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欲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欲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骋耆奔欲谓随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汉书·扬雄传上》:“若夫壮士慷慨,殊乡别趣,东西南北,骋耆奔欲。”
3、少私寡欲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庄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
4、禁情割欲制约感情和欲望。汉 王充《论衡 本性》:“长大之后,禁情割欲,勉励为善矣。”
5、适情任欲犹言任情纵欲。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序》:“爰逮战国,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以至破国亡身,不可胜数。”
6、贪欲无厌犹言贪得无厌。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夫高,故贱人也,无识于理,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求欲无穷,臣故曰殆。”
7、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考虑问题要变通灵活,行为则须端方不苟;胆量要大,心思要缜密。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8、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望:向远处看;眼:眼睛;欲:将要;穿:破。明 西湖居士《明月环 诘环》:“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覆小姐去也。”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哀哀欲绝悲痛得将要气绝;指异常悲痛。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11、权欲熏心权力的奢望迷住了心窍。
12、馋涎欲垂馋:嘴馋;涎:口水;欲:将要。馋得要往下滴口水。指人嘴馋,形容人眼红。宋·苏轼《将之湖州莘老》:“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13、欲盖而彰犹欲盖弥彰。《隋书·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传序》:“昔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知惧,抑使之求名不得,欲盖而彰者也。”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专欲:一个人的欲望,众人的债怒不可触犯,一人的欲望难于实现。指不能违背多数人的意愿。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15、欲谁归罪将要归罪于谁呢?
16、欲人勿闻,莫若勿言闻:听见。想要别人不听见,不如自己不说。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17、树欲静而风不宁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1卷:“王爵笑道:‘只怕树欲静而风不宁,便动动也不妨。’尼姑道:‘相公休得取笑!’”
18、导欲宣淫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
19、树欲静而风不息静:平静;息:平息。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皋鱼增感。”
20、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汉书 枚乘传》:“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晋书 苻坚载记上》:“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
21、专欲难成专欲:个人欲望。单凭个人意愿,事情难以办成。《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22、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23、树欲静而风不止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24、欲壑难填欲:欲望;壑:山沟;深谷。欲望好像沟壑一样;难以填满。指私欲太大;无法满足。《国语 晋语八》:“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啄,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
25、为所欲为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26、清心少欲谓保持心地清净,少生欲念。《魏书·张衮传》:“出行雍州刺史,清心少欲,吏民安之。”
27、欲得而甘心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28、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29、黑云压城城欲摧欲:将要;摧:摧毁。浓厚的乌云笼罩城头;象要把整个城压毁似的。比喻恶势力一时嚣张所造成的紧张局面。唐 李贺《歌诗集 卷一 雁门太守行》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0、飘然欲仙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宋·邓牧《伯牙琴·续补·自陶山游云门》:“奇诡万状,使人飘然欲仙,不知在人间世。”
31、克伐怨欲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春秋·鲁·孔丘《论语·宽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32、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欲:打算;固:通“姑”,姑且;与:给予。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33、欲言又止想说又停止;不说。常形容有难言的苦衷。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34、纵情遂欲纵;放纵。放纵心情,顺遂欲念。指不能自我约束汉·荀悦《汉纪·孝昭皇帝纪》:“亲用谗邪,放逐忠贤,纵情遂欲,不顾礼度。”
35、清简寡欲欲:欲望。保持心地清净,很少欲望。《晋书·张协传》:“转河间内史,在郡清简寡欲。”
36、震耳欲聋耳朵都要振聋了。形容很大;特别响。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37、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1卷:“自古道‘饱暖思淫欲’,王禄手头饶裕,又见财物易得,便思量淫荡起来。”
38、人欲横流指社会风气败坏,人们放纵情欲,不顾道德正义。宋 陆九渊《语录》上:“后世人主不知学,人欲横流,安知天位非人君所可得而私?”
39、马首欲东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40、几不欲生几:几乎;欲:想。几乎都不想活了。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41、吹网欲满对网吹气,欲使之满。比喻不可能。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佛印了元禅师》:“后世学者,渔猎文字语言,正如吹网欲满,非禺即狂。”
42、死欲速朽指人死了以后尸体腐朽得越快越好。人死入土为安。
43、骋嗜奔欲指随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北史 房彦谦传》:“逮叔世骄荒,曾无戒惧,肆于人上,骋嗜奔欲,不可具载,请略陈之。”
44、恬淡无欲心境清静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汉 王充《论衡 道虚》:“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欲,养精爱气。”
45、恬淡寡欲清静淡泊,很少欲望。指不追名遂利。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46、昏昏欲睡头脑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非常疲劳或精神不振作。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贾奉雉》:“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
47、愤不欲生悲愤或气愤行不愿再活下去了。形容极度气愤。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四·祭庐州殉难官绅士民文》:“余闻报淮上,悲愤不欲生。”
48、任所欲为任:听凭;所欲为:想要做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又多是土棍青皮,平时鱼肉乡愚,无恶不作,到这时候有了护符,更是任所欲为的了。”
49、摇摇欲坠摇摇:摇晃;动摇不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下来。摇摇晃晃;即将掉下来。形容很不稳定;就要掉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50、偿其大欲偿:达到,满足。欲:欲望。大欲:野心。指满足了他最大的欲望,或达到了他的野心。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日寇原欲在中国求偿其大欲,但中国的长期抵抗,将使日本帝国主义本身走上崩溃的道路。”
51、势欲熏心势:权势;欲:欲望;熏:侵袭。贪财权势的欲望迷住了心窍。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宝玉听到这里,觉得不甚入耳,因想黛玉从来不是这样人,怎么也这样势欲熏心起来?”
52、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作“尽所欲言”。清 方苞《游丰台记》:“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53、恣心纵欲见“恣情纵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
54、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55、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6、欲说还休休:停止。想说又停下来不说。宋·辛弃疾《丑奴儿》词:“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57、欲速则不达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8、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59、欲取姑予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60、七情六欲泛指人的情欲;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至求仙一事,无非远离红尘,断绝七情六欲,一意静修,自然可入仙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