻狂。”
42、迷花眼笑形容非常欢快、喜悦。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5回:“那太监喜得迷花眼笑,也不更数,把袋里的钱都倒出来,给与翠莲。”
43、走花溜水比喻吹牛,说大话。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水的胡缠。”
44、异木奇花珍奇的花草树木。《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异木奇花烈几层,一池常见绿澄澄。”
45、花天锦地形容繁华热闹。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行至长安,果然是花天锦地,比新丰市又不相同。”
46、柳巷花街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宋 黄庭坚《满庭芳 妓女》词:“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巷花街。”
47、八门五花八门:八门阵;五花:五行阵。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清·张潮《虞初新志》:“群峰乱峙,四布罗引,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48、问柳评花比喻狎妓。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这些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侠纨绔。”
49、百花争妍妍:美;艳。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形容繁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冯德英《苦菜花》第六章:“尽管外面是冰天雪地,屋内却是百花争妍,春光灿烂。”
50、葵花向日向:朝着。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三国 魏 曹植《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
51、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唐 李商隐《夕阳楼》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52、头眩眼花头脑眩昏,眼睛昏花。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卷:“半晌方上床,头眩眼花,倒在床上,四肢倦怠,百骨酸疼。”
53、五花杀马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54、花烛洞房花烛:彩色蜡烛;洞房:深邃的房,指新婚夫妇的卧室。深室里点燃有龙凤图案装饰的蜡烛。形容结婚的欢乐景象。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到晚来月射的破窑明,风刮的蒲帘响,便是俺花烛洞房。”
55、柳陌花丛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宋 陆游《风流子》词:“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56、火树琪花比喻灿烂的灯火或焰火。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于是进入行宫,只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57、花簇锦攒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端的花簇锦攒,吹弹歌舞。”
58、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
59、妙笔生花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60、柳陌花街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元 朱庭玉《祆神急 闺思》套曲:“多应浪游年少客,千金将笑买,柳陌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