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自然有关雪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雪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月中聚雪聚:集聚。月亮里堆积的白雪。形容女子又美又白。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帝王·后妃》:“蜀先生置甘后于白绡帐中,望之如月中白雪。”
2、滚汤泼雪滚:液体沸腾;汤:开水。沸水倒在冰雪上,雪很快就溶化。形容极为容易。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24回:“这一场大战,只杀得天翻地覆,滚汤泼雪,转眼间尸横满地,血水直流。”
3、飞鸿雪爪见“飞鸿印雪”。清·陈维崧《风入松·纳凉》词:“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
4、含霜履雪比喻品行高洁。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5、积雪封霜形容操守高洁坚贞。《南史 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6、傲雪欺霜傲视白雪;欺凌寒霜。形容不怕严寒。又比喻人不畏逆境。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7、流风回雪轻逸飘摇貌。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鹞兮若流风之回雪。”
8、萤窗雪案为勤学苦读的典实。《晋书 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9、雪兆丰年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
10、瑞雪霏霏指预兆丰年的大雪纷飞。
11、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12、雪中高士梅花。明·高启《梅花》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13、报怨雪耻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14、风雪交加风和雪同时袭来。元 程文海《浣溪沙 题湘水行吟》词:“风雪交加冻不醒,抱琴谁共赏《湘灵》。”
15、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16、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三折:“便好道君子不重则不威,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则学乱作胡为。”
17、雪虐风饕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唐 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18、艳如桃李,冷如霜雪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19、镂冰斸雪比喻构思新颖精巧。清·刘大櫆《皖江酬唱集》序:“予唱汝和,无往不复,镂冰斸雪,纂组缤纷。”
20、餐风啮雪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明 张景《飞丸记 月下伤怀》:“一痛爷娘,餐风啮雪;二伤姑妈,替死超生。”
21、饕风虐雪指狂暴肆虐的风雪。元·方回《春晴》诗:“饕风虐雪到家林,才喜晴春已深。”
22、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元·郑光祖《梅香》第一折:“使小姐振厥家声,又何须悬头刺股、积雪囊萤,那里也齐家治国、显姓扬名。”
23、肌肉玉雪形容皮肤光滑白嫩,像玉石和白雪一般。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24、担雪填河见“担雪塞井”。《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哥哥每担雪填河。”
25、白雪难和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
26、尤云殢雪犹尤云殢雨。清·李渔《奈何天·计左》:“好将嚼铁咀金口,割断尤云殢雪心。”
27、饱经霜雪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28、雪案萤窗同“雪窗萤几”。元·白仁甫《东墙记·楔子》:“小生年长二十五岁,雪案萤窗,苦攻经史,博古通今。”
29、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30、雪窑冰天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宋史 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支窑;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31、雪鬓霜毛同“雪鬓霜鬟”。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只要他休泄漏俺这萍跟浪脚,那知道翻断送他雪鬓霜毛。”
32、聚萤映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北史·崔赜传》:“未尝聚萤映雪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
33、卧雪眠霜睡卧在霜雪之上,比喻艰苦的流浪生活。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34、斗霜傲雪形容在严酷的环境中敢于斗争,不屈不挠。
35、雪胎梅骨喻高洁。清·李渔《怜香伴·香咏》:“小姐这等诗真有雪胎梅骨,冷韵幽香。”
36、骑驴风雪中用为苦吟的典故。同“骑驴索句”。
37、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比喻不要多管闲事。鲁迅《经验》:“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38、煎盐迭雪煎盐:提炼白色精盐;迭:堆迭;迭雪:堆迭的白雪。像晶莹洁白的精盐和雪一样。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那江里的白头浪茫茫一片,就如煎盐迭雪的一般。”
39、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40、雪压霜欺欺:凌辱。比喻备受凌辱折磨。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受了些风吹日炙,雪压霜欺。”
41、冰消雪释比喻事物消失瓦解。靳以《被煎熬的心》:“父亲已经在楼梯口那里等她,好象原想申斥她几句,看到她便什么都冰消雪释的样子,只在急急地问她是不是医院出了什么事。”
42、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晋书·车胤传》:“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43、风霜雨雪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44、各人自扫门前雪比喻不要多管闲事。明 张凤翼《灌园记 后识法章》:“进去罢,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45、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唐·罗隐《湖上岁暮感怀有寄友人》诗:“雪天萤席几辛勤,同志当时四五人。”
46、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47、担雪填井见“担雪塞井”。《五灯会元·智海平禅师法嗣·净因继成禅师》:“大似担雪填井,傍若无人。”
48、冰柱雪车唐朝名士刘叉结识韩愈后作的两首好诗的名称。泛指好诗。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天文类》:“称人诗好曰:‘冰柱雪车’之句。”
49、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拜别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50、兵不雪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51、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汉·桓宽《盐伯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52、囊萤照雪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53、露钞雪纂谓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元·黄溍《题李氏白石山房》诗:“露钞雪纂久愈富,何啻邺侯三万轴。”
54、风卷残雪卷:收。大风把残存的雪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5回:“都一阵风卷残雪,吃了个精光,就忘了教平安儿吃。”
55、冰肌雪肤像冰一样的肌肤。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清·魏源《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序:“鼓罢复出其二子,长者九岁,冰肌雪肤,瞳翦秋水,中原未之见也。”
56、如汤沃雪汤:热水;沃:浇。象用热水浇雪一样。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汉 枚乘《七发》:“小汴大歠,如汤沃雪。”
57、雪恨消灾雪:洗除。洗雪仇恨,消除灾祸。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望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早进城降邪从正也。”
58、步雪履穿形容人穷困潦倒。唐 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获戾由中,是贫非病。”
59、程门飞雪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程门飞雪,贻误多时。”
60、傲霜斗雪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上饶集中营 炼狱散记》:“墙上草,风吹摇摆、霜冻枯萎;而腊梅,却傲霜斗雪,开出满树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