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苦卓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卓绝:超越一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也作“艰苦卓绝”。
出处:清 朱琦《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虽使古人坚苦卓绝之行,推彼其心,其视鼎钁,甘之如饴。”
例子: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
基础信息
拼音jiān kǔ zhuó jué
注音ㄐ一ㄢ ㄎㄨˇ ㄓㄨㄛˊ ㄐㄩㄝˊ
繁体堅苦卓絶
正音“卓”,不能读作“zhuō”。
感情坚苦卓绝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辨形“坚”,不能写作“艰”;“绝”,不能写作“决”。
辨析坚苦卓绝和“艰苦卓绝”;结构相当;读音相同;后三个字相同;但意思不同。坚苦卓绝形容极其坚韧刻苦;常用来指人的意志坚强;刻苦耐劳;“艰苦卓绝”形容极其艰难困苦;多用在形容斗争、生活极其困苦。
近义词艰苦卓绝
反义词轻逸无论
英语showing the utmost fortitude(staunch through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日语刻苦卓絶(こっくたくぜつ)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兵戈扰攘(意思解释)
- 见机而行(意思解释)
- 琥珀拾芥(意思解释)
- 千岩万壑(意思解释)
- 受宠若惊(意思解释)
- 雅人清致(意思解释)
- 青枝绿叶(意思解释)
- 成千论万(意思解释)
- 老八辈子(意思解释)
- 倚门傍户(意思解释)
- 挖耳当招(意思解释)
-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意思解释)
- 护国佑民(意思解释)
- 愁眉啼妆(意思解释)
- 白费口舌(意思解释)
- 弹尽粮绝(意思解释)
- 韬光俟奋(意思解释)
- 瘦骨梭棱(意思解释)
- 是非自有公论(意思解释)
- 鲸吞虎噬(意思解释)
- 七擒七纵(意思解释)
- 繁文末节(意思解释)
- 作歹为非(意思解释)
- 望云之情(意思解释)
- 响震失色(意思解释)
- 婢作夫人(意思解释)
- 斗丽争妍(意思解释)
- 骇龙走蛇(意思解释)
※ 坚苦卓绝的意思解释、坚苦卓绝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解铃系铃 | 系:缚;系上。本佛教禅宗语。意思是虎脖子的铃子是谁系上去的;谁才能把它解下来。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仍由谁去负责处理。也作“解铃还须系铃人。” |
行不从径 | 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 |
风狂雨横 | 狂:猛烈;横:粗暴。形容狂猛而迅急的风雨。 |
先人后己 | 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
凤友鸾谐 | 见“凤友鸾交”。 |
畏天知命 | 畏:敬服;天:上天;命:命运。指顺从天意,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 |
矜持不苟 | 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端庄严谨,毫不马虎。 |
捐躯殒首 | 捐躯:牺牲生命;殒:坠落。舍弃身躯,抛弃头颅。形容不惜牺牲生命。 |
指东骂西 | 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 |
漫天遍地 | 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 |
惹火上身 |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
百发百中 | 百:形容多;发:发射;也指射箭;中:正对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标。②比喻料事准确;算计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
气宇不凡 | 气:气质;气宇:仪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
难更仆数 |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
亢极之悔 | 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
神工意匠 | 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
趾踵相接 | 形容人数之多。 |
二者必居其一 | 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
瓜连蔓引 | 比喻人事上辗转牵连。 |
狐潜鼠伏 | 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
尔汝之交 | 尔汝: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指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交情。亦作“尔汝交”。 |
一馈十起 | 吃一顿饭的时间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 |
思不出位 | 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分。 |
罚不责众 | 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
江左夷吾 | 《晋书·温峤传》:“于时江左草创,纲维未举,峤殊以为忧。及见王导共谈,欢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江左夷吾”称许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
惊愕失色 |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
敲冰求火 | 敲开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
剥肤椎髓 | 剥:剥去;肤:皮肤;椎:捶击。剥人皮肤,敲人骨髓。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