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将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将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2、蟹将虾兵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赵朴初《如梦令·蒋匪帮“反攻大陆”》:“隔岸蚊喧蝇哄,蟹将虾兵齐动。”
3、计将安出计:计策;计谋;安:怎样。计谋将怎样制定呢?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4、将功抵罪用功劳来抵罪。
5、将错就错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6、将计就计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7、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8、将门出将将门:世代为将帅的人家。指将帅家门出将帅。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6回:“有子如此,可谓将门出将矣。”
9、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10、将虾钓鳖喻占人便宜。宋·王君玉《杂纂续》:“寄槽养马,将虾钓鳖。”
11、过关斩将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汉末三国时,关云长独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护着两位皇嫂,直到古城与刘皇叔相会。”
12、将伯之呼指求人帮助。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欲再至靖江,作将伯之呼。”
13、韩信将兵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14、将勇兵强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你道我将勇兵强有谁及,争奈待罪犯歇马在这云州地。”
15、精兵强将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16、兵老将骄老:衰。士兵疲惫,将领骄傲。元·郑廷玉《楚昭王》第四折:“我想子胥深入敌境,兵老将骄,可不战而破。”
17、干将莫邪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18、精兵勇将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现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
19、挟人捉将挟:挟制。在战斗中能够制服敌人,活捉其将领。元·李文蔚《蒋神灵应》楔子:“挟人捉将干般勇。武艺精熟敢战争。”
20、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21、将门虎子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三月夫《吴三贵·异象少年》:“将门虎子!这孩子面相极佳,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
2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23、贲军之将贲:覆败。打了败仗的将领。西汉·戴圣《礼记·射仪》:“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
24、搴旗斩将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25、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26、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思:考虑。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指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此剀切劝谕,奢侈之风,自可渐息。”
27、遣兵调将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禅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然后自领马步军兵,离寨伺候。”
28、忠臣良将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29、慷慨输将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
30、捉将官里去指被朝廷、官府捉去。宋·赵令榁《侯鲭录》第六卷:“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31、将天就地谓以高就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小娘子休得悲伤,小可承娘子错爱,将天就地,求之不得,岂敢推托?”
32、将功补过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33、强兵猛将强兵:强大的军队;猛将:威猛的武将。指军队强大而有战斗力。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
34、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元·无名氏《朱砂担》楔子:“孩儿待将些小本钱到江西南昌地面做些买卖,一来是躲避逃灾,二来是将本求利。”
35、一将成功万骨枯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洪楝园《后南柯·甲阵》:“一将成功万骨枯,手提髑髅血模糊。”
36、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儁佚异,汝异多奇士。”
37、尽盘将军尽:完;盘:盘子。指十分贪吃的人。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吃的醉醺醺,吃的来东倒西歪,尽盘将军。”
38、豪厘不伐,将用斧柯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史记 苏秦列传》:“《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厘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39、使羊将狼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40、剥极将复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41、器满将覆见“器满则覆”。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不敢具宾主,若兵备则竟隅侍,鸾晏然受之。人谓其器满将覆矣。”
42、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43、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44、精兵猛将精:精锐;猛:勇猛。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45、猛将如云,谋臣似雨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况他那里雄兵十万,甲士千员,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46、将无做有见“将无作有”。熊龙峰《张生彩鸾灯传》:“常时节将无做有,几回价送暖偷寒。”
47、挈妇将雏挈:带领;雏:幼儿。带着妻子儿女。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48、东方将白天将破晓。
49、将无作有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不要你将无来作有,则要你依前来依后。”
50、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51、虾兵蟹将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喽罗。明 吴承恩《西游记》:“东海龙王敖广急忙起身,与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出宫。”
52、将遇良才将:将领;良才:高才;本领高的人。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53、兵多将广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
54、哼哈二将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曾朴《孽海花》第32回:“曹梦兰三字,比四金刚还要响亮,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当时号称‘哼哈二将’。”
55、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6、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4回:“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57、将心比心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58、破军杀将①军被破,将被杀。谓全军覆没。②攻破敌军,杀死敌将。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
59、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60、熊虎之将熊虎:猛兽。比喻勇猛善战的将领。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