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味道有关苦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苦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2、苦海无涯苦海:比喻极困苦的环境。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金·长筌子《百宝妆》词:“苦海无涯,生灭甚时彻。”
3、瞑思苦想绞尽脑汁,苦思苦想。《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你在这儿瞑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干?——我能够猜得出。”
4、忍苦耐劳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五:“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
5、劳心苦思费尽心机,苦思焦虑。明·赵弼《梦游番阳彭蠡传》:“竞虚名,夺浮利,日夜劳心苦焦思。”
6、苦不聊生聊生:赖以维持生活。形容备受痛苦,无法生存。东汉·班固《汉书·严安传》:“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7、愁眉苦目愁眉:紧皱眉头。愁苦的样子。形容人忧愁苦恼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不住的嗳声叹气,满脸的愁眉苦目。”
8、孤苦伶仃伶仃:孤独的样子。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唐 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无生意,岂有宦情?”
9、装穷叫苦装扮成穷人,声称日子过得很困苦。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四章:“别瞧这些铺户专会装穷叫苦,其实哪一个屋角床底,不埋着一万两万的?”
10、苦口婆心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11、缧绁之苦缧绁:拘押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禁。指牢狱之苦。罗广斌《红岩》第十章:“听说你要脱离缧绁之苦了,可喜可贺!”
12、艰苦朴素指吃苦耐劳、朴实节俭的作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13、良工苦心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宋 刘攽《次韵苏子瞻〈韩斡马〉赠李伯时》:“良工苦心为远别,天机要眇潜得之。”
14、劳筋苦骨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
15、甘苦与共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16、苦尽甘来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17、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吃苦的事情走在别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别人后面。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
18、锋镝之苦锋:刀尖;镝:箭头;锋镝:刀剑,指战争。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
19、分甘同苦见“分甘共苦”。《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生死以之。”
20、含辛忍苦见“含辛茹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至于商家,连疑心也不当人子,只好含辛忍苦,自己懊悔怨怅,没个处法。”
21、攒眉苦脸攒:紧皱眉头。眉头紧蹙,苦着脸儿。形容面部表情极其愁苦。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禁不住邹太爷攒眉苦脸,求他多当两个,才算当了四百五十钱。”
22、苦心经营苦心:用心劳苦。经营:筹划;安排。用尽心思筹划安排。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但专制政体不除,任凭你君相恁地苦心经营,民力是断不能发达的。”
23、苦行赎罪执行忏悔神父所要求的苦行以补偿罪行。
24、乐嗟苦咄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25、鬻良杂苦谓出售货物时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文选·张衡〈西京赋〉》:“而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薛综注:“良,善也,先见良物,价定,而杂与恶物,以期惑下士之人。”
26、伶仃孤苦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单困苦,没有依靠。晋 李密《陈情表》:“伶仃孤苦,至于成立。”
27、不胜其苦胜:禁得起。不能忍受那种苦楚。唐 白行简《李娃传》:“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园东,去其衣服,以马鞭鞭之数百,生不胜其苦而毙。”
28、同甘同苦甘:甜。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同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妋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
29、零丁孤苦孤单困苦,无所依傍。晋 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0、叫苦连天一声接一声地诉苦。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31、亿辛万苦极言辛苦之甚。李大钊《大哀篇》:“民既托庇于其下,在理当负斯责,亿辛万苦,其又何辞。”
32、茫茫苦海佛教语,辽阔深远的样子。比喻苦难无穷无尽。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马介甫》:“袛缘儿女情深,遂使英雄短气。”清 但明伦评:“儿女情深,英雄气短,茫茫苦海,同此病源。”
33、千辛百苦辛:劳苦。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如今说一个妓家故事,虽比不得李亚仙、梁夫人恁般大才,却也在千辛百苦中熬炼过来,助夫成家。”
34、分甘共苦同享幸福,分担艰苦。晋 王隐《晋书 应詹传》:“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35、攻苦食淡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36、苦征恶战艰苦的征战。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某姓秦名琼自叔宝,立唐以来,苦征恶战,累建功勋。”
37、叫苦不迭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大宋宣和遗事 亨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吓得浑身冷汗。”
38、刻苦钻研刻苦:下苦功。下苦功,深入研究。《祖冲之》:“敢于推翻前人的错结论,表现了古今杰出科学家所共有的刻苦钻研、坚持真理的精神。”
39、苦乐不均均:平均。同样的人享受的待遇却不相同。形容待遇不相等。《魏书·太武五王列传》:“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
40、咸酸苦辣指四种口味。比喻各种世态人情滋味。清·张岱《老饕隽序》:“盖咸酸苦辣,着口即知。”
41、上天不负苦心人负:亏欠,辜负。上天不会亏待苦心经营的人。形容埋头苦干的人最后会成功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
42、芒芒苦海佛教语,辽阔深远的样子。比喻苦难无穷无尽。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6卷:“嗟见南山尘,积年为丘山。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澜。”
43、不辞劳苦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也作“不辞辛苦”。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44、怜贫恤苦怜:哀怜,同情;恤:体恤,周济。同情周济贫苦的人。明·屠隆《彩毫记·散财结客》:“此间有一李相公仗义,专一怜贫恤苦。”
45、爱别离苦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瑜伽师地论》第61卷:“何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
46、苦心竭力竭:尽。费尽心思,使出了全部力量。汉·贾谊《新书·权重》:“夫秦日夜深惟,苦心竭力,以除六国之忧。”
47、咽苦吞甘犹咽苦吐甘。偏指吃苦。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想着我咽苦吞甘,十月怀耽,乳哺三年。”
48、劳苦功高劳苦:劳累辛苦。出了极大的力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身。”
49、良药苦口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50、苦身焦思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51、宵旰攻苦宵:夜;旰:天晚。早起晚睡,刻苦攻读。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诗:“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52、苦乐之境境:境地。痛苦与欢乐的境界。北魏·温子升《定国寺碑》:“并驰于苦乐之境,皆入于生死之门。”
53、苦思恶想形容竭力思索,绞尽脑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彼此争强赌胜,用尽心机,苦思恶想,愈出愈奇,必要出人头地。”
54、济贫拔苦指救援贫苦人家。《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讲经文》:“常行慈悲,济贫拔苦,归将有余数不足者,将安乐施厄者。”
55、苦海茫茫苦海:苦难深重如海;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无穷无尽的苦难。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六:“嗟见南山尘,积年为丘山。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澜。”
56、焦思苦虑着急忧虑,苦心思考。邹韬奋《经历》:“我这时的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绥远的被侵略,每日所焦思苦虑的只是这个问题。”
57、犯颜苦谏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颜苦谏;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观,不发一语?”
58、愁眉苦眼见“愁眉苦脸”。《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见那张太太愁眉苦眼的向他道:‘姑奶奶,你别闹了。’”
59、飘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战国·宋·墨翟《墨子·尚同上》:“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
60、皮肉之苦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0章:“河南人除过受了点皮肉之苦,屁也没损失——他带着预支的一个月高薪落荒而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