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自然有关海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海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倒山倾海形容声势很大,力量无比。《后汉书·董卓传》:“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
2、倒海移山倒:颠倒,翻转。翻转大海,移动山岳。指气势或力量洪大。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飞北上……都是倒海移山雄猛客。”
3、胡吃海喝无节制地大吃大喝。
4、海沸山摇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山裂”。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三折:“小圣啸起大风,刮的来天昏地暗,海沸山摇。”
5、海盟山咒犹言海誓山盟。明·梁辰鱼《醉太平·暮愁闺怨》套曲:“海盟山咒,都随一江逝水东流。”
6、海说神聊漫无边际的胡吹乱谈。王蒙《友人和烟》:“我呢,要请老兄多多恕罪,从此戒烟戒酒,戒牌戒棋,海说神聊,我也再是奉陪不起。”
7、侯门如海侯门:旧指显贵人家;海:形容深。侯门象大海那样深邃。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唐 崔郊《赠女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8、移山跨海移动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
9、春光如海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叶圣陶《春光不是她的了》:“不知什么地方送来蜜蜂的嗡嗡声,似乎带着花和香气;正所谓春光如海呢!”
10、闷海愁山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元 施惠《幽闺记 三十二缨闺拜月》:“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血。”
11、海晏河澄晏:平静;河:黄河;澄:清澈。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天下太平。清·魏源《秦淮灯船引》:“海晏河澄二百年,那信鲸鲵吞士女。”
12、江翻海搅犹江翻海沸。明·吴承恩《二郎搜山图歌》:“江翻海搅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踪。”
13、天涯海角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14、血海尸山血海:形容杀人很多。血流成海,尸积如山。形容伤亡十分惨重。明·无名氏《王马破曹》第二折:“杀的他血海尸山人马亡,似败叶,狂风荡。”
15、百川赴海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16、茫茫苦海佛教语,辽阔深远的样子。比喻苦难无穷无尽。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马介甫》:“袛缘儿女情深,遂使英雄短气。”清 但明伦评:“儿女情深,英雄气短,茫茫苦海,同此病源。”
17、海北天南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18、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19、山呼海啸山在呼叫,海在咆啸。形容气势盛大。也形容极为恶劣的自然境况。
20、衔石填海《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后因以“衔石填海”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1、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新唐书 狄仁杰传》:“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22、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明·柯丹邱《荆钗记·庆诞》:“齐祝赞,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23、义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24、山陬海噬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25、沧海横流沧海:大海;横流:水溢出河道四处奔流。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也作“横流沧海”。《晋书 王尼传》:“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
26、放诸四海而皆准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2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8、五湖四海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唐 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29、恩山义海恩爱像高山一样重,情义像大海一样深。形容恩惠深,情义重。宋·晁端海《卜算子》:“恩义重如山,情意深如海。假使黄金北斗高,这一分,何由买?”
30、宦海风波宦海:旧指官场。旧指官场沉浮,像海洋中的浪涛和大风,变化莫测;亦指官场中出现的风险和波折。宋·陆游《休日感化》:“宦海风波实饱经,入将人世寄邮亭。”
31、文山会海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人民日报》1988年11月26日:“机关干部解脱了文山会海之后,获得更多时间和精力,该是一件幸事。”
32、海岱清士海岱: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地方,引申为海内。海内的清廉之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人所应有,其不必有;人所应无,己不必无,真海岱清士。”
33、放之四海而皆准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34、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愁深似海’。”
35、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36、铸山煮海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
37、河溓海晏见“河溓海夷”。唐·陈集源《龙龛道场铭序》:“地平天成,河溓海晏。”
38、石泐海枯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清·倪会鼎《与人书》:“倘邀数行,与贵通家商此数种,传之通邑大都,此为寿我先人,虽石泐海枯,义存无斁。”
39、芒芒苦海佛教语,辽阔深远的样子。比喻苦难无穷无尽。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6卷:“嗟见南山尘,积年为丘山。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澜。”
40、苦海无边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41、四海升平升平:太平。天下太平。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
42、潘陆江海陆:晋代诗人陆机;潘:晋代诗人潘岳。比喻有文才的人。唐·陈子良《辨正论序》:“郁郁闲缛锦之文,飘飘竦陵之气,班贾金玉,未可同年,潘陆江海,宁堪方驾。”
43、大胆海口胆:胆量;海口:说大话。大着胆子夸海口。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况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胆海口,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
44、河涸海干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三峡五义》第五五回:“谁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他说菜是剩下的,酒是浑的,坛子也摔了,盘子碗也砸了,还骂了个河涸海干。”
45、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6、扶余海外指遥远的外国。柳亚子《诗翁行哭李少石》:“从兹双宿复双飞,扶余海外三年久。”
47、海阔天空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48、海沸江翻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四折:“怒时节海沸江翻,恼时节天昏地惨。”
49、入海算沙①到海底数沙子。喻白费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
50、航海梯山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南朝 梁 简文帝《大法颂》序:“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
51、量如江海比喻度量非常大。元·董君瑞《般涉调·哨遍》:“你是多少人称赞,道你量如江海,器若丘山。”
52、河溓海夷犹言河清海晏。《宋书·礼志三》:“故精纬上灵,动殖下端,诸侯轨道,河溓海夷。”
53、拔山超海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顾指则风云总至,回眸而山岳削平,虽复旗鼓所临,有征无战。”
54、百川朝海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汉 焦赣《易林 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
55、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6、后海先河语本《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语出《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57、排山倒海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58、凭山负海凭:依靠;负:背倚。依凭山峦,背倚大海。形容十分优越的地理条件。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福州凭山负海,东南都会,富庶之邦。”
59、回山倒海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北齐 魏收《魏书 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
60、东海扬尘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