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自然有关雨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雨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矢如雨下矢:箭。箭像雨一样射下。汉·班固《汉书·李陵传》:“陵在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
2、雨僝云僽谓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宋·陈亮《点绛唇·咏梅月》词:“清人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3、枪烟砲雨形容激烈的争战。
4、殢云尤雨喻男女之间的缠绵欢爱。北宋·柳永《浪淘沙慢》词:“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5、风雨同舟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6、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章炳麟《五无论》:“至于神话,希腊、印度皆立男女二神,而急风骤雨则群指为天神战斗之事。”
7、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8卷:“雷声甚大,雨点全无。”
8、挥汗如雨众人用手抹汗;挥洒的汗水像雨点一样。形容人多、拥挤。也形容因天热或劳动而出汗很多。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监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9、硝烟弹雨硝烟:爆炸后产生的烟雾,指战争;弹:子弹。硝烟浓密,子弹如雨。形容战场炮火非常激烈。曾朴《孽海花》第33回:“那些日军刚离了硝烟弹雨之中,倏进了酒绿灯红之境。”
10、甘露法雨甘露:甜美的露水。佛教称如来的教法如降甘露雨水。《妙法莲花经·普门品》:“淑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11、狂风暴雨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宋 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12、春雨如油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春雨一滴滑如油。”
13、大雨如注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
14、雨过天青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15、云雨高唐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明·张景《飞丸记·坚持雅操》:“云雨高唐无心梦,良缘自挫甘磨弄。”
16、春风夏雨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17、狂风骤雨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武王伐纣平话》下卷:“我是龙身,去处有狂风骤雨。”
18、烟蓑雨笠①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②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宋·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19、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明·许自昌《水浒记·冥感》:“慕虹霓盟心,蹉跎杏雨梨云,致蜂蝶恋昏。”
20、久旱逢甘雨逢:遇到;甘雨:好雨;遂人愿的及时雨。长久干旱之后遇到一场好雨。形容一直渴望得到的东西;终于获得了满足。宋 洪迈《容斋随笔 四笔 卷八 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21、风雨飘飖见“风雨飘摇”。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壬寅仲冬,便道过访,虽座上客满,不异曩时,而风雨飘飖,渐觉朱颜非昔矣。”
22、旧雨今雨原意是,旧时,每逢下雨宾客也来,而现在一遇雨就不来了。后以“旧雨新雨”代指老友新交。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23、餐风沐雨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明 许三阶《节侠记 忠忤》:“却不念餐风沐雨先皇创业多辛苦,到做了个弃正趋邪没主张。”
24、风雨共舟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25、拨雨撩云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明 李日华《南西厢记 猜诗雪案》:“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
2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27、携云握雨谓男女欢合。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因今宵传言送语,看明日携云握雨。”
28、盲风妒雨同“盲风怪雨”。明·魏大中《答方孩未》:“而盲风妒雨,夜半陡作,瓣瓣沾泥矣。”
29、风雨晦暝谓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唐·王度《古镜记》:“遂起视之,则风雨晦暝,缠绕此树,电光晃耀,忽上忽下。”
30、风雨晦冥见“风雨晦暝”。《元史·世祖纪一》:“乙巳迟明,至江岸,风雨晦冥,诸将皆以为未可渡,帝不从。”
31、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32、美雨欧风欧:欧洲。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清·秋瑾《精卫石》第五回:“美雨欧风,顿起沉疴宿疾。”
33、翻手云覆手雨比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语出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34、雨笠烟蓑同“雨蓑烟笠”。宋·刘过《沁园春·咏别》词:“念丹霞秋冷,风巾雾屦,五湖春暖,雨笠烟蓑。”
35、云奔雨骤骤:迅速。像云一样聚散,像雨一样迅急。形容人的聚散迅速唐·无名氏《庐山远公话》:“须臾之间,见听众云奔雨骤,皆至寺内。”
36、见风是雨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37、云收雨散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宋·周邦彦《烛影摇红》词:“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
38、细雨和风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前蜀·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诗:“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39、风雨无阻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黄秀才徼灵玉马坠》:“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
40、瓢泼大雨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器。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非常大。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41、随车致雨谓时雨跟着车子而降。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后汉书·郑弘传》:“政有仁惠,民称苏息”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
42、说雨谈云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元·汤式《赏花时·送友人观光》套曲:“弄柳拈花手倦抬,说雨谈云口倦开,须发已斑白,风流顿改。”
43、苦雨凄风形容天气恶劣。比喻情景凄苦悲凉。南朝 梁 殷芸《小说 袁安》:“雹遂为之沉沦,伏而不起,乃无苦雨凄风焉。”
44、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宋 孔觌《罨溪行》:“罨画溪头鸟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45、大雨倾盆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唐 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46、暴风骤雨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47、蚁封穴雨蚂蚁聚土洞口,是要下大雨的征兆。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蚁封户穴,大雨将集。”
48、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1回:“与其坐承大统,兵精粮足,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49、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清 蒋士铨《空谷香 店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梁间存寡燕,树杪没慈乌。”
50、风雨剥蚀剥蚀:物体受侵蚀而损坏。物体受风雨的侵蚀而损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四卷:“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铓。”
51、咸风蛋雨指海上风雨。梁启超《记东侠》:“其在岛也,小屋一间,咸风蛋雨,虽丈夫所不耐。”
52、云行雨洽比喻广施恩泽。《乐府诗集 舞曲歌辞一 北齐文武舞歌》:“云行雨洽,天临地持。”
53、携云挈雨携:牵引。比喻男女间的欢会。元·曾瑞《青杏子·驰怀》套曲:“携云挈雨,批风切月,到处绸缪。”
54、景公求雨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顺应民意。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于是景公出野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55、蛮烟瘴雨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宋 黄公度《眼儿媚 梅词和傅参议韵》词:“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
56、云愁雨恨指男女间离别之情。宋·柳永《安公子》词:“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57、耕云播雨指控制降雨,改造自然。比喻辛勤劳动。浩然《艳阳天》第71章:“看到了给青庄稼苗耕云播雨的秘密,和那‘万紫千红结队来’的远景风光……”
58、雨散风流比喻离散。清·方文《送钱而介归携李》诗:“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独多……可怜一别十三载,雨散风流竟安在。”
59、巴山夜雨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60、痴云騃雨痴:入迷;騃:通“呆”,迟钝。形容男女痴迷于情爱。元·萨都刺《洞房曲》:“痴云騃雨自年年,不管人间有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