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自然有关火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火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隔岸观火站在对岸观看失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也比喻没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唐 乾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斩青嶂冷如冰。”
2、烽火相连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汉 荀悦《汉纪 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
3、真金不怕火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姓刘的说要调查,你就陪他去,真金不怕火,查好了!”
4、不吃烟火食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引《直方诗话》:“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5、解衣包火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6、薪尽火灭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法华经·序品》:“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7、银花火树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
8、火光烛天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9、瞎灯黑火灯不亮,火灭了。形容十分漆黑。《人民日报》1976.1.17:“村剧团就要开始演出了,散戏时瞎灯黑火不好走,那路还得加宽!”
10、杀人放火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元 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11、刀耕火耘犹刀耕火种。宋·苏轼《王公仪夔州路转运使程高夔州路判官制》:“三峡之民,刀耕火耘,与鹿豕杂居。”
12、薪烬火传薪:木材。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流传下去。梁启超《管子传·自序》:“虽不能至,而或具体而微焉,或有其一体焉,则薪烬火传,犹旦莫也,国于是乎有与立。”
13、真金不怕火炼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浩然《艳阳天》第115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
14、赴火蹈刃赴:前往;蹈:踩踏。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15、走火入魔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后来妙玉观棋听琴,走火入魔;宝玉抛了通灵玉,着了红袈裟,回头是岸。”
16、篝火狐鸣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17、洞如观火见“洞若观火”。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皆洞如观火矣。”
18、厝火燎原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西南诸捷》:“惟近日东北用兵,聚三大帅娄十万众,尽没辽水,坐成厝火燎原之势,差为不竞耳。”
19、熬油费火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红楼梦》第二五回:“此时贾赦、贾政又恐哭坏了贾母,日夜熬油费火,闹得上下不安。”
20、刀山火海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21、蹈赴汤火同“蹈汤赴火”。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22、水火无情指水灾和火灾凶猛可怕。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
23、飞蛾扑火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24、炳如观火炳:光明、明亮、显着。形容看得清楚明白。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其词秩然有条,各分大义,炳如观火。”
25、了如观火了:明白。形容看得非常清楚。邹鲁《戊甲云南河口之役》:“今有河内来函,读之必了如观火,从此兄等之出而说人,必更有把握矣。”
26、鼻端出火形容意气风发;情绪激昂。见“鼻头出火”。
2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北齐 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8、战火纷飞形容战斗频仍、激烈。浩然《艳阳天》第一二一章:“经过了这场灾祸的考验,好像当年跟着担架队闯了一趟战火纷飞的疆场回来。”
29、火然泉达比喻形势发展迅猛。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30、急如风火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西游补》第九回:“你要图成和议,急如风火,却如何等得这三日过呢?”
31、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戢:停;焚:烧。战争就像玩火,不在适当的情况下停止就会烧死自己。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32、心焦如火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绣襦记·暂宿邮亭>》:“为何马犹不至,心焦如火,怎辞劳瘁。”
33、火上弄冰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5回:“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34、火冒三尺见“火冒三丈”。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当自成在路上才得到报告时,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骂了一声:‘该死!’”
35、油浇火燎形容焦急。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一章:“齐标虽认为有理,却油浇火燎地问:‘依你说该咋办?’”
36、火冒三丈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37、向火乞儿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
38、悬河注火谓以河水倾泻于火。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梁书·武帝纪》:“况拥数州之兵以诛群盗,悬河注火,奚有不灭?”
39、石火电光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石火电光,已经尘劫。’”
40、撩火加油犹言火上加油。
41、挑灯拨火搬弄是非。
42、羽蹈烈火羽:鸟。鸟去踏灭烈火。比喻不自量力而自取灾祸。汉·刘向《新序·杂事》:“若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若以指绕沸,若羽蹈烈火,入则焦没耳。”
43、火灭烟消火苗熄灭,烟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不留一点痕迹。亦作“烟消火灭”。晋·傅玄《四言杂诗》:“忽然长逝,火灭烟消。”
44、灯火辉煌灯火灿烂;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理宗皇帝游苑,登凤凰山,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一片光明。”
45、敲冰求火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大光明藏经》下卷:“敲冰求火,论功不遂。”
46、春风野火比喻迅猛之势。左齐《南泥湾屯垦》;“劳动竞赛的热潮,像春风野火一样,迅速遍及整个工地。”
47、因风吹火因:顺着。顺着风势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常用作谦词。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一发搭了他去。”
48、如荼如火荼:像茅草花一样白;火:像火一样红。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故德皇以如荼如火之热心,思扩张海军。”
49、拥篲救火谓方法不当,事必不成。
50、火上添油见“火上浇油”。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贾臬台见他顶嘴,如火上添油,那气格外来的大。”
51、烈火烹油比喻声势气焰很盛。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52、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53、火耕水种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史记 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晋 陆云《答车茂安书》:“遏长川以为陂,燔茂草以为田,火耕水种,不烦人力。”
54、燎原烈火燎:燃烧;原:原野。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比喻迅猛发展不可抵挡的力量。《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55、香火姻缘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56、心如火焚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托他打听几时有船,他查了一查,说道:'要等三四天呢。'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里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57、水火不相容相:相互;容:容纳;相容:相互容纳。指水;火本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互容纳。后用来比喻人或事情彼此本质相反;根本对立。《周易 说卦》:“故水火不相逮。”
58、惹火烧身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59、以火救火,以水救水用火来救火灾,用水来救水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长其势。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60、星桥火树火树:火红的树。形容灿烂绚丽的焰火或灯火。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