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自然有关月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月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面如满月脸盘白白的、圆圆的像满月一样。形容相貌白净丰满而有神采。《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其相貌也,面如满月,目若青莲。”
2、牛衣岁月谓贫困的生活。清·曾国藩《送妹夫王五归》诗之四:“织屦辟纑终古事,牛衣岁月即羲皇。”
3、一日三月《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4、月夜花朝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5、朗月清风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风。唐·王勃《秋日游莲池序》:“琳琅触目,朗月清风。”
6、月朗星稀同“月明星稀”。王愿坚《七根火柴》:“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
7、明月清风只与清风、明月为伴。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
8、岁月蹉跎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明 许三阶《节侠记 闺忆》:“你我蓬飘岭南,岁月蹉跎,音书断绝。”
9、水中捉月比喻空虚幻想,不能实现。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永嘉真觉禅师》:“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10、明并日月明:光明,明亮。光辉灿烂与日月同辉。西汉·戴圣《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11、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盛极必衰,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12、日居月诸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晋·陶潜《命子》诗:“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13、日月其除日月流逝。谓光阴不待人。《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14、星牖月窗牖:窗户。指岩洞石窟前通光的小孔。明·杨慎《艺林伐山·星牖月窗》:“凡山洞岩穴,有窍通明,小者曰星牖,大者曰月窗。”
15、如花似月见“如花似玉”。《四游记·华光与铁扇公主成亲》:“凤凰山玉环圣母有一女儿,名叫铁扇公主,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月。”
16、星离月会犹言时分时合,时去时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妻》:“从此星离月会,积有年余。”
17、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18、日异月殊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明·袁宗道《论隐者异趣》:“农工商贾,厮养皂隶,所作之事,日化月迁,所说之语,亦日异月殊,以其新也。”
19、星月交辉指星星和月亮一起照耀,格外明亮。亦作“星月皎洁”。宋·欧阳修《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霁,星月交辉,六行走三市,竞放花灯。”
20、风清月皎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唐·无名氏《薛昭传》:“及夜风清月皎,见阶间有三美女,笑话而至。”
21、月落参横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天色将明。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
22、风清月明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同“风清月朗”。明 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23、花好月圆花儿是美的;月亮是圆的。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宋 晁端礼《行香子 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24、犀牛望月比喻见到的不全面。《关尹子 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25、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朗。南朝 宋 鲍照《代淮南王》诗:“朱城九门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
26、风月无涯见“风月无边”。宋·邵雍《世上吟》:“光阴有限同归老,风月无涯可慰颜。”
27、羞花闭月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28、宾餞日月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儐”,指迎接。餞,指送别。语出《书 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纳日,平秩西成。”
29、嫦娥奔月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30、月貌花庞庞:脸庞。容颜像明月、鲜花一样美丽。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对月貌花庞,饮玉液琼浆。”
31、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2、迎风待月指男女秘密约会。唐 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33、众星拱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大红宝石。在它的周围又加众星拱月,环绕着好些较小的红宝石。”
34、花朝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35、批风抹月犹言吟风弄月。指诗人以风花雪月为吟诵的题材以状其闲适。元·乔吉《绿玄遍·自述》:“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36、月下风前游乐休息的环境。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元·丘处机《无俗念·乐道》词:“月下风前,天长地久,自在乘鸾鹤。”
37、淹旬旷月淹:滞留。旷:荒废。拖延时日,荒废岁月。宋·苏舜钦《涟水军新闸记》:“至者必淹旬旷月,不得遽去。”
38、日增月盛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兴盛。清·王韬《瓮牖馀谈·西国印书考》:“明崇祯时,麻荫朱实立第一印书局,印器从英运至,其后日增月盛。”
39、日陵月替谓逐渐衰落、弛退。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徵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
40、田月桑时泛指农忙季节。南朝齐·萧子良《谏射雉启》:“且田月向登,桑时告至。”
41、云窗月户指华美幽静的居处。宋·向子諲《清平乐·奉酬韩叔夏》词:“薄情风雨,断送花何许。一夜清香无觅处。却返云窗月户。”
42、月黑风高风高:风很大。没有月光;风又很大。旧时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天气。元 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43、止谈风月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南史·徐勉传》:“今昔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44、有年无月谓日子拖得长久,没有确定的期限。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怕当兵,最怕输粮……舟子车夫,又没有多少工资,统皆畏缩不前,眼见得有年无月,不能成事。”
45、霁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宋陈亮《谢罗尚书启》:“霁月光风,终然洒落。”
46、落月屋梁比喻对朋友的怀念。唐 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47、年灾月厄厄:苦难。人在一定时刻将遭受的某种灾难。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如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
48、咏嘲风月同“咏月嘲风”。清·葆光子《物妖志·虫类·蟒》:“从此每夕辄至,商确古今,咏嘲风月。”
49、花闭月羞闭:躲避;羞:害臊。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貌美。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只闻檀板当歌讴,不见如花闭月羞。”
50、荒时暴月荒:五谷不收;暴:凶。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51、风情月思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亦作“风情月意”。明·高濂《玉簪记·合庆》:“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侑酒承欢。”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记当年与那人初见,只指望邮亭一夜姻缘,谁想他风情月思深留恋,安甜静,乐幽闲。”
52、日月不居形容时光流逝。《北史·隋纪·炀帝》:“日月不居,倏经三纪。”
53、月盈则食指月满时才会发生月食。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54、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55、日增月益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元史·食货志》:“除税粮、科差二者之外,凡课之入,日增月益。”
56、日月合璧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57、日锻月炼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
58、弄月抟风弄:玩弄;抟:捏聚成团。指以吟咏风花雪月、闲适生活的写作。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二折:“喜秋清乐意逍遥,常则是弄月抟风,快活到老。”
59、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60、月约星期期:约定。在星月之夜约会。指男女幽会。元·乔吉《行香子·题情》:“海誓山盟,白玉连环。月约星期,泥金小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