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锣打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①谓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
例子: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当年刚刚问世的时候,敲锣打鼓,闹得沸沸扬扬。”
基础信息
拼音qiāo luó dǎ gǔ
注音ㄑ一ㄠ ㄌㄨㄛˊ ㄉㄚˇ ㄍㄨˇ
繁体敲鑼打皷
感情敲锣打鼓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欢庆的场面。
近义词锣鼓喧天
英语beat drums and gongs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含荼茹毒(意思解释)
 - 进贤兴功(意思解释)
 - 腹中甲兵(意思解释)
 - 怅然自失(意思解释)
 - 得不偿丧(意思解释)
 - 乍入芦圩,不知深浅(意思解释)
 - 横蛮无理(意思解释)
 - 遣词立意(意思解释)
 - 后福无量(意思解释)
 - 抢地呼天(意思解释)
 - 茵席之臣(意思解释)
 - 发号出令(意思解释)
 - 弥山遍野(意思解释)
 - 三脚两步(意思解释)
 - 悬河注水(意思解释)
 - 收兵回营(意思解释)
 - 大事铺张(意思解释)
 - 辞不意逮(意思解释)
 - 噤口捲舌(意思解释)
 - 遗寝载怀(意思解释)
 - 卓然不群(意思解释)
 - 情恕理遣(意思解释)
 - 器二不匮(意思解释)
 - 旧雨新知(意思解释)
 - 食不重味(意思解释)
 - 白璧三献(意思解释)
 - 惜香怜玉(意思解释)
 - 铜驼草莽(意思解释)
 
※ 敲锣打鼓的意思解释、敲锣打鼓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重望高名 | 拥有崇高的名望。 | 
| 大山小山 | 原指作品分类,后指同时被称誉的兄弟 | 
| 富富有余 | 形容东西量多,满足需要外,还有富余。 | 
| 甲坚兵利 | 甲:盔甲;坚:坚固;兵:兵器;利:锋利。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比喻精锐部队。 | 
| 父母之国 | 自己出生的国家。指祖国。 | 
| 以词害意 | 见“以辞害意”。 | 
| 离乡背土 | 见“离乡别土”。 | 
| 目光如镜 | 眼光像镜子一般明亮。 | 
| 牙签万轴 | 形容藏书非常多。 | 
| 九流宾客 | 先秦到汉初有法、名、墨、儒、道、阴阳、纵横、杂、农九种学术流派。指上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种人物。 | 
| 神智不清 | 神智:意识。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 
| 心非木石 | 木石:木头和石头。指人有思想感情,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 
| 有志无时 | 有抱负而时运不济。 | 
| 百舌之声 | 比喻唠叨、多嘴。 | 
| 政出多门 | 政令出自许多部门。 | 
| 千难万险 | 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 
| 与世隔绝 |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常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 
| 妙不可言 | 妙:美妙、巧妙;言:说。美妙得不能用言语表。 | 
| 不知深浅 |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 
| 一表人才 | 形容人的相貌;仪表都很出色。 | 
| 人微言贱 | 犹言人微言轻。 | 
| 保境安民 | 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 
| 骚人词客 | 同“骚人墨客”。 | 
| 浑然天成 |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 
| 户枢不蝼 | 见“户枢不蠹”。 | 
| 明人不说暗话 | 明:光明正大。光明正大的人说实在话,不转弯抹角。 | 
| 年华垂暮 |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 
| 秋荼密网 |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