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利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基础信息
拼音mò mǎ lì bīng
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一ˋ ㄅ一ㄥ
繁体秣馬利兵
感情秣马利兵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形容准备战斗。
近义词秣马厉兵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出何典记(意思解释)
- 罗掘俱穷(意思解释)
- 草薙禽狝(意思解释)
- 进退有常(意思解释)
- 匹妇沟渠(意思解释)
- 唇红齿白(意思解释)
- 金马玉堂(意思解释)
- 骑者善坠(意思解释)
- 熊腰虎背(意思解释)
- 称功诵德(意思解释)
- 色如死灰(意思解释)
- 金友玉昆(意思解释)
- 马上功成(意思解释)
- 带砺山河(意思解释)
- 唇尖舌利(意思解释)
- 流光易逝(意思解释)
- 剥肤之痛(意思解释)
- 弄影团风(意思解释)
- 文武之道(意思解释)
- 不欺闇室(意思解释)
- 人烟稀少(意思解释)
- 腾腾兀兀(意思解释)
- 洗颈就戮(意思解释)
- 悬崖撒手(意思解释)
- 怀柔天下(意思解释)
- 碧空万里(意思解释)
- 饿虎饥鹰(意思解释)
- 一无牵挂(意思解释)
※ 秣马利兵的意思解释、秣马利兵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声势浩大 |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
引狼入室 | 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 |
乐而不淫 | 快乐而不放荡。 |
克己奉公 |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
成年累月 |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
言笑晏晏 | 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
坚韧不拔 |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
格杀勿论 | 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娇生惯养 | 娇:宠爱。惯:姑息。从小受到长辈过分的宠爱和姑息。 |
寒冬腊月 |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
收锣罢鼓 | 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
留后路 | 比喻办事时为防失败而预留退路。 |
士饱马腾 |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
触类旁通 |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它事物。 |
起早贪黑 |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
文武全才 |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艺。 |
擂天倒地 | 呼天抢地,形容哭喊。 |
道听途说 |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
量体裁衣 | 量:计量。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比喻按具体情况办事。 |
青面獠牙 | 青面:靛青色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 |
一介书生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
死气沉沉 |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
心血来潮 | 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来潮:潮水上涨。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
别无选择 | 没有别的选择余地。 |
艰难险阻 |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
倒山倾海 | 形容声势很大,力量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