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利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攘权夺利 | 犹言争权夺利。 | 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
2、违利赴名 |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 汉·王充《论衡·答佞》:“上世列传,弃宗养身,违利赴名,竹帛所载。” |
3、势利眼 | 待人势利,势利的人。 | 钱钟书《围城》:“鸿渐才买了些回去,进旅馆时,遮遮掩掩的深怕落在掌柜或伙计的势利眼里。” |
4、声色货利 | 货:指钱财;利:指私利。贪恋歌舞、女色、钱财、私利。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 | 《尚书 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
5、利市三倍 | 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 《易·说卦》:“为近利,市三倍。” |
6、坚甲利刃 | 见“坚甲利兵”。 | 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坚甲利刃,长短相杂。” |
7、蜗名蝇利 | 蜗名:像蜗牛角那样小的名声。苍蝇头般的小利,蜗牛角样的微名。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 金·刘志渊《行香子·李会首问道》词:“妙道勤求,乐以忘忧。要蜗名蝇利心休。” |
8、薄利多销 | 单个产品或商品赢利少,靠售出数量很大赚钱。 |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采取薄利多销、稳定物价或适当降价的政策,在向缺粮区农民供应粮食方面,一般略有补贴。” |
9、干脆利落 | 简单爽快。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
10、以利相倾 | 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 | |
11、惟利是图 |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
12、计功谋利 | 计较功名,谋求私利。 | 明·钟士懋《送郑先生之昌国训导序》:“以其计功谋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谊明道之责,譬犹建樛屈之木,而为测景之表。” |
13、锥刀之利 |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 《后汉书 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
14、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
15、热中名利 | 热中:急切盼望。急切企图获得个人名利。 | 林语堂《论幽默》:“看人栖栖皇皇热中名利,而自己却清闲超逸,于是也笑了。” |
16、避害就利 |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 《吴子·图国第一》:“谋者,所以避害就利。” |
17、将本求利 | 用本钱谋求利润。 | 元·无名氏《朱砂担》楔子:“孩儿待将些小本钱到江西南昌地面做些买卖,一来是躲避逃灾,二来是将本求利。” |
18、舟车之利 | 舟:船,水运;车:车辆,陆运;利:便利。车船便利。形容水陆运输方便。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二》:“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至功大,则入多。” |
19、开利除害 | 犹言兴利除弊。 | 汉·贾谊《新书·立后义》:“而所以有天下者,以为天下开利除害,以义继之也。” |
20、名鞿利鞚 | 犹名缰利锁。 | |
21、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 《战国策 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
22、名缰利锁 |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宋 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
23、坐收其利 | 坐:不动。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 |
24、急功好利 | 见“急功近利”。 |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而又日见贡之简略易从,争趋之以为便我。便我,于是急功好利之君之大夫,徇其民而大奕之。” |
25、兴利剔弊 | 剔:剔除;弊:弊端,害处。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趁今日清静,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 |
26、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 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
27、殷民阜利 | 殷民:使人民富裕。旧指国家统治者的责任,就在于使人民富裕,使国家财物充足。 | 汉·徐斡《中论·治引》:“夫明哲之为用也,乃能殷民阜利,使万物无不尽其极者也。” |
28、一本万利 | 用很少的资本去取得很大的利润。形容本钱少;利润大。 | 清 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
29、丰功厚利 | 指巨大的功利。 | 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
30、求名求利 | 追求名利。 | 宋·孙惟信《水龙呤·除夕》:“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
31、营私罔利 | 谓谋求私利。 |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大臣既以身许国,则但当计国民之利害,不当计一身之利害,营私罔利,固不可也。” |
32、伶牙利齿 | 伶:聪明,乖巧;利:流利,锋利。口齿流利。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本来老实,不是伶牙利齿的人,薛姨妈说一句,他应一句。” |
33、渔翁得利 | 见“渔人得利”。 | 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5回:“趁着潮州兵将赴调,我乘空袭了城池,岂不是渔翁得利?” |
34、利令智惛 | 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形容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 | 《晋书·王沉传》:“心以利倾,智以势惛。” |
35、干净利索 | 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青布棉袍子上罩一件蓝布大褂,干净利索,标致好看。” |
36、涓滴微利 | 涓:细流;滴:水珠。象小水珠一样微小的利益。 | 《新编五代史评话 晋史》卷上:“贪取涓滴之微利,而自弃丘山之大功乎!” |
37、蝇利蜗名 | 蜗名:像蜗牛角那样小的名声。苍蝇头般的小利,蜗牛角样的微名。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 宋·卢炳《念奴娇》:“回首蝇利蜗名,微官多误,自笑尘生袜。” |
38、公私两利 | 见“公私两济”。 | 《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
39、权衡利弊 | 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 邓小平《贵州新区工作的策略》:“在处理杂色武装问题时,要依据不同对象,权衡利弊,审慎处理。” |
40、除害兴利 | 根除对人民有害的事,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业。 | 《管子 治国》:“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 |
41、重利盘剥 | 盘剥:指放债辗转剥削。用高利贷的方式进行残酷剥削。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你父亲所为,固难谏劝,那重利盘剥,究竟是谁干的?” |
42、见利思义 | 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守。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
43、利绾名牵 | 见“利惹名牵”。 | 明·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一举鳌头,再婚牛氏,利绾名牵竟不归。” |
44、利利索索 | 干脆利落。 | 萧红《旷野的呼喊》:“要干,拍拍屁股就去干,弄得利利索索的。” |
45、有名有利 | 既有名誉又有利益。 | |
46、尸利素餐 | 尸:居位;尸利:受禄而不尽职;素餐:不劳而坐食。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 《孔丛子·论势》:“尸利素餐,吾罪深矣。” |
47、利锁名缰 |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宋 方千里《庆春宫》词:“人生如寄,利锁名缰,何用萦萦?” |
48、晓以利害 | 晓:使人知道。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 | 《北齐书 薛修义传》:“遂轻诣垒下,晓以利害。” |
49、兴利除弊 | 兴办有利的事情;消除有害的事情。兴:兴办;创办;弊:弊端;害处。 |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50、巧伪趋利 | 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 《汉书·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伪趋利。” |
51、元亨利贞 | 《周易》乾卦卦辞。用作序数,相当于甲、乙、丙、丁 | 《周易·乾·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合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
52、惟利是视 | 见“惟利是图”。 | 《晋书·温峤传》:“苏峻小子,惟利是视,残酷骄猜,权相假合。” |
5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54、废物利用 | 废物:无用的东西。让没有用的东西发挥它的作用。 |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浅识者或当誉为废物利用,而其实乃洪水之祸源,可叹。” |
55、择利行权 | 权:权宜,因时因事变通办法。指选择有利条件,采取应变措施。 | 《投笔肤谈·兵机》:“惟能因机而制变,择利而行权。” |
56、利时及物 | 救世济物。 | 明·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幸以古人自勉,以利时及物为己任,俾孤陋者所企效而取法焉。” |
57、利害攸关 | 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 《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
58、争名夺利 | 争夺名位和利益。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
59、富贵利达 | 犹言功名利禄。 | 《孟子·离娄下》:“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相泣者,几希矣。” |
60、除患兴利 | 清除祸患,兴办有利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