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自然有关星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星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星陈夙驾陈:列。星夜驾车出行。《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2、三星在天指新婚。《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3、星霜荏苒星霜:代指年岁;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形容岁月渐渐消逝唐·温庭筠《寄崔先生》:“星霜荏苒无音信,烟水微茫变姓名。”
4、景星凤凰见“景星凤皇”。《宣和书谱·隶书叙论》:“学者仰之,如景星凤凰,争先见之为快。”
5、星前月下指月夜良宵。亦作“月下星前”。元·吕止庵《风入松》套曲:“常欢喜星前月下,休等闲间面北眉南。”
6、星星点点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许或细碎。清·无名氏《刘公案》第88回:“咱爷们要想就往大里想,星星点点算不了事情!”
7、吉星高照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8、星流霆击谓如流星闪电。形容迅猛异常。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雷动猋至,星流霆击。”
9、星飞云散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无有捍蔽,一旦胡尘猝起,星飞云散,无有能自保者。”
10、星月交辉指星星和月亮一起照耀,格外明亮。亦作“星月皎洁”。宋·欧阳修《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霁,星月交辉,六行走三市,竞放花灯。”
11、电掣星驰如闪电和流星似的掠过。比喻迅疾。《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十三妹]回头向大家说声请了,霎时间电掣星驰,不见踪影。”
12、众星拱辰拱:环绕,拱卫。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星离月会犹言时分时合,时去时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妻》:“从此星离月会,积有年余。”
14、急如星火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5、星驰电掣见“星驰电发”。《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
16、星离雨散比喻在一起的人纷纷别离了。唐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当筵意气凌九宵,星离雨散不终朝。”
17、星眸皓齿眸:眼珠;皓:白的样子。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比喻美女。元·杨暹《刘行首》第三折:“家破人亡不为别,舍性命轻抛撇,则恋着星眸皓齿,杏脸莺舌。”
18、景星麟凤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元史 同恕传》:“自京还,家居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
19、众星环极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论语 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辰,北极星。共,“拱”的古字,环绕。汉 张衡《西京赋》:“譬如星之环极,叛赫戏以辉煌。”
20、众星拱极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同“众星环极”。《魏书 卢水胡沮渠蒙逊传》:“有土者莫不跨峙一隅,有民者莫不荣其私号,不遵众星拱极之道,不慕细流归海之义。”
21、分星掰两一点一滴,详详细细。元·孟汉卿《魔合罗》:“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掰两,责状招实。”
22、炳如日星炳:光明。光明如同日月星辰。宋 陆九渊《贵溪重修县学记》:“二帝二皇之书,先圣先师之训,炳如日星。”
23、皓齿星眸皓:白的样子;眸:眼珠。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比喻美女。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守着那皓齿星眸,争忍的虚白昼。”
24、月下星前指月夜良宵。明·无名氏《桃符记》第一折:“你可休眠思梦想,月下星前自主张。”
25、分星拨两犹言斤斤计较。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26、棋布星罗像棋子般分布,像星星般罗列。形容多而密集。明·沈德符《野获编·内市日期》:“但内府二十四监棋布星罗,所设工匠厨役隶人圉人,以及诸珰僮奴家属,不下数十万人。”
27、火列星屯火列:一列列火堆;星屯:星罗棋布的村庄。形容驻军军容盛大。明·无名氏《投笔映谈》:“是故风驰电击者,势也;火列星屯者,形也。”
28、景星凤皇传说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29、戴星而出戴:头顶着。天没亮就出门了。形容人非常勤劳。宋·苏轼《东坡应诏集·策别》:“夫今为京兆者,戴星而出,见烛而入,早出晚归。”
30、星驾席卷星驾:连夜驾车疾行;席卷:像卷席子一样包括无余。指连夜驾车出动,迅速前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会公孙瓒师旅南驰,陆掠北境,臣即星驾席卷,与瓒交锋。”
31、星星之火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兴的革命力量。明 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32、星移物换星位移动,景物改换。谓时序变迁。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33、月朗星稀同“月明星稀”。王愿坚《七根火柴》:“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
34、灿若繁星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35、丧门星爱争吵的人。比喻带来灾祸或者晦气的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犯着这位丧门星,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妥了,我先去碰碰看罢!”
36、棋布星陈同“棋布星罗”。清·慕天颜《请开海疏禁》:“虽蜀道渐开,楚江咸顺,而貔貅之众,棋布星陈,资饷甚殷,所在告急。”
37、星霜屡移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唐 高适《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星霜屡移,书奏仍阙。”
38、星流电激激:急疾。像流星飞驰,闪电疾逝。形容迅疾。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故絪缊相感,雾涌云蒸,嘤鸣相召,星流电激。”
39、击电奔星形容快速。《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天兵有限,不可久停,马乃击电奔星,行至子胥妻舍。拟迎妇归吴国。”
40、屡变星霜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宋 柳永《玉蝴蝶》:“难忘文期酒会,几孤几月,屡变星霜。”
41、雨零星乱同“雨零星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王矮虎、一丈青赶了一直,赶不上,呼延灼自投东北上去了。杀的大败亏输,雨零星乱。”
42、流星飞电比喻迅疾。明·屠隆《彩毫记·湘娥访道》:“人世是流星飞电,荣华才转眼,似车轮下坂,弩箭离弦。”
43、劈两分星劈:分开;星:秤杆上的小点子。指过分计较微薄小利。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那时昧己瞒心,劈两分星,细切薄批。”
44、五星连珠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竹书纪年》上卷:“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45、星旗电戟军旗象繁星,剑戟如闪电。比喻军容之盛。
46、流星赶月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行动迅速。《新编五代史平话 汉史上》:“自投军后,时通运泰,武艺过人,走马似逐电追风,放箭若流星赶月。”
47、大步流星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飞快。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48、众星拱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着好些较小的红宝石。”
49、福星高照福星:吉祥的星;象征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的人或事物。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保管你这一瞧,就抵得个福星高照。”
50、月章星句形容文章优美,辞藻华丽。元·马熙《摸鱼子》:“集词敬为先生寿,博得月章星句。”
51、曙后孤星曙:唐朝进士崔曙;孤:指没有父亲。指人死后只留下一个孤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十三妹者,盖曙后孤星。”
52、月约星期期:约定。在星月之夜约会。指男女幽会。元·乔吉《行香子·题情》:“海誓山盟,白玉连环。月约星期,泥金小简。”
53、急于星火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54、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晋·葛洪《<抱朴子>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55、云屯星聚同“云屯雨集”。明·邵璨《香囊记·败兀》:“丘爷爷手下猛将如虎,战士如蜂,云屯星聚,布满四方津要去处。”
5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张鸿《续孽海花》第57回:“你不轻视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晓得怎么结局呢!”
57、瓦解星飞如瓦破碎,如星飞散。比喻人心涣散,各奔东西。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平地风波二千尺,一家儿瓦解星飞。”
58、星月皎洁皎洁:明亮洁白。星星和月亮明亮洁白。宋·欧阳修《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59、众星拱北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60、一天星斗比喻事情多而杂乱。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