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玉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玉石同碎犹玉石俱焚。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
2、仙姿玉貌形容女子姿态容貌都美。唐·郑《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禁袖皆仙姿。”《乐府诗集·宫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问。”
3、谈霏玉屑谈话时美好的言辞像玉的碎末纷纷洒落一样。形容言谈美妙,滔滔不绝。宋·欧阳澈《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诗:“谈霏玉屑惊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谣。”
4、金玉其表金玉:珍宝。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5、堆金叠玉形容财富极多。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6、缘鹄饰玉缘鹄:因某种机缘把鹄鸟做成羹,献给对方吃;饰玉:修饰玉鼎,造成美观的效果,让对方看了高兴。指因缘时会而登上高位。战国·楚·屈原《楚辞·天问》:“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7、冰壶玉尺冰壶:即冰心玉壶;玉尺:玉制的尺。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8、琼台玉阁琼:美玉。指神话故事中月宫亭台楼阁。形容华丽堂皇的建筑物。元·无名氏《长生会》第五折:“你看这椒壁宫墙,琼台玉阁,堪比天宫之处也。”
9、桂枝片玉“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省言。谓登科及第。唐·柳宗元《送苑论登第后归觐》诗序:“桂枝片玉,光生于家。”参见:“桂林一枝”。
10、香娇玉嫩形容美女的肌肤的娇嫩温香。代指美女。元·刘庭信《美色》:“恰便似落雁沉鱼,羞花闭月,香娇玉嫩。”
11、金相玉振同“金相玉质”。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辩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
12、亭亭玉立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13、玉石杂糅比喻好坏混杂。汉·王充《论衡·累害》:“公侯已下,玉石杂糅;贤士之行,善恶相苞。”
14、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唐 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15、玉石俱碎犹玉石俱焚。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16、玉卮无当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
17、玉碎珠沉比喻美女的死亡。《再生缘》第29回:“若非奎璧生谋意,怎么得,玉碎珠沉一旦间。”
18、玉碎香残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清 洪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拋雨断重泉墮。”
19、玉汝于成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宋·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20、敲金戛玉见“敲金击石”。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见头场七篇,敲金戛玉,句句皆盛世元音。”
21、韬光韫玉隐匿光采,韫藏宝玉。比喻隐藏才华,不露光芒。《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君商时度世,引己倍权,守静彻冗,韬光韫玉,以远悔咎。”
22、戛玉鸣金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23、软玉温香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场。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
24、飞珠溅玉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
25、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金乌:太阳;坠:落下;玉兔:月亮。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3回:“一路说,一路行,不多时,早已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26、精金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之一:“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27、玉石混淆比喻好坏混杂。晋·葛洪《抱朴子·百家》:“真伪颠倒,玉石混淆。”
28、玉润冰清像玉一样润泽,像冰一样清纯。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宋·曾巩《荔支》诗之二:“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
29、珠盘玉敦见“珠盘玉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骍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30、以玉抵乌见“以玉抵鹊”。北齐·刘昼《新论·辩施》:“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
31、戛玉敲冰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32、金口玉言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33、一言既出,金玉不移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34、金镶玉裹喻荣华的生活。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可又来,他自有雌雄一窠,受用着金镶玉裹,成就了富贵的姻缘,要穷人做什么。”
35、琼堆玉砌好象白玉堆砌而成。比喻白玉般的事物聚集一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时炀帝与萧后才转过后殿,早望见高台上琼堆玉砌,一片洁白,异香阵阵,扑面飘来。”
36、片笺片玉笺:精美的纸张。一片纸如同一片美玉。形容诗文秀美华丽。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李峤善文,作《少室记》,富赡华美,人谓片笺片玉。”
37、瑕不掩玉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四卷:“惜哉仲淹,寿不永乎,非不废是,瑕不掩玉。”
38、玉润珠圆润: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唐 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39、玉砌雕阑形容富丽的建筑物。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0、玉圭金臬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41、玉叶金柯柯:树枝。玉的叶子,金的枝干。比喻皇亲国戚以及出身高贵的人。唐·张景毓《大唐朝散大夫行润州句容县令岑君德政碑》:“主簿崔子诠,相门卿族,玉叶金柯,光彩可以射人。”
42、玉箫金管见“玉箫金管”。唐·李白《江上行》:“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宋·周邦彦《蓦山溪》词“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43、珠圆玉润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明 汪珂玉《珊瑚网 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44、软玉娇香软:柔和;玉、香:女子的代称。形容年轻女子身体洁白柔软,散发着温馨的青春气息。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李爱山<步步娇>》:“他猿乖,意马劣,都将软玉娇香,嫩枝柔叶。”
45、珠落玉盘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动听。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6、涎玉沫珠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溅的美丽景象。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
47、玉石同沉比喻善恶一齐受害。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48、仙姿玉质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洁。《白雪遗音·马头调·梅雪争艳》:“他两家仙姿玉质从无上,压倒群芳。”
49、玉石难分对美玉和石头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比喻好坏不分。唐·陆贽《招谕淮西将吏诏》:“兵戈既接,玉石难分。”
50、炊金爨玉炊:烧火做饭;爨:烧火做饭。用金玉做饭。比喻饮食珍贵,待客热情。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白饭青刍,待仆马之厚;炊金爨玉,谢款客之隆。”
51、倚玉偎香形容同女性亲热昵爱。宋·柳永《法曲献仙音》词:“念倚玉偎香,前事顿轻掷。”
52、玉不琢,不成器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3、珠玉之论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54、爨桂炊玉爨:炊。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宋 司马光《答刘蒙书》:“月俸不及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
55、玉食锦衣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魏书 常景传》:“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56、朱盘玉敦珠盘: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玉制的盛器。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周礼 天官 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
57、不吝金玉吝:吝惜。不吝惜宝贵美好的东西。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兄如不吝金玉,即求小小做一套,待小弟步韵和将去,便无差失了。”
58、珠沉玉没比喻女子殒没死亡。唐·秦贯《唐故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柑墓志铭》,“珠沉玉没兮,人谁靡份,桂殒兰凋兮,共泣摧香。”
59、玉漏犹滴指夜还未过去。玉漏:计时的漏壶。
60、金玉良言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