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颜色有关白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白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黑白不分黑白:黑色和白色,比喻是非、善恶。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一个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2、白藋同心犹言心如野草。形容不羡荣华的品节。北周 庾信《竹杖赋》:“秋藜促节,白藋同心。终堪荷蓧,自足驱禽。”
3、白玉微瑕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4、说白道黑见“说白道绿”。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肉儿,还恁说白道黑,他一个佛家之子,你也消受不得他这个问讯。”
5、指皂为白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6、空手套白狼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们都是急性子,无利不起早,讲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7、白发郎官指直到年老也没晋升的人。东汉·班固《汉武故事》:“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
8、白首一节指年虽老而志节不衰。《后汉书 吴良传》:“窃见臣府西曹掾齐国吴良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9、不问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郁达夫《沉沦》五:“太阳已经起来了。他不问皂白,一直的往东走去。”
10、黑白混淆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11、白首齐眉夫妻到老相敬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邹夫人白首齐眉,然晚岁丧明,家计亦薄。”
12、白首为郎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13、清浑皁白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是非、情由等。
14、白手成家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朱延年是商人的儿子,他的福佑药房是白手成家的。”
15、浮以大白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16、青眼白眼青眼:正视的眼光;白眼:斜视的眼光。形容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好恶的人。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17、白鱼登舟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汉书 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
18、空口说白话形容只是口头说说而没有事实证明或实际行动。《旧唐书 宪宗本纪》:“凡好事口说则易,躬行则难。卿等既言之,须行之,勿空口说。”
19、清清白白品行纯洁,没有污点,特指廉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
20、以白为黑谓颠倒是非。《吕氏春秋·应同》:“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
21、苍狗白云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丈飘无定。”
22、白齿青眉指青少年时期。明 袁宏道《哭临漳令王子声》诗:“忆昨与君发长安,白齿青眉吐肺肝。”
23、白云亲舍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明 金銮《醉太平 送叶泮西内台》套曲:“青灯旅馆添归梦,白云亲舍觅征鸿。”
24、白日见鬼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25、白兔赤乌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唐 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26、虚室上白室:比喻心;上:尚;白:明亮。指人能够清虚无欲,则道心就会自然生成。唐·韦渠牟《商山四皓画图赞并序》:“虚室上白,玄门不关。”
27、平白无故平白:凭空;故:缘故;原因。没有道理;没有原因。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28、恶叉白赖耍无赖,无理取闹。元·马致远《青衫泪》:“更待要秦楼夜金钗客,索甚么恶叉白赖,闹了洛阳街。”
29、黄童白颠见“黄童白叟”。明·袁宏道《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
30、白日上升犹言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唐 贾岛《赠丘先生》诗:“常言吃药全胜饭,华岳松边采茯神。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31、青红皁白①比喻是非、好歹。②比喻底细、情由。③犹言水落石出。
32、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33、白水鉴心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3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自然变黑。比喻好人处在坏的环境里,也会逐渐变坏。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35、浮白载笔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36、白头之叹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37、抽黄对白谓只求对仗工稳。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
38、白衣天使指护士。海岩《堕落人间》:“既然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救死扶伤时要以二十块钱和一瓶酸奶为前提,既然这一切……”
39、白玉无瑕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吉州福寿和尚》:“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
40、白马素车素车:白色丧车。驾白马,乘素车。传说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涛神乘白马素车来往于江水里。指钱塘江潮。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
41、白旄黄钺比喻有关征战的事。《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42、白丁俗客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明 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一折:“往来无白丁俗客,谈笑有上士高宾。”
43、不分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44、白龙微服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45、白往黑来比喻变化极大。《列子·说符》:“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46、黑价白日见“黑家白日”。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萧队长黑价白日地工作。”
47、白蜡明经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唐 张鷟《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以其万选万中。时有明经董万九上不第,号白蜡明经,与鷟为对。”
48、凭白无故犹言无缘无故。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后来他走过来问我叫甚么名字,我不理他,为什么凭白无故问名字呢?”
49、唇红齿白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50、白花心血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与心血。
51、白璧无瑕璧:古代玉器;扁圆形;中间有孔;瑕:玉表面的斑痕。洁白的玉器上没有一点斑痕。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3卷:“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璧无暇,卞和刖足。’”
52、苍颜白发颜:容颜。面容苍老,满头白发。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3、黄齑白饭指粗恶的饭食。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券》:“风雨萧条,衡门暂留,黄齑白饭度春秋。”
54、白发婆娑婆娑:四下披散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人。清·张岱《自为墓志铭》:“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
55、青天白日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唐 王建《寄分司张郎中》:“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
56、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
57、忠贯白日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白日。形容忠诚无比。亦作“忠心贯日”。《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
58、白骨再肉白骨上再生出肉来。比喻起死回生。唐 张文成《游仙窟》:“十娘怜悯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骨再肉,枯树重花。
59、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金史 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60、混造黑白故意颠倒黑白,制造混乱。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倘有混造黑白之人,那时妹子求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