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玉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玉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偎香倚玉偎:紧贴;依:靠着。指玩弄妓女。元·徐琰《青楼十咏·初见》:“一笑情通,傍柳随花,偎香倚玉,弄月抟风。”
2、戛玉锵金见“戛玉敲金”。宋·王迈《祭海阳县尉林磻先生文》:“先生之学,涵古茹今;先生之文,戛玉锵金。”
3、雕阑玉砌形容富丽的建筑物。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老。”
4、玉山倾倒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陶起归寝,出门践菊晆,玉山倾倒,委衣于侧,即地化为菊,高如人。”
5、良金美玉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6、香销玉沉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盆记》:“他怨悠悠香销玉沉,乱纷纷碎滴珠囊逬,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
7、金科玉臬同“金科玉律”。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各种各料虽互相差异,却又互相调和,这便正符那条艺术底金科玉臬‘变异中之一律’了。”
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北齐书 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9、粉妆玉砌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也形容女子皮肤白嫩。《第一场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10、朱唇玉面指美女。隋·江总《杂曲》之三:“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
11、金镳玉络见“金镳玉辔”。《金史·隐逸传·赵质》:“臣僻性野逸,志在长林丰草,金镳玉络非所愿也。”
12、窃玉偷花窃玉:指唐朝杨贵妃偷窃宁王玉笛。比喻男女私通。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出:“你犯天条,窃玉偷花,不想落地狱,带锁披枷。”
13、玉清冰洁犹玉洁冰清。宋·高观国《花心动·梅意》词:“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
14、玉软花柔形容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清·洪昇《长生殿·惊变》:“我那妃子呵,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趱。”
15、珠玉在侧比喻有容貌、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侧:一旁;珠玉:珍珠美玉;借指仪态华贵的人。《晋书 卫玠传》:“玠风神秀异,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每见玠辄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16、玉楼金阁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建成的宫殿。形容宫殿楼阁富丽堂皇。明·无名氏《阴山破虏》第三折:“玉楼金阁号天庭,日月光辉显大明。”
17、珠沉玉碎比喻美女的死亡。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18、玉液金波比喻美酒。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
19、珠槃玉敦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周礼 天官 王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郑玄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20、食玉炊桂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21、堆金积玉形容聚敛的财富极多。宋 李之彦《东谷所见 贪欲》:“堆金积玉,来处要明。”
22、敲冰戛玉比喻乐声清润动听。宋·杨无咎《垂丝钓·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听敲冰戛玉,恨云怨雨,声声总在愁处。”
23、金精玉液旧指一种仙药。也指珍贵的饮料。《汉武帝外传》:“太上之药,有风实云子,金精玉液。”
24、浑金白玉见“浑金璞玉”。宋·戴埴《鼠璞·魏相许伯》:“士大夫出处,如浑金白玉,不可玷阙。”
25、铿金霏玉见“铿金戛玉”。清·钮琇《觚剩·樵隐》:“崔出《樵隐近咏》相示……黄不觉惊赏曰:‘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
26、浑金璞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南朝 梁元帝《为东宫荐石门侯启》:“点漆凝脂,事逾卫玠;浑金璞玉,才匹山涛。”
27、玉石混淆比喻好坏混杂。晋·葛洪《抱朴子·百家》:“真伪颠倒,玉石混淆。”
28、昆山片玉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29、字字珠玉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听的黄榜招贤,尽把所赠资金,引动朝贵,则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
30、玉树临风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树临风。”
31、朱盘玉敦珠盘: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玉制的盛器。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周礼 天官 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
32、碎玉零玑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燕谷老人《续孽海花》楔子:“当时汪柳门吴清卿等诸名士,时时自苏来常,诗酒流连,吟余醉后,碎玉零玑,文壁绮窗,墨痕狼藉。”
33、玉石杂糅比喻好坏混杂。汉·王充《论衡·累害》:“公侯已下,玉石杂糅;贤士之行,善恶相苞。”
34、鸣珂锵玉玉珂鸣响,佩玉铿锵。比喻显贵。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先兆》:“寻尚主,拜驸马都尉,鸣珂锵玉,出入禁挞,良田甲第,珍宝奇玩,豪华富贵,冠于一时。”
35、金波玉液比喻美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36、瑶林玉树见“瑶林琼树”。宋·向子湮《南歌子·郭小娘道装》词:“瑶林玉树出风尘,不是野花凡草,等闲春。”
37、随珠荆玉同“随珠和璧”。清·姚鼐《过程鱼门墓下作》诗:“随珠荆玉奇士,金匮名山见异书。”
38、怜香惜玉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元 贾仲名《金安寿》:“两下春心应自懂,怜香惜玉,颠鸾倒凤,人在锦胡同。”
39、玉碎香消比喻女子死亡。明 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40、金声玉色比喻人的坚贞品格和操守。《尚书大传》第四卷:“千七百七十三诸侯,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
41、精金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之一:“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42、金昭玉粹谓如金玉之明美。南朝·宋·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君彼东朝,金昭玉粹。”
43、玉石同碎犹玉石俱焚。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
44、朱槃玉敦珠槃:用珍珠装饰的盘子;玉敦:玉制的盛器。特指古代天子、诸侯歃血为盟时所用的礼器。《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槃玉敦。”
45、击玉敲金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师傅所言,句句斩钉截铁,言言击玉敲金。”
46、珠玉之论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47、玉石俱碎犹玉石俱焚。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
48、金口玉音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49、金玉良言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50、种玉蓝田种:栽种,培养;蓝田:今属陕西,以产玉著名。比喻长得其所。指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明·杨珽《龙膏记·错媾》:“从今后天长地远,还愿取,还愿取种玉蓝田。”
51、香消玉损见“香消玉碎”。清·缪艮《沈秀英传》:“秀英香消玉损,已返方诸。”
52、宋玉东墙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谓宋玉东邻有一女,姣好为楚国之冠,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
53、琼堆玉砌好象白玉堆砌而成。比喻白玉般的事物聚集一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时炀帝与萧后才转过后殿,早望见高台上琼堆玉砌,一片洁白,异香阵阵,扑面飘来。”
54、玉树芝兰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晋书 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55、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金乌:太阳;坠:落下;玉兔:月亮。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3回:“一路说,一路行,不多时,早已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56、珠辉玉丽珠生辉,玉瑰丽。比喻佳丽的肌肤之美。清·洪昇《长生殿·窥浴》:“妃子,只见尔款解云衣,早现出珠辉玉丽。”
57、惜玉怜香比喻对女子体贴爱护。元 张可久《普天乐 收心》曲:“关心三月春,开口千金笑,惜玉怜香何时了。”
58、缀玉联珠缀:连接。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唐·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59、玉石相揉比喻好坏混杂。《孔丛子·对魏王》:“驽骥同辕,伯乐为之咨嗟;玉石相揉,和氏为之叹息。”
60、玉圭金臬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