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玉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金闺玉堂指朝廷官宦。
2、金镶玉裹喻荣华的生活。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可又来,他自有雌雄一窠,受用着金镶玉裹,成就了富贵的姻缘,要穷人做什么。”
3、象箸玉杯象箸:象牙筷子;玉杯: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4、金玉之言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5、断手续玉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韩非子·用人》:“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德迫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祸。”
6、琼台玉宇琼:美玉;宇:屋檐,引申为楼房。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元·无名氏《登瀛洲》第四折:“遥望见宝殿珠楼,琼台玉宇见,凤翥鸾飞又,不比那龙蟠虎踞。”
7、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8、英英玉立仪态俊美的样子。《儒林外史》第十回:“适才会见令表叔,才知尊大人已谢宾客,使我不胜伤感。今见世兄如此英英玉立,可称嗣续有人,又要破涕为笑。”
9、金浆玉醴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10、兼葭倚玉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①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②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玉树”。
11、玉石同沉比喻善恶一齐受害。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12、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师傅所言,句句斩钉截铁,言言击玉敲金。”
13、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宋·秦观《满庭芳》词:“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14、玉振金声喻文章道德之盛。《梁书·徐勉传》:“网罗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回光,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余力。”
15、玉洁冰清像玉那样纯洁;似冰那样清明。形容人品高洁。也作“冰清玉洁”。唐 杨炯《李怀州墓志铭》:“金多木少,孔文举之天骨;玉洁冰清,华子全之神彩。”
16、珠沉玉没比喻女子殒没死亡。唐·秦贯《唐故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柑墓志铭》,“珠沉玉没兮,人谁靡份,桂殒兰凋兮,共泣摧香。”
17、抱玉握珠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语出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18、金声玉色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尚书大传》第四卷:“千七百七十三诸侯,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
19、玉骨冰姿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宋·辛弃疾《鹧鸪天·赋梅》:“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
20、紫玉成烟指少女逝世。
21、玉立亭亭玉立:比喻身长而美丽;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元·乔吉《七夕赠歌者》曲:“水洒不著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
22、珠零玉落比喻珍物残破毁坏。元·同恕《萱堂记》:“为铭为诗,赞能颂美,烂然卷轴……逮今盖七十年,珠零玉落,无复存者。”
23、龟玉毁椟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4、金口玉音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25、堆金积玉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宋 李之彦《东谷所见 贪欲》:“堆金积玉,来处要明。”
26、投瓜报玉投:投赠。指互赠礼品或对别人的深情厚谊予以酬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此乃投瓜报玉,施恩报恩,也不在话下。”
27、引玉之砖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28、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肴馔。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29、摧兰折玉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30、玉貌花容形容长得漂亮,如花似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闻得哭声,上前看时,虽然蓬头垢面,那玉貌花容,从来无两,如何不认得!”
31、弄玉吹箫弄玉:秦穆公之女。比喻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7回:“萧史教弄玉吹箫,为《来凤》之曲。”
32、琼林玉树琼:美玉。泛指精美华丽的陈设。唐 蒋防《霍小玉传》:“但觉一室之中,若琼林玉树,互相照曜,转盼精彩射人。”
33、玉润冰清像玉一样润泽,像冰一样清纯。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宋·曾巩《荔支》诗之二:“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
34、敲金击玉见“敲金击石”。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展嘲风咏月长才思,吐敲金击玉款言词。”
35、朱唇玉面指美女。隋·江总《杂曲》之三:“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
36、乱琼碎玉指雪花。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松)正在雪里,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
37、玉碎珠沉比喻美女的死亡。《再生缘》第29回:“若非奎璧生谋意,怎么得,玉碎珠沉一旦间。”
38、玉石俱摧犹玉石俱焚。《晋书·索綝传》:“孤恐霜威一震,玉石俱摧,又《慕容德载记》:“脱履机不发,必玉石俱摧。”
39、玉树盈阶盈:满。满台阶都是碧玉般的树。比喻子弟既多且多。清·张岱《孙忠烈公世乘序》:“五世后且玉树盈阶,方兴未艾。”
40、荆山之玉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41、玉宇琼楼①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宫殿。②形容覆雪的楼宇。宋·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词:“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明·何景明《嫦娥图》诗:“玉宇琼楼闭早秋,金蟾玉兔啼寒夜。”
42、窃玉偷香比喻引诱妇女。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虽不能勾窃玉偷香,且将这盻行云眼睛儿打当。”
43、咳珠唾玉比喻为文措辞优美。林学衡《新猛近稍习词章》诗:“俪白妃青从检点,咳珠唾玉定纷纶。”
44、衔玉贾石给人看的是玉,卖给人的却是石头,义同“挂羊头,卖狗肉”
45、玉卮无当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
46、珠沉玉碎比喻美女的死亡。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47、琪花玉树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元·杨维桢《梦游沧海歌》:“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48、不分玉石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49、玉成其事玉成:成全,内含客气的意思。成全那件事情。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大夫能玉成其事,请以白璧二双,黄金百镒为献。”
50、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51、衒玉自售《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明·徐复祚《投梭记·拒奸》:“王敦篡立,神人共愤,卑人岂无包胥之志,乃朝廷未尝见知,终难衒玉自售。”
52、香销玉沉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盆记》:“他怨悠悠香销玉沉,乱纷纷碎滴珠囊逬,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
53、怀珠抱玉见“怀珠韫玉”。《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54、碎玉零玑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燕谷老人《续孽海花》楔子:“当时汪柳门吴清卿等诸名士,时时自苏来常,诗酒流连,吟余醉后,碎玉零玑,文壁绮窗,墨痕狼藉。”
55、青蝇点玉喻白璧有微瑕。唐·牟融《寄永平友人》诗之二:“青蝇点玉原非病,沧海遗珠世所嗟。”
56、肌肉玉雪形容皮肤光滑白嫩,像玉石和白雪一般。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57、蟒袍玉带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指官服,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亦作“蟒衣玉带”。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3回:“帝从之,即命该部给蟒袍玉带,图书玺绶,诰命彩段。”
58、靡衣玉食美衣美食。宋·苏轼《六国论·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不可胜数。”
59、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金玉:珍宝;败絮:破烂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明 刘基《诚意伯集 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饮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60、戛玉鸣金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