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动物有关狼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狼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狼顾虎视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是岁卒”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
2、鹰挚狼食比喻凶狠地攫取和吞没。
3、狼子野心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4、狼羊同饲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明·张居正《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若但务招徕,不加审别,兰棘并植,狼羊同饲,将复为昔日之罗旁矣。”
5、鬼咤狼嚎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
6、脏污狼藉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富贵戚,脏污狼藉。”
7、鸱视狼顾①如鸱鸟举首而视,如狼反顾。②形容人的凶狠贪戾。《文选·马融<长笛赋>》:“鱼鳖禽兽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熊经鸟伸,鸱视狼顾拊噪踊跃。”
8、鹯视狼顾谓如同鹯狼视物。形容目光贪婪。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其余锋捍特起,鹯视狼顾,争为袅雄者,不可胜数。”
9、豺狼之吻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10、鹰视狼步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
11、狼餐虎咽见“狼餐虎咽”。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二回:“[行者]迎着里面灯光,仔细观看。只见那大小群妖,一个个狼餐虎咽,正都吃东西哩。”
12、豺狼横道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汉书 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13、狼奔鼠窜狼群鼠辈到处流窜。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明 沉鲸《双珠记》第十四出:“忽闻访察怕如雷,狼奔鼠窜,无由忏悔。”
14、狼眼鼠眉形容人相貌凶恶。
15、进退狼跋跋:踩,踏。比喻陷于困境,进退两难。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16、鬼哭狼号号:大声哭喊。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外面拥集万把人汹汹的大势。”
17、虎狼之威威:威力,威风。形容威严的气派和声威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告大人暂息雷霆之怒,略罢虎狼之威。”
18、狼贪虎视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清·洪昇《长生殿·陷关》:“狼贪虎视威风大,镇渔阳兵雄将多。待长驱直把淆函破,奏凯日齐声唱歌。”
19、空手套白狼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们都是急性子,无利不起早,讲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20、贪污狼藉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晋书·何充传》:“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
21、狼嗥狗叫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22、赃贿狼籍见“赃贿狼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中,逆用三年阙,选法大坏。”
23、豺狼塞路豺狼:两种凶狠的野兽;塞:堵塞。比喻坏人当权。《北史·隋本纪》:“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24、狼顾鸱跱如狼凶视,如鸱峙立。比喻凶暴者伺机欲动。《北史·魏纪一论》:“明元承运之初,属廓定之始,于时狼顾鸱跱,犹有窥觎,加以天赐之末,内难尤甚。”
25、虎穴狼巢虎和狼的窝巢。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26、狼飧虎咽亦作“狼餐虎咽”。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人自来吃酒,主人安排些鸡、豚、牛、羊肉来做下酒。须臾之间,狼飨虎咽,算来吃勾有六七十斤的肉,倾尽了六七坛的酒。”
27、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
28、拒狼进虎见“拒虎进狼”。吕志伊《读史感赋》:“拒狼进虎岂良谋,亡国图存夫。”
29、狼突豕窜见“狼奔豕突”。清·钱谦益《资政大夫兵部尚书申公神道碑铭》:“狼突豕窜,无一尉一堠能少婕其角距者。此公之言验于事后者也。”
30、狼子兽心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晋书 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31、虎啸狼号啸:兽类的长吼声;号:大叫。比喻强暴者在掠夺时的叫嚣。清·南荃外史《叹老》:“你看那境内啊!弄潢池鼠偷狗盗;你看那境外啊!猎中原虎啸狼号。”
32、赃贿狼藉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陈书 蔡景历传》:“天嘉之世,赃贿狼藉,圣恩录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复。”
33、虎豹豺狼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野兽。比喻凶残害人的坏人。曾朴《孽海花》第一回:“那里有什么虎豹豺狼,那里有什么奇花,那里有什么绝代佳人,只见太阳光线一会儿暗似一会,渐渐沉下去了。”
34、卧狼当道当道:在路当中。路上躺着恶狼。形容前途凶险。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国忧》:“那任他卧狼当道,暴虎逼人,扫尽江河影。”
35、狼贪鼠窃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明 于谦《出塞》诗:“瓦刺穷胡真犬豕,敢向边疆挠赤子。狼贪鼠窃去复来,不解偷生求速死。”
36、狼狈不堪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37、鼠窜狼奔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果然老百姓扶老挈幼,鼠窜狼奔,都奔东平府来。”
38、狼烟大话漫无边际的吹牛话。管桦《清风店》:“他就喜欢听那些狼烟大话,听这些人帮着他摆龙门阵!”
39、如狼似虎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尉缭子 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40、狼虫虎豹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转过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狼虫虎豹。”
41、赃私狼籍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晋书 孙盛传》:“温得盛笺遣从事重案之,赃私狼籍,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42、鬼抓狼嚎同“鬼哭神号”。欧阳山《高干大》第十九章:“任桂花听见他这么鬼抓狼嚎,心乱得不知怎样才好。”
43、鬼哭狼嚎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44、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45、虎狼之心比喻凶残的野心。汉·刘向《说苑·正谏》:“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46、狼餐虎噬①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号为净盘将军。”
47、狼奔豕突豕:猪。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比喻成群的坏人到处乱闯;任意搔扰;或敌人仓皇逃跑。清 归庄《击筑余音 重调》:“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48、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49、羊很狼贪很:通“狠”,贪狠。比喻狠毒贪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50、拒虎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明 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
51、豕突狼奔豕:猪;突:猛冲。象猪那样冲撞,象狼那样奔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明 归庄《万古愁》:“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52、声名狼籍形容名望声誉败坏到了极点,不可收拾。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邑之仕宦眷属,闻之成不平,声名狼籍。”
53、狼吃幞头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54、杯盘狼籍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见“杯盘狼藉”。
55、狼狈为奸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56、狼艰狈蹶比喻处境困苦窘迫。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
57、如狼牧羊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58、狼突鸱张像狼一样奔突,像鹞鹰一样张开翅膀。形容坏人猖狂嚣张到了极点。清·林则徐《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饷义律缴土凶稿》:“如此狼突鸱张,岂能将就姑容,致贻民害。”
59、鸷击狼噬谓凶狠地残害人。《新唐书·王鉷传》:“林甫方兴大狱,撼东宫,诛不附己者,以鉷险刻,可动以利,故倚之,使鸷击狼噬。”
60、赃秽狼藉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古今小说 沉小霞相会出师表》:“一到京师,看见严家赃秽狼藉,心中甚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