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方位有关上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上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蹇人上天比喻不可能之事。亦作“蹇人升天”。典出《后汉书 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谣曰:‘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时隗初起兵于天水,后意稍广,欲为天子,遂破灭。器少病蹇。”
2、人间天上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唐 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3、火上弄冰凌冰凌见火即融。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元·无名氏《气英布》:“则教你,楚江山,觑不得火上弄冰凌,汉乾坤也做不得碗内拿蒸饼。”
4、蒸蒸日上蒸蒸:一天天地向上发展。形容发展速度快。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5、上蒸下报泛指乱伦的性行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至如上蒸下报,同人道于禽兽;钻穴逾墙,役心机于鬼蜮。”
6、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晋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7、后来居上居;处在。后来的人坐在了上面的位子。指后起的胜过先前的;后辈胜过前辈。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8、屋上建瓴建:倾倒。瓴:容水器。从屋顶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形容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亦作“高屋建瓴”。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使楚人开关而延敌,材官驹发,突骑云纵,真若屋上建瓴水也。”
9、濠梁之上濠梁:濠水上的桥。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0、拔宅上升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宋 李昉《太平广记》第14卷引《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1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指苏州、杭州比天堂还要美好。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从来江山秀丽,人物奢华,所以相传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12、头上安头比喻多余和重复。宋 黄庭坚《拙轩颂》:“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13、墙头马上为男女爱慕之典实。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14、取法于上,仅得乎中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唐·唐太宗《帝范》第四卷:“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15、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16、羲皇上人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17、奋发向上精神振作,情绪高昂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各条战线上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
18、鱼游濠上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下续示例]
19、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20、上嫚下暴同“上慢下暴”。
21、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论语 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22、朝野上下朝野:指朝廷和民间;上下:从中央到地方。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做官的到老百姓。清 魏源《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害。
23、狗肉上不了筵席比喻素质太差,不能扶持上去。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说她‘狗肉上不了筵席’,让丈夫一人来参加就行了。”
24、锦上添花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宋 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25、离世遁上超脱世俗,回避君上。《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26、上援下推上面牵引下面推。比喻推荐引进。《礼记·儒行》:“適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
27、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28、忙上加忙指人十分繁忙。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凤姐儿自不必说,忙上加忙。李纨宝钗自然和婶母姊妹叙离别之情。”
29、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清 王韬《淞隐漫录》:“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30、打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两下子,你是清楚的,管工交,是打鸭子上架。”
31、引鬼上门比喻招来坏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32、上梁不正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干坏事。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33、头上末下第一次,初次。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9回:“恰似俺们把这桩事放在头里一般,头上末下就让不得这一夜儿!”
34、上楼去梯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35、鲇鱼上竿同“鲇鱼上竹竿”。
36、蜂拥而上像成群的蜂拥挤着飞过来一样。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前。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37、上之所好,下必从之好:喜爱。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38、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39、谮下谩上谗毁下级,欺谩上级。唐柳宗元《骂尸虫文》:“谮下谩上,恒其心术,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40、扶摇而上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1、至高无上形容高于一切。至:最。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42、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表面上给了人家好处,但实际上这好处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价里。明 唐顺之《公移 牌》:“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43、俎上之肉俎:菜板。菜板上的肉。比喻可以任人宰割。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如令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4、上天不负苦心人负:亏欠,辜负。上天不会亏待苦心经营的人。形容埋头苦干的人最后会成功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
45、怒从心上起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46、风行水上比喻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周易 涣》:“象曰:风行水上,涣。”
47、一拥而上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48、赶不上趟落在后面或错过时机。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中国的这类政策常常说变就变,往往一夜之间赶不上趟,就把人的命运改变了。”
49、马上得天下喻指武功建国。《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50、濠上之乐指悠闲舒适的情趣。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1、上下相安上下:指尊卑、长幼、上级与下级;安:安稳,安定。上面和下面,相安无事。《晋书·束皙传》:“主无骄肆之怒,臣无嫠缨之请,上下相安,率礼从道。”
52、惹火上身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53、不相上下上下:比喻高低、好坏等。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唐 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54、虎头上捉虱子比喻干危险的事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你偏进去,又不就走,还要虎头上捉虱子!”
55、亲上作亲亲戚间再结姻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又听见二奶奶说,宝玉的事,老太太总是要亲上作亲的,凭谁来说亲,横竖不中用。”
56、欺上瞒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57、床上安床比喻不必要的重叠。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58、马上功成指凭武功建国。宋 王安石《嘲叔孙通》诗:“马上功成不喜文,叔孙绵蕝共经纶。”
59、东流西上水向东流,人往西走。比喻人们对故乡的思恋。
60、上雨旁风形容家里贫穷,房屋破旧。唐·韩愈《面海神庙碑》:“上雨旁风,无所盖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