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武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例子:唐太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
基础信息
拼音wén zhì wǔ gōng
注音ㄨㄣˊ ㄓˋ ㄨˇ ㄍㄨㄥ
感情文治武功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用于用兵打仗。
辨形“功”,不能写作“工”。
近义词太平盛世、经国济世
反义词兵荒马乱、文恬武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负薪构堂(意思解释)
 - 万事皆休(意思解释)
 - 良质美手(意思解释)
 - 挢揉造作(意思解释)
 - 矜贫恤独(意思解释)
 - 陟遐自迩(意思解释)
 - 咬牙恨齿(意思解释)
 - 炙鸡絮酒(意思解释)
 - 一时千载(意思解释)
 - 残编裂简(意思解释)
 - 行军动众(意思解释)
 - 风寒暑湿(意思解释)
 - 原本穷末(意思解释)
 - 暮爨朝舂(意思解释)
 - 谊不容辞(意思解释)
 - 破巢馀卵(意思解释)
 - 犬牙相接(意思解释)
 - 玉楼赴召(意思解释)
 - 眉睫之利(意思解释)
 - 同文共规(意思解释)
 - 餔糟啜醨(意思解释)
 - 不足回旋(意思解释)
 - 鸾姿凤态(意思解释)
 - 忧盛危明(意思解释)
 - 恋酒贪色(意思解释)
 - 茅屋草舍(意思解释)
 - 餐风宿草(意思解释)
 - 班师回俯(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的意思解释、文治武功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风树之感 | 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 
| 百折不回 |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 含蓼问疾 |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 
| 捐残去杀 | 谓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 | 
| 靡靡之声 | 同“靡靡之音”。 | 
| 忠言逆耳 |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 
| 烈女不嫁二夫 | 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 
| 墙头马上 |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 
| 齐齐整整 | 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 | 
| 飞觞走斝 | 犹言飞觥献斝。 | 
| 天高地迥 | 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 
| 鱼书雁信 | 见“鱼书雁帖”。 | 
| 草率将事 | 见“草率从事”。 | 
| 黏黏糊糊 | 指两者关系暧昧不清或办事粘连。 | 
| 踟躇不前 | 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 
| 入幕宾 | 幕:帐幕;宾:客人。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 | 
| 不以一眚掩大德 | 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 
| 骈门连室 | 形容为数众多。 | 
| 彝伦攸斁 | 彝伦:伦常;攸:语助词;斁:败坏。伦常败坏。 | 
| 何足道哉 |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 
| 只争旦夕 | 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 
| 淫词亵语 | 亦作“淫词秽语”。淫荡猥亵的言词。 | 
| 袒裼裸裎 | 袒裼:露臂;祼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 
| 谦逊下士 | 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 强买强卖 | 强迫买或卖。 | 
| 未可厚非 | 不可过分指责。指虽有缺点但仍可原谅。 | 
| 刺股悬梁 | 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 
| 连鳌跨鲸 | 《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有五山浮于海,天帝令巨鳌十五轮流负山,山始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又《文选·扬雄〈羽猎赋〉》有游猎江河湖泽,“乘巨鳞,骑京(或作鲸)鱼”的记载。后以“连鳌跨鲸”表示超凡成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