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身体有关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眉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祸迫眉睫犹言祸在旦夕。梁启超《罗兰夫人传》:“至是内外之形势益急,祸迫眉睫。”
2、怒眉睁目瞪大眼睛,咬紧牙关。形容愤恨之极茅盾《大泽乡》:“是站着的满脸通红怒眉睁目的两个人。但只是‘两个’人!”
3、喜眉笑脸指人十分高兴。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2回:“村里的人,听说把抓去的人救回来了,一个个喜眉笑脸,跑来村口迎接。”
4、低眉折腰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眉飞色悦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臧克家《迎春辞》:“大伙儿聚在一块把希望叙说,激情满怀,眉飞色悦,打倒了‘四人帮’,心里多么快活!”
6、淡扫蛾眉轻淡地画眉。指妇女淡雅的化妆。唐·张祜《集灵台》诗之二:“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7、傻眉楞眼形容发呆的样子。管桦《惩罚》:“还不快往前搜索!傻眉楞眼立在那儿干什么?”
8、张敞画眉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
9、舒眉展眼神态舒适,无忧无虑的样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须臾之间,只见戴宗舒眉展眼,便爬起来。”
10、百龄眉寿眉寿:长寿。祝人高寿的颂辞。唐 虞世南《琵琶赋》:“愿百龄兮眉寿,重千金之巧笑。”
11、山眉水眼形容女子眉目清秀水灵。亦作“水眼山眉”。
12、龙眉凤目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
13、白齿青眉指青少年时期。明 袁宏道《哭临漳令王子声》诗:“忆昨与君发长安,白齿青眉吐肺肝。”
14、眉下添眉在眉毛下面再画一道眉。比喻多余重复。明·李贽《四书评·大学》:“则第一章释‘明明德’,第二章释‘新民’,是本来已释过了,何必又释‘本末’?无乃眉下添眉耶?”
15、喜溢眉梢形容人很快乐的精神。
16、张眉张眼惊惶不安的样子。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灯依旧燃着,正中摆着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着两三个兵士,显出一种张眉张眼的惊惶神气。”
17、庞眉白发庞:通“尨”,杂色。眉毛头发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汉 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
18、横眉吐气犹言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五代 齐己《轻薄行》:“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19、眉舒目展展:伸张。形容神采飞扬,精神振奋。京剧《平原作战》第三场:“暗夜中见光明眉舒目展,三天前子弟兵回到平川。”
20、眉来眼去形容以眉目传情。多用于男女情爱。也比喻坏人之间勾勾搭搭。宋 辛弃疾《满江红 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21、低眉顺眼低着眉头;眼睛里流露出顺从的神情。晋 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
22、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唐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23、燃眉之急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24、横眉冷目愤怒、轻蔑的样子。同“横眉冷眼”。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三章:“现在他又横眉冷目地喝了一声‘走’,更把个张温吓没了真魂。”
25、白首齐眉夫妻到老相敬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邹夫人白首齐眉,然晚岁丧明,家计亦薄。”
26、庞眉皓首同“庞眉皓发”。庞,用同“厖”。唐·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往著。”
27、眉飞色舞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28、眼笑眉舒舒:伸展。眼里流露出欢笑的神情,眉毛舒展。形容非常高兴。元·胡祗遹《沉醉东风》曲:“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29、朗目疏眉朗:明亮;疏:疏朗。明亮的双目和疏朗的眉毛。形容眉目清秀。《南史·陶弘景传》:“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30、伸眉吐气伸:伸展;吐气:吐出怨气。伸展眉毛,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抑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宋·陈亮《与石天民书》:“对后有何指挥曲折,幸一见报。士人于被吕得对,遂可以伸眉吐气,亦丈夫遇合之会也。”
31、仰人眉睫指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北史 崔亮传》:“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
32、眉高眼低脸上的表情。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的本领。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回:“在赵琮夫妻两个,不要说看了别人许多眉高眼低,只是父母身边,也受多少两般三样的怠慢。”
33、冷眉冷眼形容冷淡或鄙视的神情。
34、柳眉倒竖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女子不听犹可,听了之话,只见她柳眉倒竖,杏眼圆睁;腮边烘两朵红云,面上现一团煞气。”
35、横眉竖眼形容强横或凶恶的神情。曹禺《王昭君》第二幕:“来了长安一个半月,在我面前,总看见你横眉竖眼,满脸的怨气。”
36、螓首蛾眉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7、愁眉锁眼锁:紧皱。愁得紧皱眉头,眯起双眼。形容非常苦恼的样子。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38、假眉三道方言。装模作样。赵树理《登记》:“分明是按老封建规矩办事,偏要叫人假眉三道去出洋相。”
39、皓齿蛾眉皓:白色的样子;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洁白的牙齿,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也喻称美女。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40、浓眉大眼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只见里面一个浓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妇人,穿着一件黑夏布小衣,两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41、皱眉蹙眼蹙:收缩。皱眉头,眯眼睛。形容不满的神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安老爷便皱眉蹙眼的问道:‘那里去了?’何小姐答道:‘只怕在书房里罢!’”
42、焦眉愁眼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艾芜《山峡中》:“野猫子作出焦眉愁眼的样子,一面就摸着她的足,叹气。”
43、愁眉泪眼皱着眉头,掉下眼泪。形容愁苦悲伤的样子。元 方伯成《端正好 忆别》套曲:“我痛着迷不似今番,愁眉泪眼。恨别离最易,恨见应难。”
44、横眉努目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后蜀 何光远《鉴戒录》卷十引陈裕诗:“横眉努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供养弄蛇人。”努,一本作“怒”。
45、攒眉苦脸攒:紧皱眉头。眉头紧蹙,苦着脸儿。形容面部表情极其愁苦。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禁不住邹太爷攒眉苦脸,求他多当两个,才算当了四百五十钱。”
46、眉头不伸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
47、眉头眼尾指眉眼间的神色。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1卷:“乡原是个无骨肋底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
48、眉留目乱神色不宁的情状。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空使我意沉吟,眉留目乱羞难道。”
49、横眉立眼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四章:“白占魁横眉立眼,凶狠狠地要去赶车。”
50、直眉瞪眼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连司棋也都气了个直眉瞪眼。”
51、眉扬目展展:伸张。形容神采飞扬,精神振奋。清·李渔《闲情偶寄·宾白》:“同一话也,以尖新出之,则令人眉扬目展,有如闻所未闻。”
52、火烧眉毛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53、柳眉星眼形容女子细长的眉和明亮的眼睛。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杏脸桃腮,酝酿出十分春色;柳眉星眼,妆点就一段精神。”
54、眉梢眼角指面部的细微表情。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若说是无情,如何两次三番许我会面,又留酒,又肯相陪?若说是有情,如何眉梢眼角,不见些光景?”
55、立眉瞪眼倒竖双眉,圆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样子。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她退了两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枪朝哈叭狗一点:‘你别动!’”
56、蛾眉皓齿蛾眉:像蚕蛾触须似的弯而长的眉毛。修长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
57、西眉南脸西眉:西施;南脸:南威。比喻女子容貌美丽。唐·李咸用《巫山高》诗:“西眉南脸人中美,或者皆闻无所利。”
58、肉眼惠眉比喻见识浅陋。
59、展眼舒眉眉眼舒展。形容称心遂意的样子。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三折:“几曾道展言舒眉,则被你误了人儒冠布衣。”
60、京兆画眉京兆:汉朝官名;画:描。指男女或夫妇相亲相爱。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