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身体有关嘴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嘴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笨嘴笨舌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2、嘴清舌白谓话说得明确清楚。茅盾《子夜》八:“连这毛丫头也来放肆了……想烫坏我么?料想她也不敢,还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你给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话。”
3、多嘴饶舌指嘴多,不该说而说或爱管闲事。《三遂平妖传》第二回:“那个多嘴饶舌的、闲在那里不去打瞌睡,却去报新闻,搬起这样是非。”
4、强嘴拗舌说话倔强的样子。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一:“谢庆元倒了威了,但还是强嘴拗舌:‘我家里的事,要你们管吗?’”
5、调嘴学舌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6、鹰嘴鹞目形容外貌奸诈凶狠。于劭溯《月落屋梁》:“那老头有五个儿子,个个鹰嘴鹞目如狼似虎。”
7、强唇劣嘴谓说话厉害,不肯让人。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也则为公心直道,从没分毫诈。也不是强唇劣嘴,要做乡村霸。”
8、调嘴调舌见“调嘴弄舌”。《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打的经济鲫鱼般跳。骂道:‘怪短命!谁和你那等调嘴调舌的!”
9、打牙撂嘴打牙:说闲话。指说闲话,相互嘲弄戏骂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这里他女人陪着这些丫鬟小厮吃酒,又和那小厮们打牙撂嘴儿的玩笑。”
10、鸡烂嘴巴硬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11、驴唇马嘴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幢,到处逞驴唇马嘴。”
12、麟角凤嘴嘴:鸟嘴。麒麟的角,凤凰的嘴。比喻稀罕名贵的东西。汉 东方朔《海内十洲记》:“煮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驽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
13、龇牙咧嘴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14、笨嘴笨腮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好的,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
15、嘴尖舌快比喻话多而轻率。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5回:“不期成茂妻子,一则不知就里,二则嘴尖舌快,竟把‘都大叔进学迎过,不到我家’的话一一说完。”
16、龇牙裂嘴见“龇牙咧嘴”。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杨雄、石秀都跟出前厅来看时,只见杜兴下了马,入得庄门,见他模样,气得紫涨了面皮,龇牙露嘴,半晌说不的话。”
17、心巧嘴乖心思灵巧,能说会道。
18、贫嘴滑舌同“贫嘴贱舌”。刘绍棠《蒲柳人家》:“打明天清早起,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舌。”
19、强嘴硬牙谓能说善辩。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花永喜娘们,胆大心尖,强嘴硬牙,老花说不过她,干仗总是吃败仗。”
20、鼻蹋嘴歪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
21、伶牙俐嘴伶:通“灵”,灵活;俐:聪明、乖巧。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明·朱权《冲漠子》第二折:“你划地敢伶牙俐嘴,夸强说会,使不着你唬鬼瞒神。”
22、黑眉乌嘴眉头嘴脸都不干净。形容淘气、贪玩孩子的肮脏面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弄的你黑眉乌嘴的,那里还像个大家子念书的孩子!”
23、油嘴狗舌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样的舌头。形容说话油滑,内容低劣。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你会唱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几句,东沟窝,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
24、没嘴葫芦没有嘴的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25、打牙犯嘴比喻乱开玩笑。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常和众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26、努唇胀嘴努:用力伸出或突出;胀:膨胀。形容不欢喜的样子。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3回:“连这等一个刚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胀嘴,使性旁气。”
27、嘴尖舌头快比喻话多而轻率。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单管嘴尖舌头快的,不管你事也来插一脚。”
28、贫嘴贱舌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29、乖嘴蜜舌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30、闷嘴葫芦不爱说话的人。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生气地对这个不会喝酒,偏要喝酒的闷嘴葫芦讲:‘你可真出息,喝醉了给娘丢脸来啦!’”
31、咂嘴舔唇见“咂嘴弄舌”。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段:“武震却吃得又香又甜,一面吃一面还咂嘴舔唇的,品着滋味。”
32、油嘴滑舌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耍嘴皮子。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谁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内,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骗得爹娘允了,方好进去。”
33、铁嘴钢牙比喻能言善辩。《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铁嘴钢牙。”
34、急嘴急舌急忙插话抢着说话陈残云《深圳河畔》:“二婶好像怕她生疑,急嘴急舌地解释。”
35、七口八嘴同“七嘴八舌”。鲁迅《坟·我之节烈观》:“既不羞自己怯弱无能,也不提暴徒如何惩办,只是七口八嘴,议论他死了没有,受污没有,死了如何好,活着如何不好。”
36、油嘴花唇形容说话油滑虚浮。清·李玉《清忠谱·创祠》:“日日假忙,说道某乡绅叫管家来邀;时时捣鬼,说道某官府着农民相召。止不过油嘴花唇,无非要骗人钱钞。”
37、耍贫嘴没完没了地跟人说废话或玩笑话张恨水《夜深沉》第十回:“小五,你干吗和她小孩子耍贫嘴。”
38、白磨嘴皮指说了一些无用的话,不能说动对方。
39、嘴大喉咙小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40、信嘴胡说信:由。由着嘴胡说八道。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41、尖嘴猴腮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42、花马掉嘴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你府上的事呢!”
43、嘴尖牙利说话尖酸刻薄。
44、歪嘴念邪经比喻为谋私利故意搞歪曲事实的宣传。
45、驴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同“驴唇不对马嘴”。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陈正公听了这些话,驴头不对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46、花甜蜜嘴蜜嘴:嘴上抹着蜜。能说会道,甜言蜜语。比喻说话动听。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取钱的时候,花甜蜜嘴,讲过按月按时,十来分重的利钱,不费一些努力,定了时刻,自己送上门来。”
47、挑唇料嘴见“挑牙料唇”。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48、耍嘴皮子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傅光明《从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与悲剧意识》:“他绝不是那种耍嘴皮子,卖弄搞笑那种作家。”
49、花马吊嘴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曾朴《孽海花》第16回:“你倒还想来,别给我花马吊嘴的,妹妹记着前事,正在这里恨你呢!”
50、咂嘴咂舌见“咂嘴弄舌”。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二:“菜上来了,老头儿咂嘴咂舌地夸奖这菜的滋味。”
51、心直嘴快见“心直口快”。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袭人在旁‘嗤’的一笑,说道:‘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52、张嘴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害怕或惊愕。茹志鹃《里程》:“三娘这阵连珠炮,说得老刘张嘴结舌,不知怎么辩白是好……”
53、尖嘴薄舌形容说话尖酸刻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54、调嘴弄舌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55、笨嘴拙腮口才不行,不会说话熊尚志《藕和花的故事》:“这个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笨嘴拙腮的。”
56、打牙配嘴指相互戏虐,闲扯说笑。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这妇人)常和从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57、使嘴使舌搬弄口舌。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相于廷专好使嘴使舌的说我,不知几时着了我手,也是这般一顿,方才解我积恨。”
58、嘴上春风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
59、打嘴现世打嘴:打嘴巴。指丢人现眼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你我这样嘴脸,怎么好到他门上去?只怕他那门上人也不肯去通报,没的去打嘴现世。”
60、嘴尖皮厚腹中空说话尖酸刻薄,脸皮厚,腹中没有真才实学。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