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自然有关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光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光焰万丈光焰:光辉。形容极其辉煌灿烂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2、虚掷光阴虚掷:白白地扔掉。把时光白白地扔掉。形容虚度岁月。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您有这般智力,当此乱离之世,不从事弓刀间立着功名,取那富贵,怎不枉了一生?虚掷光阴,真是可惜!”
3、浮光跃金月光照在浮动的水面上,金光跳跃。
4、吉光片裘同“吉光片羽”。明·陈继儒《妮古录》第一卷:“余有宋仲温出子昂《兰亭跋》,诸体皆备,而仅九段,然亦吉光片裘也。”
5、光阴荏苒,日月如流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光阴荏苒,日月如流,早过一月有余。”
6、赤手光拳赤手:空手。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比喻无任何凭借或一无所有。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你赤手光拳,做成偌大家计,虽然无子,尚还可图。”
7、和氏之璧,夜光之珠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指世上罕有的珍宝晋·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和氏之璧,焉得独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未玩于随掌?”
8、九十春光九十:90天;春光:指春天。指整个春天。五代·南唐·陈陶《春归去》:“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9、火光烛天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10、日月重光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11、石火光阴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12、零光片羽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黄远庸《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
13、弢迹匿光弢:同“韬”。隐藏行迹与光彩。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彭越观时,弢迹匿光,人具尔瞻。”
14、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荀况《荀子 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15、化日光天①谓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太平天国《太平诏书》:“尧、舜化日光天,由为君能正;禹、稷身显后狂,由为臣能正。”
16、韶光荏苒韶光:美好的时光;荏苒:流逝。指美好的春光渐渐过去。明·柯丹丘《荆钗记·分别》:“韶光荏苒,叹桑榆暮景,贫困相兼。”
17、晨光熹微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8、光阴如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唐 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19、光怪陆离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彩争胜,流漫陆离。”
20、韬光隐晦同“韬光养晦”。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这也与其说是由于信陵君的悲观、失望而至于消极,倒宁可说是由于魏王的猜忌、残忍,而使他不得不韬光隐晦的。”
21、顽铁生光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4回:“俗语道得好:运去黄金减价,时来顽铁生光。”
22、与日月争光指人的精神或事业可以同日月比光辉。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3、油光水滑①形容光滑润泽。②形容人的圆滑、狡诈。《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原来这顶柜子里面,中腰不安抽屉,下面也没榻板;那后面的背板一扇到底抹的油光水滑,像是常有人出入的样子。”
24、光前裕后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无时刻而不系念。”
2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梭:织布机上引导纬纱与经纱交织的构件。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26、花光柳影鲜花焕彩生光,柳绿垂条弄影。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花光柳影,鸟语溪声。”
27、电光朝露一闪而过的电光,日出以前的露水。比喻存在不久的事物。《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8、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29、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30、两面光两个面都光滑。比喻两方面都不得罪,两边做好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凡事不能光做一面,总要两面光。”
31、恭候台光恭:恭敬;台:对人的敬称;光:光临。恭敬地等候阁下光临。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敬治薄酒,恭候台光。”
32、阖第光临阖第:全家。欢迎你全家来参加。鲁迅《狗·猫·鼠》:“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句子。”
33、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34、韬光养晦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35、石火电光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石火电光,已经尘劫。’”
36、返照回光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等柳翠来时,击响云板,唱两句道《雨霖铃》:‘今宵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其间返照回光,同登大道。”
37、光辉夺目夺目:耀眼。形容光采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8回:“见两旁有金山玉山二座,光辉夺目。”
38、光明正大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39、霞光万道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但见个东西映着日光,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从门里就冲着他怀里飞来。”
40、正大光明公正无私、胸怀坦白的样子。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41、春光明媚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元 宋方壶《斗鹌鹑 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42、明光烁亮光亮耀眼。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牛小水他们往他俩身上一搜,马上把那两卷票子,两个宝石戒指,一条明光烁亮的金链子搜了出来。”
43、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44、红光满面形容人的气色好,脸色红润,满面光彩。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7回:“嘴边衔著牙嘴香烟,鼻端架著墨晶眼镜,红光满面,气象不同,直上楼头,东张西望。”
45、养晦韬光谓隐藏行迹和才能,不露锋芒。清·王韬《淞滨琐话·罗浮幻迹》:“苟能养晦韬光,始许了却前缘,重联仙侣。”
46、暮景残光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窃以暮景残光,能余几日;酬恩报义,正在今时。”
47、光杆司令指没有士兵的司令,形容孤立的一个人。曲波《林海雪原》:“谢文东是个光杆司令,除了他的五个儿子一个女婿和七个马弁之外,再没有什么军事力量。”
48、暗淡无光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欧阳山《苦斗》:“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
49、光棍一条光棍:没有配偶的人。指孤身一人。老舍《搬家》:“又不是光棍一条,搬起来也省事。”
50、浑俗和光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先秦 李耳《老子》:“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
51、采光剖璞光:光辉;璞:玉石毛料。比喻挑选人才。汉·荀爽《与郭叔都书》:“盐车之骥,自非伯乐,无以显名,采光剖璞,以独见宝,实为足下利之。”
52、裕后光前裕:富饶。为后人造福,给前辈增光。宋·陈抟《心相编》:“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53、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秦牧《花市》:“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
54、金光闪闪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面上金光闪闪,手中雪刃辉辉。”
55、光明灿烂灿烂:光彩明亮的样子。形容光明耀眼,色彩艳丽。比喻事业的伟大辉煌。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
56、晖光日新指进德修业不懈,日日更新。《隶释 汉度尚碑》:“令闻弥崇,晖光日新。”
57、潜光隐耀隐藏光采。常指隐居。《后汉书·郑玄传》:“又南山四皓有园公、夏黄公,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
58、光耀夺目夺目:耀眼。形容光采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辽史·太祖纪》:“黄龙缭绕……光耀夺目。”
59、刀光血影形容血腥的杀戮。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一:“武汉三镇,自北伐以来,在刀光血影之下已经窒息了整整十年。”
60、十光五色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清·归懋仪《百字令·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词:“王台问字,料理吾乡去。海东云起,十光五色争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