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将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将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将虾钓鳖喻占人便宜。宋·王君玉《杂纂续》:“寄槽养马,将虾钓鳖。”
2、豪末不掇,将成斧柯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逸周书 观周》:“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孔晁注:“此言防患在微也。”
3、神兵天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只见风尽随着宋军乱滚,半空中又是一声霹雳,无数神兵天将,杀将下来。”
4、猛将如云,谋臣似雨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况他那里雄兵十万,甲士千员,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5、将功赎罪将:用;拿;赎:抵尝;弥补。拿功劳来抵偿罪过。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1回:“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
6、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一将成功万骨枯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洪楝园《后南柯·甲阵》:“一将成功万骨枯,手提髑髅血模糊。”
8、大命将泛大命:国家的命运;泛:通“覂”,倾覆。形容国家即将覆灭。汉·贾谊《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9、兵微将寡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10、大厦将倾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11、天神天将神话中天神的兵将。指神奇的力量或所向无敌的军队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他们老远的瞧着,一定当是天神天将来了,不要说是打强盗,就是去打外国人,外国人从来没有见过,见了也是害怕的。”
12、将心比心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13、王侯将相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4、千夫所指,无疾将死指:指责。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迨于身无襦,妇无袴,千夫所指,无疾将死,穷败之念无时不萦于心。”
15、韩信将兵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16、大树将军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17、器满将覆见“器满则覆”。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不敢具宾主,若兵备则竟隅侍,鸾晏然受之。人谓其器满将覆矣。”
18、将信将疑将: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形容对事物的看法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19、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20、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21、残军败将战败后残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明 无名氏《开昭救忠》第二折:“看了我这些残军败将,你都杀了,倒也是个干净。”
22、败兵折将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23、过关斩将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汉末三国时,关云长独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护着两位皇嫂,直到古城与刘皇叔相会。”
24、将机就计利用机会施行计谋。元·朱凯《黄鹤楼》第三折:“我如今将机就计,着这渔翁推切鲙,走向前去,一剑刺了刘备。”
25、兵来将迎,水来土堰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26、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27、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28、将取固予见“将夺固与”。《大宋宣和遗事》后集:“李纲辈勤王之师四集,且为将取固予之谋,才得许割三镇诏书,且班师退去。”
29、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30、身将就木将:快要;就:趋,进;木;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礼义廉耻,直至身将就木,还遗命叫儿子薄殡殓,勿治丧,勿礼忏。”
31、哼哈二将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曾朴《孽海花》第32回:“曹梦兰三字,比四金刚还要响亮,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当时号称‘哼哈二将’。”
32、将勇兵雄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凭着俺人强马壮,将勇兵雄,觑刘玄德兵微将寡,一鼓而下,这一去必然平新野樊城。”
33、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北魏《元英墓志》:“出将入相,朝望攸居。”
34、剥极将复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35、将本图利将:拿;本:本钱;图:谋取;利:利润。利用本钱谋求利润。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可不道吃酒的望醉,放债的图例,也则是将本图利。”
36、将功折过同“将功折罪”。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既然他复杀了一阵,夺的人口牛羊马匹回来了,这等呵将功折过,饶了他项上一刀。”
37、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38、天兵神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北军追赶上来,正在万分危急,猛见宋寨中一道金光射来,把风砂冲散,那些天兵神将,都乱纷纷堕落阵前。”
39、日中将昃比喻事物盛极将衰。梁启超《新史学·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世界文明史之第五段,实惟阿利安族中罗马人与条顿人争长时代。而罗马人达于全盛,为日中将昃之形;条顿人气象方新,有火然泉达之观。”
40、干将莫邪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41、将伯之呼指求人帮助。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欲再至靖江,作将伯之呼。”
42、心病还将心药医心里的忧虑或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明·周楫《西湖二集·吹凤箫女诱东墙》:“真心病还将心药医也。”
43、常胜将军每战必胜的指挥官。《后汉书·藏宫传》:“常胜之家,难于虑敌。”
44、将无作有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不要你将无来作有,则要你依前来依后。”
45、将遇良才将:将领;良才:高才;本领高的人。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46、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47、使羊将狼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48、搴旗斩将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49、将勤补拙以勤奋弥补笨拙。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50、贲军之将贲:覆败。打了败仗的将领。西汉·戴圣《礼记·射仪》:“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
51、调兵遣将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52、物极将返见“物极则反”。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一》:“子亦知物极将返乎?天生物,命官理之,有所溃,有所郁。”
53、强兵猛将强兵:强大的军队;猛将:威猛的武将。指军队强大而有战斗力。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又没强兵猛将,如何收捕得这伙强人?”
54、临敌易将易:改变,变换。临到作战之前调换将领。《隋书·李德林传》:“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赵括以之败赵。”
55、计将安出计:计策;计谋;安:怎样。计谋将怎样制定呢?西汉 司马迁《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56、将李代桃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清·孔尚任《桃花扇·守楼》:“贞丽从良,香君守节,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马舅之威,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
57、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58、兵强将勇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59、登台拜将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同“登坛拜将”。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
60、搴旗虏将搴:拔取;虏:俘获。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宋·崔伯易《感山赋》:“乘间薄人,肝脑涂地,以搴旗虏将而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