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味道有关苦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苦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志坚行苦行:行为。指意志坚定,行为刻苦。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娥志坚行苦,霜舂雨薪,不倦筋力,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
2、苦思恶想形容竭力思索,绞尽脑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彼此争强赌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
3、茹苦含辛吃苦的;含着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艰苦。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4、苦口婆心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5、穷苗苦根比喻处境贫苦的人。《中国歌谣资料·一颗比一颗甜》:“穷苗苦根带土铲,黄连换来甘蔗杆。”
6、鬻良杂苦谓出售货物时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文选·张衡〈西京赋〉》:“而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薛综注:“良,善也,先见良物,价定,而杂与恶物,以期惑下士之人。”
7、苦心竭力竭:尽。费尽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汉·贾谊《新书·权重》:“夫秦日夜深惟,苦心竭力,以除六国之忧。”
8、酸咸苦辣同“酸甜苦辣”。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0回:“伯界此时急的要哭出来,又是悔,又是恨,又是恼,又是急,一时心中把酸咸苦辣都涌了上来。”
9、备尝辛苦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10、乐嗟苦咄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11、苦不聊生聊生:赖以维持生活。形容备受痛苦,无法生存。东汉·班固《汉书·严安传》:“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12、宵旰攻苦宵:夜;旰:天晚。早起晚睡,刻苦攻读。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诗:“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13、苦征恶战艰苦的征战。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某姓秦名琼自叔宝,立唐以来,苦征恶战,累建功勋。”
14、苦尽甜来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你休烦恼,少不的先忧后喜,苦尽甜来。”
15、苦口恶石石:古代石针。比喻逆耳而有益的规劝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16、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17、焦思苦虑着急忧虑,苦心思考。邹韬奋《经历》:“我这时的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绥远的被侵略,每日所焦思苦虑的只是这个问题。”
18、辛辛苦苦辛辣艰苦。比喻艰难困苦。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见那守分的一日辛辛苦苦,巴着生理,不能勾近得多少钱。”
19、济贫拔苦指救援贫苦人家。《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讲经文》:“常行慈悲,济贫拔苦,归将有余数不足者,将安乐施厄者。”
20、苦尽甘来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21、装穷叫苦装扮成穷人,声称日子过得很困苦。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四章:“别瞧这些铺户专会装穷叫苦,其实哪一个屋角床底,不埋着一万两万的?”
22、千辛百苦辛:劳苦。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如今说一个妓家故事,虽比不得李亚仙、梁夫人恁般大才,却也在千辛百苦中熬炼过来,助夫成家。”
23、锋镝之苦锋:刀尖;镝:箭头;锋镝:刀剑,指战争。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
24、万苦千辛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四折:“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25、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
26、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27、良工心苦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28、苦心孤诣苦心:用心良苦。孤诣:独到的成就或境地。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清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 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29、苦身焦思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30、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哑子:哑巴;黄柏:黄檗,味苦。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知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31、不辞劳苦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32、苦心焦虑形容用尽心思,想方设法。欧阳山《三家巷》:“经过三番五次的苦心焦虑,仍然找不到完全满意的解决途径。”
33、坚苦卓绝卓绝:超越一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也作“艰苦卓绝”。清 朱琦《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虽使古人坚苦卓绝之行,推彼其心,其视鼎钁,甘之如饴。”
34、苦海无涯苦海:比喻极困苦的环境。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金·长筌子《百宝妆》词:“苦海无涯,生灭甚时彻。”
35、愁眉苦目愁眉:紧皱眉头。愁苦的样子。形容人忧愁苦恼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不住的嗳声叹气,满脸的愁眉苦目。”
36、生死苦海佛教语。指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唐·慧能《坛经·行由品》:“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37、倒悬之苦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元史 外夷传》:“群生愁叹,四民废业,贫者弃子以偷生,富者鬻产而应役,倒悬之苦,日甚一日。”
38、焦眉苦脸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沙汀《困兽记》:“‘为了这一点事,你还不知道,我说了好几箩筐话啊!’田畴焦眉苦脸的说了。”
39、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刘谊辉把烟头丢到地上,冥思苦想,搜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十全十美的办法来。”
40、瞑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你在这儿瞑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干?——我能够猜得出。”
41、良工苦心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宋 刘攽《次韵苏子瞻〈韩斡马〉赠李伯时》:“良工苦心为远别,天机要眇潜得之。”
42、攻苦食啖见“攻苦食淡”。《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43、攻苦食俭犹攻苦食淡。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
44、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国不知地理,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45、含辛茹苦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46、艰苦朴素指吃苦耐劳、朴实节俭的作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47、酸甜苦辣指各种滋味。比喻人生的幸福、欢乐、痛苦、磨难等各种境遇。清 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
48、苦不可言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宋 李昌龄《乐善录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49、劳形苦心身体疲劳,精神困乏。鲁迅《故事新编 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50、刻苦耐劳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51、苦雨凄风形容天气恶劣。比喻情景凄苦悲凉。南朝 梁 殷芸《小说 袁安》:“雹遂为之沉沦,伏而不起,乃无苦雨凄风焉。”
52、孤苦伶仃伶仃:孤独的样子。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唐 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无生意,岂有宦情?”
53、苦海茫茫苦海:苦难深重如海;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无穷无尽的苦难。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六:“嗟见南山尘,积年为丘山。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澜。”
54、苦乐之境境:境地。痛苦与欢乐的境界。北魏·温子升《定国寺碑》:“并驰于苦乐之境,皆入于生死之门。”
55、愁眉苦眼见“愁眉苦脸”。《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见那张太太愁眉苦眼的向他道:‘姑奶奶,你别闹了。’”
56、不胜其苦胜:禁得起。不能忍受那种苦楚。唐 白行简《李娃传》:“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去其衣服,以马鞭鞭之数百,生不胜其苦而毙。”
57、苦不堪言堪:能。苦痛至极;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极深。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58、苦心焦思焦思:焦急地思索。形容用尽心思,想方设法。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又说他苦心焦思六七年,竟不能把太平天国消灭。”
59、苦药利病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60、苦海无边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