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例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到如今你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
基础信息
拼音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注音一ㄡˇ 一ㄢˇ ㄅㄨˋ ㄕˊ ㄊㄞˋ ㄕㄢ
繁体有眼不識泰山
正音“识”,不能读作“shì”。
感情有眼不识泰山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辨形“泰”,不能写作“秦”。
辨析有眼不识泰山和“有眼无珠”;都含有“见识浅陋;不识人”的意思。但有眼不识泰山偏重在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著名人物;还可用来指责或嘲讽人。不作为骂人话;“有眼无珠”比喻对人或事物没有识别能力;不限于人;更不限于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可用作骂人话。
歇后语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
谜语看见岳父不搭腔
近义词视而不见、有眼无珠
英语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Taishan Mountain
日语眼(め)はあっても立派(りっぱ)な人物(じんぶつ)を知(し)らない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无拳无勇(意思解释)
- 如虎得翼(意思解释)
- 无知妄作(意思解释)
- 自在逍遥(意思解释)
- 仰观俯察(意思解释)
- 泾渭自分(意思解释)
- 走为上着(意思解释)
- 笼街喝道(意思解释)
- 千形万状(意思解释)
- 食不终味(意思解释)
- 磨厉以须(意思解释)
- 复蹈其辙(意思解释)
- 扇席温枕(意思解释)
- 十死九活(意思解释)
- 寻幽探胜(意思解释)
- 诛不避贵(意思解释)
- 背生芒刺(意思解释)
- 鼠撺狼奔(意思解释)
- 缺吃少穿(意思解释)
- 白鹤晾翅(意思解释)
- 轻言软语(意思解释)
- 出言无忌(意思解释)
- 耸入云霄(意思解释)
- 绸缪未雨(意思解释)
- 隆刑峻法(意思解释)
- 清风高节(意思解释)
- 长期打算(意思解释)
- 富比王侯(意思解释)
※ 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解释、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牢不可拔 | 牢:牢固。异常坚固,不能攻破。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
| 朱干玉戚 | 干:盾;戚:斧。朱红的盾牌、玉饰的斧头。原为古时礼器。后也作为仪仗之用。 |
| 金相玉映 | 同“金相玉质”。 |
| 巢倾卵覆 | 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以喻整体被毁,其中的个别也不可能幸存。 |
| 感今惟昔 | 见“感今怀昔”。 |
| 风流事过 | 指细小的过错。 |
| 千汇万状 | 种类纷繁,形态多样。 |
| 汹涌彭湃 | 波浪翻腾,互相撞击。亦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
| 语重心沉 | 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
|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 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
| 一走了之 | 谓不顾而去。 |
| 超然不群 | 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
| 千推万阻 | 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 |
| 寒门薄宦 | |
| 争短论长 | 犹争长竞短。 |
|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 行迈:走路;靡靡:行步迟缓;摇摇:心神不安。走路慢吞吞,心中摇荡荡。形容心情沉重惶惑。 |
| 以锥餐壶 | 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比喻达不到目的。 |
| 深山穷林 | 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
| 铁面鎗牙 | 比喻坚忍不拔,刻苦自励。 |
| 嫉贤傲士 | 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
| 大酒大肉 | 指菜肴丰盛,大吃大喝 |
| 误国殃民 | 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 |
| 穷山僻壤 | 比喻荒远偏僻贫穷之地。亦作“穷乡僻壤”、“穷村僻壤”、“穷陬僻壤”。 |
| 眠云卧石 | 比喻山居生活。 |
| 横拖竖曳 | 用暴力强拉硬拖。 |
| 菲衣恶食 | 菲:微,薄。简单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 麟角虎翅 | 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
| 盛衰兴废 | 盛:兴盛;衰:衰败;兴:兴旺;废:废弃。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