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赴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文人早死的婉词。
出处: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例子:忽听见里面一片哭声沸腾起来,却把个文园病渴的司马相如,竟做了』的李长吉了。(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yù lóu fù zhào
注音ㄩˋ ㄌㄡˊ ㄈㄨˋ ㄓㄠˋ
繁体玉樓赴召
感情玉楼赴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死。
近义词地下修文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纵横决荡(意思解释)
- 誓山盟海(意思解释)
- 喜怒哀惧(意思解释)
- 顺时而动(意思解释)
- 雪耻报仇(意思解释)
- 峥嵘崔嵬(意思解释)
- 正大不阿(意思解释)
- 大肆铺张(意思解释)
- 罗钳吉网(意思解释)
- 言听行从(意思解释)
- 选士厉兵(意思解释)
- 国恨家仇(意思解释)
- 顺天恤民(意思解释)
- 鱼龙百变(意思解释)
- 高谈虚论(意思解释)
- 白恰青衫(意思解释)
- 脚踏硬地(意思解释)
- 众口纷纭(意思解释)
- 报怨雪耻(意思解释)
- 针芥之契(意思解释)
- 百计千方(意思解释)
- 倏来忽往(意思解释)
- 枉费工夫(意思解释)
- 追魂夺魄(意思解释)
- 短吁长叹(意思解释)
- 青眼相加(意思解释)
- 舟水之喻(意思解释)
- 神飞色动(意思解释)
※ 玉楼赴召的意思解释、玉楼赴召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丰标不凡 | 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 |
祖舜宗尧 | 祖:效法,沿袭。效法、遵循尧舜之道。 |
强本节用 | 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
差三错四 | 颠倒错乱。 |
虫沙猿鹤 | 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 |
高不辏,低不就 |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
酸咸苦辣 | 同“酸甜苦辣”。 |
杀身成仁 | 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
土阶茅屋 |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
被褐怀玉 |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
救焚投薪 | 焚:火灾;薪:柴草。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拾人牙慧 | 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渣滓。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
有眼不识泰山 |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
通南彻北 | 谓贯穿南北。 |
坏人坏事 |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
郁郁芊芊 | ①犹言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貌。②犹言郁郁葱葱。气盛貌。 |
愁云惨雾 | 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
团头聚面 | 形容非常亲密地相聚在一起。 |
称王称伯 | 王:君王;伯:通“霸”,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
出于无奈 | 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
金貂贳酒 | 见“金貂换酒”。 |
迁延稽留 | 犹言拖延滞留。 |
无昼无夜 | 不分日夜;日日夜夜。 |
束发封帛 | 《新唐书 列女传 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后以“束发封帛”指妇女忠贞不渝。 |
穷态极妍 | 妍:美丽。形容把各种美姿都表现出来。 |
但求无过 | 但:仅,只要;过:错误。只追求没有过错。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错。 |
飞刍挽粒 | 同“飞刍挽粟”。 |
敲冰戛玉 | 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