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自然有关星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星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一天星斗比喻事情多而杂乱。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2、星罗云布犹星罗棋布。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3、戴星而出戴:头顶着。天没亮就出门了。形容人非常勤劳。宋·苏轼《东坡应诏集·策别》:“夫今为京兆者,戴星而出,见烛而入,早出晚归。”
4、换斗移星改变星斗的位置。比喻手段高超,神通广大。宋·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十七卷:“佛祖命脉,列圣钳锤,换斗移星,经天纬地。”
5、电卷星飞卷:收起。形容像流星和闪电那样迅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叫了店家拉过那驴儿骑上,说了声:‘公子保重,请了!’一阵电卷星飞,霎时不见踪影。”
6、击电奔星形容快速。《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天兵有限,不可久停,马乃击电奔星,行至子胥妻舍。拟迎妇归吴国。”
7、星霜荏苒星霜:代指年岁;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形容岁月渐渐消逝唐·温庭筠《寄崔先生》:“星霜荏苒无音信,烟水微茫变姓名。”
8、星灭光离比喻朋友关系不能继续。晋·傅玄《昔思君篇》:“昔君与我兮金石无亏,今君与我兮星灭光离。”
9、皓齿星眸皓:白的样子;眸:眼珠。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比喻美女。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守着那皓齿星眸,争忍的虚白昼。”
10、电流星散比喻迅速消散。清·沈起凤《谐铎·獭祭》:“鹯曰:‘君善捕鱼,我善捕雀,而雀之见我者,往往晓音骇翼,电流星散,以至十不获一。’”
11、急于星火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2、大步流星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飞快。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13、景星凤凰见“景星凤皇”。《宣和书谱·隶书叙论》:“学者仰之,如景星凤凰,争先见之为快。”
14、井中视星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尸子·广释》:“因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
15、众星攒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五灯会元 清凉益禅师法嗣 黄山良匡禅师》:“问:‘众星攒月时如何?’师曰:‘唤甚么作月?’”
16、星驰电发谓迅速如流星闪电。北魏·高允《北伐颂》:“跃马裹粮,星驰电发。”
17、景星麟凤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元史 同恕传》:“自京还,家居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
18、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晋·葛洪《<抱朴子>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19、星罗棋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罗:罗列;布:分布。东汉 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20、一路福星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清 范寅《越谚》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顺风,送远行语。”
21、流星飞电比喻迅疾。明·屠隆《彩毫记·湘娥访道》:“人世是流星飞电,荣华才转眼,似车轮下坂,弩箭离弦。”
22、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于大郊见杨化零零星星收下好些包数银子,却不知有多少,心中动了火,思想要谋他的。”
23、火星乱冒形容气愤到了极点。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4回:“多九公听了,晓得道姑语带讥讽,只气的火星乱冒。”
24、皎如日星皎:洁折光亮。像太阳、星星一样洁白光亮。形容十分明显。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第五卷:“春秋大义数十,皎如日星,不容遗忘。”
25、带月披星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则合带月披星,谁着你停眠整宿?”
26、披星带月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唐·吕岩《七言绝句》:“击剑夜深归甚处,披星带月折麒麟。”
27、众星环极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论语 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北极星。共,“拱”的古字,环绕。汉 张衡《西京赋》:“譬如星之环极,叛赫戏以辉煌。”
28、灿若繁星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29、移星换斗形容法术神妙或手段高超。明 叶宪祖《团花凤》第四折:“你道是移星换斗少人知,又谁知藏鹦隐鹭须见。”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缚怪擒魔称第一,移星换斗鬼神愁。”
30、快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单田芳《燕王扫北》第32回:“又等了一会儿,李七骑马回来了。只见他在府门外翻身下马,手提马鞭,快步流星进了里屋。”
31、烟飞星散形容离散。《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难道不是大盗?”
32、星陈夙驾陈:列。星夜驾车出行。《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33、星离云散像流星与云雨一样迅速离散。形容事物消失迅速
34、景星凤皇传说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35、星霜屡移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唐 高适《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星霜屡移,书奏仍阙。”
36、电掣星驰如闪电和流星似的掠过。比喻迅疾。《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十三妹]回头向大家说声请了,霎时间电掣星驰,不见踪影。”
37、云屯星聚同“云屯雨集”。明·邵璨《香囊记·败兀》:“丘爷爷手下猛将如虎,战士如蜂,云屯星聚,布满四方津要去处。”
38、星流影集集:聚集,会合。像流星飞驰,影子汇聚。形容行动迅速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星流景集,飙雷霆击,长驱山河,朝至暮捷若今者也。”
39、流星掣电见“流星飞电”。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0回:“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
40、星离月会犹言时分时合,时去时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妻》:“从此星离月会,积有年余。”
41、急如星火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42、星眸皓齿眸:眼珠;皓:白的样子。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比喻美女。元·杨暹《刘行首》第三折:“家破人亡不为别,舍性命轻抛撇,则恋着星眸皓齿,杏脸莺舌。”
43、甲第星罗甲第:封侯者的住宅,泛指显贵的宅第。富丽堂皇的宅院像繁星一样密布。形容富家大院众多。宋·杨侃《皇畿赋》:“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
44、一星半点形容极少。老舍《四世同堂》:“他以为也许言语之间得罪了她,而她以为即使有一星半点的顶撞也犯不着这么客气。”
45、戴月披星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披星戴月生受。”
46、众星拱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着好些较小的红宝石。”
47、雨零星乱同“雨零星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王矮虎、一丈青赶了一直,赶不上,呼延灼自投东北上去了。杀的大败亏输,雨零星乱。”
48、月下星前指月夜良宵。明·无名氏《桃符记》第一折:“你可休眠思梦想,月下星前自主张。”
49、瓦解星飞如瓦破碎,如星飞散。比喻人心涣散,各奔东西。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平地风波二千尺,一家儿瓦解星飞。”
50、曙后孤星曙:唐朝进士崔曙;孤:指没有父亲。指人死后只留下一个孤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十三妹者,盖曙后孤星。”
51、星星之火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兴的革命力量。明 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52、五星连珠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竹书纪年》上卷:“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53、月落星沉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五代蜀·韦庄《酒泉子》词:“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54、星驰电掣见“星驰电发”。《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
55、月朗星稀同“月明星稀”。王愿坚《七根火柴》:“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
56、星行电征像流星闪电。比喻行动非常迅速。汉 应劭《风俗通 十反 但望》:“望自劾去,星行电征,数日归,趋诣府。”
57、星前月下指月夜良宵。亦作“月下星前”。元·吕止庵《风入松》套曲:“常欢喜星前月下,休等闲间面北眉南。”
58、众星拱北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9、三星在天指新婚。《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6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