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生肖有关羊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羊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宋 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谷虽殊竟两亡。”
3、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蠹:蛀虫;剖:破开;虻:蚊虫。蛀虫能毁坏梁柱,蚊虻可以赶走牛羊。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4、悬羊击鼓,饿马提铃悬:吊挂。把羊吊起来,使羊脚乱动击鼓;把铃吊在饿马的蹄子上发出声音。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俺今夜倒下个空营,着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5、黄羊任人比喻大公无私、任人唯贤。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6、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7、苏武牧羊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了又要我题。”
8、使羊将狼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9、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10、羊枣昌歜羊枣:黑枣;昌歜:菖蒲。曾皙喜欢吃羊枣,楚文王喜欢吃菖蒲。比喻人的癖好。明·吕坤《答孙月峰书》:“吾辈若不叛孔子,即博涉此书,为羊枣昌歜,有何不可?”
11、鸟道羊肠狭险典折的山路。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睡龙溥禅师法嗣》:“世人休说行路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12、驱羊攻虎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13、如狼牧羊如同狼放养羊一般。比喻官吏残酷地欺压人民。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14、羊落虎口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险境,很难幸免。亦作“羊入虎口”。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杨,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这个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15、屠所牛羊比喻临近死亡的人。《大涅磐经·迦叶品》:“如囚趋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16、商羊鼓舞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孔子家语·辨政》:“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17、羊真孔草真:真书,正楷。羊欣的正楷,孔琳的草书。指名书法。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二卷:“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绝妙。”
1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19、羊肠鸟道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20、羊肠小道原指太行山上一条小道。后形容狭窄曲折而又险峻的山路。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5回:“前面弯弯曲曲,尽是羊肠小道。”
21、当为秋霜,无为槛羊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荆书与东海王疆曰:‘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22、臧穀亡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宋 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穀虽殊竟两亡。”
23、羊肠九曲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24、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几灭。”
25、失马亡羊泛指祸福得失。明·单本《蕉帕记·揭柬》:“耳不闻斩蛇逐鹿,口不言失马亡羊,一任他桑田变海,海变桑田。”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比喻在寻常的人或事物中出现了个不同寻常的人或事物。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27、羊狠狼贪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28、羝羊絓棘羝羊:公羊;絓:绊住。公羊的角被荆棘绊住,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章炳麟《哀陆军学生》:“进退道穷,羝羊絓棘。”
29、买王得羊①谓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唐·张怀瑾《书断》:“时人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3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比喻众愚不如一贤。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是以忧也。”
31、羊头狗肉挂羊头,卖狗肉。比喻表里不一清·钱大昕《恒言录》第六卷:“世祖赐丁邯诏曰:‘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
32、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四卷:“余笑曰:‘此之谓鼠穴寻羊,蜂窠唱戏,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
33、系颈牵羊系:拴缚。用绳系住脖子,用手牵着羊。形容投降请罪的样子。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帝显德佑二年》:“祺读至‘免系颈牵羊’之语,太后泣谓帝曰:‘荷天子圣恩,汝宜拜谢。”
34、驱羊战狼喻以弱击强。宋·张耒《唐论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劲骑,此驱羊战狼,则明皇与重兵选卒所不得行之也。”
35、素丝羔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诗经 召南 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陀。”
36、羊裘垂钓裘:皮衣。穿着羊皮衣服钓鱼。比喻隐居生活。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严光传》:“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
37、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8、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
39、烂羊头比喻滥授的官职和爵位。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玄传》:“灶上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40、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大嚼,顷刻吃个干净。”
41、虎皮羊质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42、牵羊担酒牵着羊,挑着酒。表示向人慰劳或庆贺。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
43、瘦羊博士指能克己让人的人。《后汉书甄宇传》:“建武中,[甄宇]为州从事,征拜博士。”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44、十羊九牧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45、羊触藩篱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前无所往,退无所归,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46、饿虎擒羊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47、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48、亡羊补牢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49、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50、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51、悬羊头,卖狗肉悬:吊挂。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比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名不副实。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钵元禅师法嗣》:“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
52、羝羊触藩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周易 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53、歧路亡羊亡:丢失。在岔道上跑丢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列子 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54、羊公鹤羊公:人名。羊公所养的鹤。比喻名不副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故称比之。”
55、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56、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张平《抉择》:“你岂不是随时都会做替罪羊?”
57、羊质虎形质:本性。比喻外强内弱,虚有其表。《慈溪太后演义》第13回:“看似新机勃发,政局昌明,其实是徒袭皮毛,未得精髓,羊质虎形,济什么事?”
58、与羊谋羞羞:美食。要吃羊肉却同羊商量。比喻同有利害冲突的对方谋求合作一定不会成功《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59、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希望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60、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明 唐顺之《公移 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