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方位有关南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南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雁南燕北比喻两地分离。《说岳全传》第三四回:“几载飘零逐转蓬,年来多难与兄同。雁南燕北分飞久,蓦地相逢似梦中。”
2、通南彻北谓贯穿南北。赵树理《三里湾》:“又往前走,就看见东山根通南彻北的一条河从北边的山缝里钻出来,又钻进南边的山缝里去。”
3、悔读南华《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温庭筠》:“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
4、山南海北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5、东箭南金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唐 罗隐《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6、海北天南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7、南山可移,判不可摇南山:终南山;判:裁决;摇: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8、终南捷径指达到目的地最便捷的途径。终南:陕西终南山;捷径:近路。元 卢挚《蟾宫曲 咸阳怀古》:“见终南捷径休忙,茅宇松窗。”
9、南征北讨见“南征北伐”。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
10、南风不竞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八年》:“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
11、南箕北斗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诗经 小雅 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12、南舣北驾犹南航北骑。
13、闯南走北奔走四方。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1章:“一个女子会几手武艺不难,难的是她是一个尚未出闺的大姑娘,能够带领一班人在江湖上闯南走北。”
14、明烛天南烛:照耀。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清·姚鼐《登泰山记》:“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5、南柯一梦南柯:朝南的树枝。指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香从灵坚陇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16、南人驾船,北人乘马南方人善于驾船,北方人善于骑马。指各人均有所长。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17、南棹北辕犹南航北骑。
18、南来北去泛指来来往往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这里是大道官塘,怎没个行人南来北去。”
19、东南之美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20、南金东箭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尔雅 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21、西眉南脸西眉:西施;南脸:南威。比喻女子容貌美丽。唐·李咸用《巫山高》诗:“西眉南脸人中美,或者皆闻无所利。”
22、南船北马南方人善于驾船,北方人善于骑马。指各人均有所长。唐·孟郊《送从最校书简南归》:“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
23、塞上江南见“塞北江南”。叶圣陶《坝上一天》:“我们这一回参观访问,常常听见‘塞上江南’的说法,常常看见‘塞上江南’的字样。”
24、南船北车比喻行踪不定。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六回:“但恐宦海萍踪,南船北车,又在不定耳。”
25、眉南面北彼此不和谐。也指分隔两地,不能相见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见了这李廉使都眉南面北,多管是那相公每饥嗔的这饱喜,则为我无过犯难投牢相机。”
26、南北东西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27、南面称孤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庄子 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
28、汝南月旦汝南:汉代郡名;月旦:月朔,每月初一。指品评人物。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29、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儿在南山,却到北山去张网捕捉。比喻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30、南山隐豹隐:隐伏。比喻隐居山林不仕的贤人。《列女传·贤明·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31、东西南北客指居处无定之人。参见“东西南北人”。
32、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33、南征北伐亦作“南征北讨”。亦作“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34、汝南晨鸡即汝南鸡。
35、福齐南山南山:终南山。比喻福气高如南山。《南齐书·豫章文献王疑传》:“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
36、南山可移,此案不动南山:终南山;动: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终以为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37、北门南牙北门:指羽林诸将;南牙:指宰相。指文武重臣。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纪中宗神龙元年》:“北门南牙,同心协力。”
38、南面称王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指称王称帝《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信能右折燕齐,左振扶桑,凌轹沙漠,南面称王。”
39、塞北江南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唐·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40、东西南朔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41、南蛮鴃舌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孟子 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42、南面百城旧时比喻尊贵富有。也比喻藏书很多。《魏书 逸士传 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43、越鸟巢南枝越:古代国名,今浙江一带。越地的鸟在外地筑巢,必用向南的树枝。比喻不忘故乡。《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44、上南落北漫言各处去向,犹言走南闯北。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他又不和我一搭儿做买卖,我怎知他上南落北。”
45、南山可移南山:终南山。比喻已经定案,不可更改。《旧唐书·李元纮传》:“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46、寿比南山南山:指秦岭终南山。旧时比喻长寿。《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47、南户窥郎《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后因以称女子偷看男子。《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
48、南山之寿南山:终南山。寿命像终南山那样长久。《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49、指南打北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打了个落花流水。”
50、指南攻北犹声东击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
51、槐南一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明 王錂《春芜记》:“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一梦中。”
52、淮南鸡犬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53、北辙南辕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②车子北往南来。喻人行无定迹。见“北辕适楚”。
54、南征北战征:征伐。转战南北;打了许多仗。唐 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55、南橘北枳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56、一枕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
57、梦里南轲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诗四首》之三:“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轲一梦成。”
58、南去北来指来来往往唐 杜牧《汉江》:“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59、南郭先生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晋书 刘寔传》:“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
60、南冠楚囚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