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动物有关鹤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鹤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鹿伏鹤行
2、猿鹤沙虫《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
3、骑鹤维扬同“骑鹤上扬州”。宋·刘克庄《沁园春·七和林卿韵》:“腰钱骑鹤维扬,分表事谁能预测。”
4、驾鹤西游死的婉称。邓友梅《那五》:“过老太太言而有信,这事办完不久就驾鹤西游了,紫云正式把家管了起来。”
5、凫鹤从方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比喻顺其自然行事。《宋书·孔觊传》:“伏愿天明照其心请,乞改今局,授以闲曹,则凫鹤从方,所忧去矣。”
6、鹤背扬州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以“鹤背扬州”比喻利欲之心。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7、鹤发童颜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唐 田颖《玉山堂诗文集 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8、孤云野鹤旧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人。唐 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9、鹤乘轩卫懿公让鹤乘坐大夫坐的车子。比喻滥用官位,滥竽充数。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10、断鹤继凫截短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办不成的事。
11、骑鹤望扬州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元·张宇《和李子微村居》:“更求名与利,骑鹤望扬州。”
12、杳无黄鹤杳:远得看不到踪影;无声无息。好像仙人乘的黄鹤一样;一去就无影无踪。唐·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3、闲云孤鹤漂浮的云,孤飞的鹤。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宋 文莹《续湘山野录》:“州亦难添,诗亦不改,然闲云野鹤何天而不可飞邪?”
14、鹤短凫长《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以“鹤短凫长”比喻颠倒是非,妄加评论。《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5、枯鱼病鹤比喻处境穷困之士。明·高濂《玉簪记》:“似枯鱼病鹤,空怀霄汉,挨着寒鸡茅店。”
16、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17、鹤吊陶母白鹤吊唁陶侃之母。指吊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忽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仪服鲜异,知非常人,遣随视之,但见双鹤冲天而去。”
18、骖鸾驭鹤驾驭鸾凤仙鹤。喻成仙。
19、龟鹤遐寿遐:长久。祝人长寿的颂辞。《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20、离鸾别鹤见“离鸾别凤”。《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三·胡笳十八拍》:“唐刘商《胡笳曲序》曰:‘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
21、断鹤续凫截短仙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做事生搬硬套;违反规律。续:接续。凫:野鸭子。庄周《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22、鸡肤鹤发皮肤起皱,头发变白。形容衰老。形容老年人皮肤皱、头发白。北周·庾信《竹杖赋》:“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
23、断凫续鹤凫:野鸭;续:接续;鹤:仙鹤。截断野鸭的短腿接到仙鹤的长腿。比喻做事违反自然规律。梁启超《政闻时言·外债平议》:“今我国于此种机关,百不一具,而惟断凫续鹤,欲袭取其企业之形式以移植于我国,是以格格而不入也。”
24、鹤鸣之士指有才德声望的隐士。《周易 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25、鹤发鸡皮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北周 庾信《竹杖赋》:“噫,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
26、续凫断鹤比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27、鹤立企伫企:企望;伫:伫立。像仙鹤直立、伸长脖颈盼望。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实怀鹤立企伫之心。”
28、一琴一鹤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宋史 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29、截鹤续凫比喻事物勉强替代,失其本性。庄周《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30、不舞之鹤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
31、骑鹤上扬同“骑鹤上扬州”。
32、猿惊鹤怨猿猴惊恐,鹤哀怨。形容凄凉悲哀的气氛。多指因战乱,人死于战场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鹤怨”、“鹤怒猿啼”。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诗:“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33、孤雌寡鹤丧失配偶的禽鸟。后亦用以比喻失偶之人。汉·王褒《洞箫赋》:“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
34、鹤势螂形谓腰肢纤袅,体态轻盈。《红楼梦》第四九回:“[湘云]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35、鹤发松姿白色的头发,松树的姿态。形容人虽老犹健。金·元好问《紫微刘丈山水为济川赋》诗:“千章古木散岩谷,鹤发松姿馀典刑。”
36、鹤唳风声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37、老鹤乘轩轩:古代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比喻滥充官位。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有禄位。余焉能战?’”
38、骑鹤上扬州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南朝梁 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39、千岁鹤归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后以“千岁鹤归”指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
40、鹤怨猿惊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41、虫沙猿鹤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晋 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42、枭心鹤貌比喻心恶貌善。唐·元稹《有鸟》诗:“千年不死伴灵龟,枭心鹤貌何人觉。”
43、长身鹤立鹤立:像鹤站立。形容瘦而高的人。曾朴《孽海花》第32回:“就在这一阵笑语声中,有一个长身鹤立的人……两脸绯红,醉态可掬,七跌八撞的冲进房来。”
44、鹤子梅妻指宋隐士林逋以鹤为子、以梅为妻事。清董以宁《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孤山林处士,但非鹤子梅妻。”亦喻指妻子儿女。清·董以宁《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孤山林处士,但非鹤子梅妻。”
45、龟龄鹤算见“龟年鹤寿”。宋·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词:“坐享龟龄鹤算,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
46、鹤骨松筋指修道者的形貌气质。前蜀·贯休《遇道者》诗:“鹤骨松筋风貎殊,不言名姓绝荣枯。”
47、延颈鹤望像鹤一样伸长颈子盼望。比喻盼望心切。《三国志·蜀书》:“今寇虏作害,民被荼毒,思汉之士,延颈鹤望。”
48、烧琴煮鹤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西昆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49、鸡皮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50、野鹤闲云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51、猿悲鹤怨猿和鹤凄厉地啼叫。宋 朱熹《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诗之二:“猿悲鹤怨因何事?只恐先生袖手归。”
52、轩车载鹤轩车:古代有帷幕的车子。卫懿公用轩车载鹤。比喻胡乱封官赐爵。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53、闲云野鹤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54、云心鹤眼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唐·白居易《酬杨八》诗:“君以旷怀宜静境,我因蹇步称闲官。闭门足病非高士,劳作云心鹤眼看。”
55、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原别传》:“邴君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
56、猿鹤虫沙比喻战死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士。晋 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57、强凫变鹤语本《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以“强凫变鹤”谓硬把野鸭变作仙鹤。喻滥竽充数,徒多无益。语出《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58、梅妻鹤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59、华亭鹤唳华亭谷的鹤叫声。表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梅》:“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呼?’”
60、续凫截鹤比喻违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损。语出《庄子 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