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数字有关六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六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三六九等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只不过这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这么三六九等儿的了。”
2、四清六活形容机灵干练。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这几个都是惯做公的,四清六活的人,却怎的也不晓事。”
3、恨五骂六泛指掷色子时咒骂坏点数的叫喊声。
4、五心六意指三心二意。汉 焦赣《易林 睽之随》:“五心六意,歧道多怪,非君本志,生我恨悔。”
5、五合六聚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6、三首六臂同“三头六臂”。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三回:“子牙见对营门一人,三首六臂,青面獠牙。”
7、版版六十四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清 顾张思《土风录》第13卷:“古执不活动,呵为‘版版六十四’。此钱居中语也。”
8、六出冰花六出:雪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指雪花。《宋书·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
9、五亲六眷指各种关系的亲眷。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他的五亲六眷,家理师徒,磕头摆把的,布满全屯。”
10、三头六证众多的人证。克非《春潮急》:“心想,横竖抵死不认帐,只你徐元菊一个人,缺少三头六证,未见得就给我说死了。”
11、三十六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清·李渔《玉搔头》:“三十六行,行行相妒。”
12、一退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欧阳山《三家巷》:“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二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13、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14、六朝金粉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元·无名氏《醉花阴·秋怀》:“他他他把六朝金粉收拾去,单单单留下写恨几行书。”
15、三街六巷泛指大街小巷。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这三街六巷,凭他是谁,若得罪了我醉金刚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离家散。”
16、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17、六尺之讬谓受嘱托抚育遗孤。
18、六神不安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二:“凡人卧,头边勿安放火炉,令人六神不安。”
19、六道轮回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唐 张说《唐陈州龙兴寺碑》:“圣人有以见六趣轮回,是无明网,故决之以定力。”
20、三亲六眷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那里管三亲六眷尽埋冤。”
21、六尺之孤指没有成年的孤儿。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
22、六畜兴旺六畜:牛、马、羊、猪、鸡、狗。指各种牲畜、家禽繁衍兴旺。
23、六阳会首中医术语,六阳脉集中在头部。指头。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对着众官人在此,我这一去,若有些儿差失呵,我输我这六阳会首。”
24、六出纷飞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大雪纷纷。汉·韩婴《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25、飞霜六月旧时比喻有冤狱。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26、五角六张角、张:星宿名。形容七颠八倒。也比喻事情不顺利。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
27、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魏巍《山雨》:“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28、三灾六难见“三灾八难”。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4回:“谁家也有三灾六难哩!互相帮助嘛!”
29、六畜不安六畜:牛、马、羊、豕、鸡、犬。所有牲畜都不得安宁。清 刘鹗《老残游记》:“要我去扰得人家六畜不安,末后连我也把个小命儿送掉了,图着什么呢?”
30、六问三推谓反复审讯。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我是个妇女家,怎熬这六问三推。”
31、五石六鹢语出《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32、六尺之托托:委托。指受嘱托抚育遗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
33、六尘不染佛教语,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唐 武三思《孝明皇后碑》:“六尘不染,孤标水上之花。”
3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三回:“魏真道爷可算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正与雷英动手。”
35、五马六猴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36、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37、六亲无靠形容很孤独,没有亲属可依靠。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我家现在六亲无靠,故乡举目无亲,除叔叔外,别无可托之人。”
38、六朝脂粉六朝:建都于建康(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脂粉:胭脂。形容繁华绮丽。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赏月遇恶》:“且乐平生,尘寰事,六朝脂粉飞灰冷。”
39、五积六受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59回:“这五积六受的甚么模样?可是叫亲家笑话。”
40、百六阳九百六:古代认为4617岁为1元,初入元106岁;阳九:106岁中有灾岁9。指灾难年份或厄运。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
41、呼幺喝六呼、喝:叫喊;幺:一;骰子的六面分别标有一至六的点数。原指赌徒高喊骰子点数的嘈杂喧哗声。现也形容盛气凌人地大声叱斥。元 无名氏《气英布》:“咱则道舌刺刺言十妄九,村棒棒呼幺喝六。”
42、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43、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清 范寅《越谚 数目之谚》:“板板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
44、法不传六耳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话可法不传六耳。”
45、三宫六院泛指帝王妃嫔。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兀那三宫六院,妃嫔彩女听者:明日圣驾亲到御园,打一金弹,金弹落处,有拾得者。”
46、一推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办不到!”
47、六臂三头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明 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折:“便六臂三头待怎么,料应飞不出这天罗嘑。”
48、六根清净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隋 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49、五抢六夺竞相抢夺。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船一靠岸,他们便蜂拥上来,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
50、六马仰秣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51、眼观六路眼睛因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52、身怀六甲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53、三十六着,走为上着着:下棋落子,比喻计策或手段。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54、三对六面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茅盾《子夜》:“回头我自会请三先生来,大家三对六面讲个明白。”
55、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56、骈四俪六骈体文每句四字、六字排比对偶。唐 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
57、三不拗六谓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自古道三不拗六,他每都是城狐社鼠,俺也革不了他的积弊。”
58、四冲六达四通八达的要道。宋·陈师道《徐州学纪》:“徐地东近齐鲁,北属赵魏,南引江淮,西通梁宋,四冲六达之郊,南北之亢颈也。”
59、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60、六月飞霜旧时比喻有冤狱。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