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数字有关千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千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成千上万成:达到一定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累计成千;达到万数。形容数量极多。也作“成千成万”、“成千累万”。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2、百孔千创比喻困苦不堪。同“百孔千疮”。宋 周必大《跋宋运判昞奏稿》:“黎庶凋瘵,百孔千创。”
3、养军千日,用军一时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4、千里同风比喻天下太平。汉·王充《论衡·雷虚》:“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5、坐知千里坐在屋里而知晓千里之外的事情。形容具有远见卓识。南朝·梁·任乧《奏弹曹景宗文》:“光武命将,坐知千里。”
6、千家万户众多人家。孙犁《画的梦》:“千家万户的年画,给了我很多知识。”
7、千里无烟谓广大地区粮尽炊断。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
8、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9、秤砣虽小压千斤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明 吴承恩《西游记》三十一回:“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骏马,千里马;枥:马槽。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1、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宋 苏轼《讲田友直字序》:“韩城田益,字迁之。黄庭坚以谓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独取诸此?某曰:夫直者,刚者之长也。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2、百顺千随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李将军见他聪明伶俐,知书晓事,爱得他如珠似玉一般,十分抬举,百顺千随。”
13、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
14、千金难买形容某物的珍贵,不能用金钱买到。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诚为软玉温香,千金难买,不胜欢娱。”
15、千古一时喻指难得的机会。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今天下之机杼在王,王若出兵以临中原,天下响应,此千古一时也。”
16、鸿鹄高飞,一举千里鸿鹄:天鹅。天鹅高高飞翔,一飞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17、千古不朽谓永远流传,不会磨灭。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谁肯以千古不朽之名人,抑之使出时流下。”
18、瞬息千变瞬息:极短的时间。指在瞬息之间就会发生快而复杂的变化。曾朴《孽海花》第24回:“大凡交涉的事是瞬息千变的,只看雯兄养疴一个月,国家已经蹙地八百里了。”
19、敝帚千金敝:破旧;敝帚:破旧的扫帚。自己的破扫帚;却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十分爱惜。汉 刘珍《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20、无千待万见“无千无万”。明·徐渭《女状元》第三出:“黄科才听老爷分付,就狠跑到法场里。去看的无千待万,都说屈的多。”
21、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唐 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22、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23、千言万语千句话万句话;形容话很多。《鹖冠子 世兵》:“千言万语,卒赏谓何?”
24、千军万马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25、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
26、千变万轸千变万化。轸,转。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圣人之接物,千变万轸,必有不化而应化者。”
27、一失足成千古恨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28、千里犹面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旧唐书·房玄龄传》:“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29、珠履三千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30、蝇附骥尾而致千里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31、弊帚千金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语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32、千变万状变化繁多,呈现出各种情状。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后殿又为温室、凝缸室、浴兰室,曲房连槛,饰黄金白玉,以壁为表里,千变万状。”
33、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34、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35、千奇百怪许许多多奇特怪异的事物。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
36、千金敝帚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微贱,却是十分珍贵的。宋 苏轼《次韵秦观秀才将入京应举》诗:“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37、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孽海花》第二六回:“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到了老爷这里,又由着我的性儿,成千累万的花。”
38、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变万化而不穷。”
39、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40、燕骏千金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41、千里姻缘使线牵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同“千里姻缘一线牵”。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1回:“自古三世修来同一宿,又曰千里姻缘使线牵,我和你是强不得的。”
42、千依万顺形容非常顺从。同“千依百顺”。明 董说《西游补》第六回:“忽有一对侍儿跪在面前,请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还不要千依万顺。’”
43、千山万壑壑:山沟。许许多多的山和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急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44、千推万阻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明·朱权《荆钗记》第四十六出:“邓尚书说亲,直恁千推万阻;见王太守乐意,却不顾五典三纲。”
45、存十一于千百指亡多而存少。语出晋 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46、恶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47、失之千里,差若毫厘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隋书 天文志上》:“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大象一乖,馀何可验!”
48、百计千方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宋 辛弃疾《一枝花》:“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箇他家偏有。”
49、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很多;复杂纷繁。宋 朱熹《朱子类语》:“人只是此仁义礼智四种心,如春夏秋冬,千头万绪,只是此四种心发出来。”
50、千里神交相隔千里,精神契合。谓友情深厚。
51、千里借筹筹:策划。和远方朋友进行商量。清·孔尚任《桃花扇》:“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
52、流芳千古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天地会诗歌选 金台开山歌》:“争回疆土功劳大,流芳百世永无涯。”
53、运筹千里见“运筹决胜”。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54、千端万绪形容事情杂,头绪多。《汉武帝内传》:“求道益命,千端万绪,皆须五帝六甲灵飞之术。”
55、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56、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二折:“爹家里论千论万满箱满柜无数的银子。”
57、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形容有钱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体。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58、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家:家庭;主:主持,掌管。每家不论有多少人,只能有一个人掌管家事。泛指办事都要有为首负责的人。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场,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59、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想人生百岁翁,似花飞一阵风,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60、千篇一律比喻文章、题材、写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千篇一律,诗道未成,慎勿轻看,最能易人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