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颜色有关黄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黄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东门黄犬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2、飞黄腾达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腾达:本作“腾踏”;形容神马腾空飞驰。像飞黄神马似的腾空飞驰。比喻升迁很快。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3、说黄道黑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你这厮在蔡九知府后堂,且会说黄道黑,拨置害人,无中生有撺掇他。”
4、黄发台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诗经·鲁颂》:“黄发台背,寿胥与诚。”
5、黄金时间指广播电视在一天中收听、收视人数最多的时间。《文汇报》:“黄金时间黄金节目……欢迎中外厂商特约播出广告。”
6、青灯黄卷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
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爱青灯黄卷,却不要随机而变。”
7、怀黄握白谓携带着钱财。黄,指黄金;白,指白银。晋·葛洪《抱朴子·勉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8、黄发垂髫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9、妄下雌黄胡乱涂改文字。雌黄:古人抄书校书时涂改文字用的颜料。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10、黄钟瓦釜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11、黄卷幼妇“绝妙”二字的隐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语》:“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
12、一枕黄粱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13、男儿两膝有黄金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西游补》第六回:“行者微露不忍之态,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儿两膝有黄金。你今后不可乱跪!’”
14、抽黄对白谓只求对仗工稳。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
15、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16、黄干黑廋面容憔悴的样子。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你恋着红裙翠袖,折倒的你黄干黑廋。”
17、翻黄倒皁犹言颠倒黑白。
18、黄雀在后(螳螂准备捕蝉)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19、黄冠草服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明·唐顺之《与洪方洲郎中书》:“而所谓磊落超脱者,往往出于黄冠草服之间。”
20、炎黄子孙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
21、黄齑淡饭见“黄齑白饭”。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房德日常不过黄齑淡饭,尚且自不全,间或觅得些酒肉,也不能够趁心醉饱。”
22、脸黄肌瘦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王西彦《隔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衣著褴褛的人。”
23、衣紫腰黄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明 谢谠《四喜记 帝阙辞荣》:“谁不愿衣紫腰黄,还须虑同袍中伤。”
24、黄发骀背见“黄发台背”。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二年奉敕撰)》:“于是服冕之士,戴鹖之伦,暨藩侯邦伯,黄发骀背,不谋而进曰……”
25、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7回:“武姑子也已全招认,你叫我跳到黄河洗不清。”
26、黄粱梦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金·元好问《过邯郸四绝》:“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客,犹是黄粱梦里人。”
27、黄干黑瘦指人面容憔悴的样子。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你恋着红裙翠袖,折倒的你黄干黑瘦。”
28、淡饭黄齑泛指很差的饭菜。
29、命染黄沙染:沾上。身体挨上黄沙。指死亡。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倘若大限来到,身归泉世,命染黄沙,如何留得?”
30、遁迹黄冠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刘复《奉答王敬先生》:“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又是个‘遁迹黄冠’的遗老,失敬失敬。”
31、苍黄反复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32、论黄数黑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你入门来便闹起,有甚的论黄数黑。”
33、黄花晚节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韩魏公》:“鲁直诗云:‘黄花晚节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来。’”
34、黄羊任人比喻大公无私、任人唯贤。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35、黄雀伺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汉 刘向《说苑 正谏》:“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36、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37、龙战玄黄见“龙血玄黄”。茅盾《回忆之类》:“不过,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痴望着‘龙战玄黄’的天地,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要来的总归要来,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
38、青黄不接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元典章 户部 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39、黄金时代指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也指经济、文化最繁荣兴旺的时期。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40、黄风雾罩犹言不守本分,胡乱行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他决不容让生宝这样黄风雾罩地闹腾。”
41、骊黄牝牡犹言牝牡骊黄。喻指事物的表面现象。明·文徵明《跋采临帖》:“观者当求之骊黄牝牡之外也。”
42、杨生黄雀见“杨雀衔环”。五代·李瀚《蒙求》诗:“杨生黄雀,毛子白龟。”
43、口中雌黄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44、数白论黄白:白银;黄:黄金。比喻计较金钱。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
45、淹黄潦倒
46、青黄未接见“青黄不接”。宋·叶適《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
47、白旄黄钺比喻有关征战的事。《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48、七青八黄指钱财。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又没甚七青八黄。”
49、戴玄履黄犹戴天履地。《易·坤》有“天玄而地黄”之语。明·刘基《海宁应氏墓庵记》:“乃耆乃康,戴玄履黄,七十有八年。”
50、黄屋左纛黄屋:古代皇帝的车盖;纛: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指帝王坐的车子。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
51、黄金世界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52、黄汤淡水同“黄汤辣水”。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这两日只有口游气儿,黄汤淡水谁尝着来?”
53、男儿膝下有黄金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
54、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狸:山猫;雄:强有力的。比喻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秀才驱怪》:“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此非空言也。”
55、黄锺毁弃比喻贤才不用。
56、飞苍走黄指打猎。苍,苍鹰。黄,黄狗。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所营也,非荣即利,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
57、庞眉黄发眉斑白,头发黄。指老人。庞,用同“厖”。《北史·隋纪下·炀帝》:“朕永言稽古,用求至理,是以庞眉黄发,更令收叙,务简秩优。”
58、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59、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国不知地理,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60、腾达飞黄同“飞黄腾达”。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