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动物有关鱼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鱼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鱼跃龙门同“鱼化龙”。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2、鸟惊鱼骇像鸟、鱼那种受惊的样子。明·张居正《答蜀中开府谭二华书》:“其民犷悍易动,大抵绥之则靖,扰之则乱,怠则顿网诡衔,急则鸟惊鱼骇。”
3、鱼游沸鼎见“鱼游沸鼎”。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4、池鱼幕燕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5、如鱼似水比喻关系融洽、亲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庄生不是好色之徒,却也十分相敬,真个如鱼似水。”
6、得鱼忘筌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7、鱼贯雁比见“鱼贯雁行”。清·张岱《陶庵梦忆·扬州清明》:“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然彼皆团簇一块,如画家横披,此独鱼贯雁比,舒长且三十里焉,则画家之手卷矣。”
8、雁去鱼来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莺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鱼来传恨词。”
9、以筌为鱼筌:捕鱼的竹器。把捕鱼工具看作是鱼。比喻满足对事物表面肤浅认识,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质。朱自清《经典常谈》序:“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10、鱼书雁帖泛指书信。明·高濂《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盼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
11、鱼游釜底同“鱼游釜中”。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12、鱼水相欢犹言鱼水和谐。明·沈仕《新水令·闺情》套曲:“着甚来由,晓夜无休,又不是鱼水相欢,胶漆相投。”
13、鱼游沸釜,燕处危巢沸:开水;釜:古代炊具;巢:窝。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清·南荃外史《叹老》:“傀儡儿一场热闹,依旧的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14、釜中鱼釜:锅,古代炊具。釜中已生出鱼来。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唐·韩翃《寄雍丘窦明府》:“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15、鱼帛狐声见“鱼帛狐篝”。《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16、稳坐钓鱼船比喻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沉着镇静。俗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17、鱼水之情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明·赵弼《蓬莱先生传》:“鱼水之情,极其娱乐。”
18、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学习或做事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坚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19、鱼鱼雅雅形容车驾前行威仪整肃的样子。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
20、鲇鱼上竹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21、鱼尾雁行谓兵轮行进之队列,一轮居中为首,其它轮船按人字形两旁依次排列,状如鱼尾,又如雁阵。
22、鲍鱼之次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23、鱼水深情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明 赵弼《蓬莱先生传》:“鱼水之情,极其娱乐。”
24、鱼质龙文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鱼质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懒即悲。”
25、水大鱼多水面宽广,鱼就很多。比喻事物环境宽松就能丰盛。汉·王充《论衡·自纪篇》:“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
26、鱼贯而行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晋·范汪《请严诏谕庾翼还镇疏》:“而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
27、曼衍鱼龙曼衍:亦作“漫衍”、“曼延”,巨兽名,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戏节目。鱼龙:古代百戏节目。古代演出的杂戏名。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亦作“鱼龙曼衍”。
28、鱼书雁信见“鱼书雁帖”。《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
29、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鲁迅《故事新编·序言》:“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
30、鱼肉百姓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后汉书 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31、鳄鱼眼泪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32、鱼书雁帛见“鱼书雁帖”。清·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
33、鱼烂取亡见“鱼烂而亡”。梁启超《中国国债史》:“即微外国债主之干涉,而鱼烂取亡之气象,犹岌岌不可终日也。”
34、放鱼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35、鱼惊鸟溃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速崩溃,完全失败。《隋书·杨玄感传论》:“民力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鱼惊鸟溃。”
36、临河欲鱼临:面对;欲:想要。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文子·上德》:“临河欲鱼,不若归而织网。”
37、鱼目间珠见“鱼目混珠”。《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芜。”
38、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39、河鱼腹疾指腹泻。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40、浑水摸鱼浑水:浑浊的水。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比喻乘混乱时机捞取好处。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41、豕亥鱼鲁《吕氏春秋 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吕氏春秋·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
42、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阔:宽广。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43、鱼肠雁足泛指书信。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44、宵鱼垂化《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
45、幕燕釜鱼见“幕燕鼎鱼”。《时敏报·美人禁工新约平议》:“前程正未可量,又何事依人苟安,为幕燕釜鱼之计也乎?”
46、鲁鱼陶阴“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明·焦竑《焦氏笔乘·卫包改古文》:“至今则鲁鱼陶陰,字既差讹,聖圣軆体,书复苟简矣。”
47、瓦影龟鱼瓦影:屋瓦的倒影。比喻挑别人的毛病。唐·韩愈《新亭》诗:“湖上新亭好,公来日出初。水文浮枕覃,瓦影荫龟鱼。”
48、鱼惊鸟散见“鱼溃鸟散”。《陈书·高祖纪上》:“公以国盗边警,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头悬。”
49、鱼溃鸟散比喻军队溃败。《宋书 武帝纪中》:“番禺之功,浮级万数,左里之捷,鱼溃鸟散。”
50、鱼跃鸢飞鸢:老鹰。鱼在水里跳;鹰在天上飞。比喻各得其所;自由自在。《诗经 大雅 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51、池鱼笼鸟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52、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唐 张志和《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
53、鱼水和谐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元·王子一《误人桃源》第四折:“今日也鱼水和谐,燕莺成对,琴瑟相调。”
54、食鱼遇鲭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唐·皮日休《<文薮>序》:“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
55、雁逝鱼沉亦作“雁断鱼沉”。比喻彼此音讯断绝。《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山高水阔,难追二国之欢;雁逝鱼沉,久绝八行之赐。”
56、登木求鱼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
57、渊鱼丛爵《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后以“渊鱼丛爵”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58、鱼沉雁落典出《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以“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59、鱼肉乡里鱼肉:比喻受宰割;乡里:地方上的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60、情同鱼水情谊像鱼离不开水。形容彼此深情相依,不可分离。宋·无名氏《异闻总录·房州理男》:“郎君幽婚,情同鱼水。岂不念父母追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