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生肖有关马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马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马疲人倦疲:疲劳;倦:劳倦。人马疲倦困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
2、仅容旋马指住宅地方狭小。《宋史·李沆传》:“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
3、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备存往制,笔削所误,抑有前闻,岂唯豕上加三,盖亦马中关五。”
4、马上房子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明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 登坛口授》:“何谓‘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过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5、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6、短衣匹马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7、五花杀马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8、老马识途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9、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清·黄瘦竹《<淞南梦影录>题词》:“即今马水车龙地,曾是青撛白骨场。”
10、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南皮县志 风土志下 歌谣》:“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11、洗兵牧马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余。”
12、勒马悬崖勒:收住缰绳;悬崖:高悬的山崖。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幸道力原深,故忽迷忽悟,能勒马悬崖耳。”
13、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清 捧花生《画舫余谭》:“马龙车水,过者如云。”
14、率马以骥用好马带领马群。比喻能者居先。汉 扬雄《法言 修身》:“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马以骥,不亦可乎?’”
15、毁车杀马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宋·陆游《谢曾侍郎启》:“毁车杀马,逝从此以径归;卖剑买牛,分余生之永已。”宋·陆九渊《与陈倅书》:“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然势恐不容不一出也。”
16、单枪独马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清 蘧园《负曝闲谈》第二回:“他横竖是单枪独马,一无牵挂,当下由杭赴苏,寻找了那位帮带。”
17、走及奔马走:跑。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马的奔跑。形容走路飞快。《周书·达奚武传》:“震字猛略,少骁勇,便骑射,走及奔马,臂力过人。”
18、打马虎眼故意装糊涂蒙骗人。老舍《骆驼祥子》:“待了会儿,他把钱拿起来:‘三十?别打马虎眼!’”
19、驷马莫追见“驷马难追”。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八回:“常泰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莫追,岂有变更!’”
20、马首是瞻首:头;是:指示代词;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21、倚马长才倚:靠着。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快。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7回:“两人不来多嘴,全凭那斫轮老手徐世昌,及倚马长才王式通,悉心研究……”
22、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东汉 班固《汉书 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
23、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24、一马当先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25、牛马襟裾犹言衣冠禽兽。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教人道这乔男女,则是些牛马襟裾。”
26、匹马单枪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宋 释道元《景德传灯录 汝州南院和尚》:“问:‘匹马单枪来时如何?’师曰:‘待我斫棒。’”
27、柳营试马柳营:军营。比喻带兵的将领纪律严明。
28、鲜衣良马见“鲜衣怒马”。宋·李昉《太平广记》卷第三一○引唐·载孚《广异记·汝阴人》:“汝阴男子姓许,少孤,为人白皙,有姿调,好鲜衣良马,游骋无度。”
29、跑马观花语本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用“跑马观花”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语出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0、尻舆神马同“尻轮神马”。《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成玄英疏:“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
31、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32、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元·无名氏《陈州粜米》:“这一来只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
33、戎马生涯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顾笑言《爱情交响诗》:“那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他前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的。”
34、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35、车辙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左传 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36、走马到任指新委官员急速到任。后亦泛指接任新职。同“走马上任”。清 孔尚任《桃花扇 入道》:“今奉上帝之命封为游天使者,走马到任去也。”
37、立马万言倚靠在马旁,马上写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书》:“唐翰林应长庚之梦,世号谪仙人,立马万言,而文章为天下之法。”
38、风车雨马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唐·李商隐《燕台诗·冬》之四:“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独啼红怨天曙。”
39、瞎马临池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40、砺兵秣马砺:磨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明·朱元璋《皇陵碑》:“砺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乎声教,戈矛天下铿锵。”
41、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无可指望的未来岁月。也作“驴年马月”、“牛年马月”。古华《芙蓉镇》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马月,天下一统,世界大同。”
42、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晋书·宣帝纪》:“驽马恋栈豆。”
43、弓调马服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荀子·哀公》:“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
44、车烦马毙形容旅途劳顿困乏。明 汪道昆《洛水悲》:“你看白日西弛,黄河东逝,车烦马毙,前驱不行,不免在此假宿一宵,多少是好。”
45、厉兵粟马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新唐书 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46、玉堂金马玉堂:汉代殿名;金马:汉代宫门名,也称“金门”。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汉·扬雄《解嘲》:“今子幸得遭明圣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47、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辞》:“思君厚德委入山,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
48、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唐 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49、人强马壮军队和马匹都很强状。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使不着人强马壮,端的是鬼使神差。”
50、马毛猬磔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51、匹马单鎗见“匹马单枪”。
52、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燕丹子》上卷:“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53、马肥人壮壮:强壮。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一折:“某麾下番兵浩大,猛将英雄,马肥人壮,不时在边抢掳。”
54、车水马龙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55、驽马铅刀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后汉书·隗嚣传》:“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56、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今日军师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57、打下马威官吏初到任时,严厉对待属员,并加以责打,以显示威风。后也指初见面时借故给人出难题,以显示自己的权威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执所携巴棍而毒殴之,名曰打下马威。”
58、车填马隘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明 高明《琵琶记 牛相教女》:“棨戟门前,平沙堤上,何事车填马隘?”
59、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清 曹寅《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鸠车竹马曾经处,鲐背庞眉识此生。”
60、求马唐肆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