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洽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赞》:“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例子: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周吉甫晖,博物洽闻,恢奇奥雅,诗句之美,冠绝当时。”
基础信息
拼音bó wù qià wén
注音ㄅㄛˊ ㄨˋ ㄑ一ㄚˋ ㄨㄣˊ
繁体博物洽聞
感情博物洽闻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近义词见多识广
反义词孤陋寡闻
英语knowledgeabl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植善倾恶(意思解释)
- 逞强好胜(意思解释)
- 愆德隳好(意思解释)
- 屋下盖屋(意思解释)
- 一言难尽(意思解释)
- 陆海潘江(意思解释)
- 窗间过马(意思解释)
- 无大无小(意思解释)
- 日以为常(意思解释)
- 蛾眉曼睩(意思解释)
- 清都紫府(意思解释)
- 拨云雾见青天(意思解释)
- 面如傅粉(意思解释)
- 宾客盈门(意思解释)
- 救过不给(意思解释)
- 兰质熏心(意思解释)
- 达人立人(意思解释)
- 天经地纬(意思解释)
- 魂颠梦倒(意思解释)
- 摇唇弄舌(意思解释)
- 集腋为裘(意思解释)
- 聱牙诘屈(意思解释)
- 放空气(意思解释)
- 欺公罔法(意思解释)
- 以儆效尤(意思解释)
- 天兵天将(意思解释)
- 结发夫妻(意思解释)
- 视死如饴(意思解释)
※ 博物洽闻的意思解释、博物洽闻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池鱼之虑 | 谓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
稍关打节 | 稍:通“捎”,破除。打通关节 |
没根没据 | 指没有依据的事物或论点。 |
积草屯粮 | 储存粮食和草料。 |
积谗糜骨 |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谗磨骨”。 |
诫莫若豫 | 诫:警戒;豫:通“预”,预先。指事后有所警戒不如事先有所防备。 |
钟鸣鼎重 | 谓官高位重。 |
龙兴云属 | 《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遂以“龙兴云属”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
一言千金 | 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
塞耳偷铃 |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
坐言起行 | 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 |
攻玉以石 | 攻:加工,制造;以:借用。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比喻以他人之长,治自己之短。 |
自认不讳 | 讳:隐讳。直截了当地承认,一点也不回避隐瞒。 |
以死济之 | 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不可动摇。 |
努唇胀嘴 | 努:用力伸出或突出;胀:膨胀。形容不欢喜的样子。 |
执一而论 | 执一:固执一义,不知变通。只抓住一点或一个方面就进行评论。 |
揎拳捰袖 | 伸出拳头,捋起袖子。一种粗野蛮横或准备动武的姿态。 |
盲风晦雨 | 同“盲风怪雨”。比喻困境。 |
揭地掀天 | 指翻天覆地。 |
家无二主 |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
葭莩之亲 | 葭莩:芦苇杆内壁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
帏薄不修 | 亦作“帏箔不修”。 |
死轻鸿毛 |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死得微不足道,毫无意义。 |
党同妒异 | 犹言党同伐异。 |
阴山背后 | ①迷信者称阴间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
两面讨好 | 在两派之间摇摆或保持中间立场以讨好双方的人。 |
绘事后素 | 绘:描摹,形容。指先有白色底子才可彩绘。比喻行事开始简单,然后逐步深入。 |
鹓班鹭序 | 鹓、鹭:两种鸟,鹅和鹭飞行有序。比喻百官朝见时秩序井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