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志达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出处: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例子: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自儒者出,而求志达道之学兴矣。”
基础信息
拼音qiú zhì dá dào
注音ㄑ一ㄡˊ ㄓˋ ㄉㄚˊ ㄉㄠˋ
繁体裘志達道
感情求志达道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儒家思想。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掇青拾紫(意思解释)
 - 砥砺名号(意思解释)
 - 福孙荫子(意思解释)
 - 歧路徘徊(意思解释)
 - 死而不僵(意思解释)
 - 千难万难(意思解释)
 - 毫不讳言(意思解释)
 - 浓桃艳李(意思解释)
 - 咫尺之书(意思解释)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意思解释)
 - 大吃大喝(意思解释)
 -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意思解释)
 - 才华横溢(意思解释)
 - 蛇盘鬼附(意思解释)
 - 飞苍走黄(意思解释)
 -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意思解释)
 - 真相毕露(意思解释)
 - 东风吹马耳(意思解释)
 - 王后卢前(意思解释)
 - 直朴无华(意思解释)
 - 国步艰难(意思解释)
 - 犀舟径楫(意思解释)
 - 泄露天机(意思解释)
 - 谷马砺兵(意思解释)
 - 排山倒峡(意思解释)
 - 利出一孔(意思解释)
 - 潘文乐旨(意思解释)
 - 殷鉴不远(意思解释)
 
※ 求志达道的意思解释、求志达道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渭阳之思 | 渭:渭河;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指甥舅的思念与怀旧之情。 | 
| 诚心敬意 | 诚:真心实意。形容对人十分真诚有礼貌。 | 
| 守正不桡 | 见“守正不挠”。 | 
| 置诸度外 | 置:放;度:打算。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放在心上。 | 
| 辇毂之下 | 辇毂:帝王的车驾。比喻帝王管辖下的京城。 | 
| 抱头大哭 | 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 | 
| 步态蹒跚 | 走路摇摆、缓慢的姿态 | 
| 死乞百赖 | 见“死乞白赖”。 | 
| 招门纳婿 | 招门:招进门。旧时男子家贫,女家无子,招以为婿。 | 
| 何至于此 | 怎么会到这样的境地。指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 | 
| 舍近务远 |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 
| 三好两歹 | 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 
| 顺水顺风 | 比喻运气好,做事顺利,没有阻碍。 | 
| 坐客无毡 | 毡:兽毛毡子。客人来人没有毡子可坐。形容清贫的生活。 | 
| 上了贼船 | 比喻已入歧途,难以抽身。 | 
| 文采风流 | ①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②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 
| 掩耳而走 | 掩:遮盖。捂着耳朵走开。指不愿听别人的话 | 
| 澡垢索疵 | 犹言吹毛求疵。谓刻意寻人过错。 | 
| 车尘马足 | 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 
| 睹物怀人 | 睹:看见;怀:想念。看见死去或离去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形容深切的怀念。 | 
| 豪横跋扈 | 跋扈:专横暴戾。横行凶暴,为非作歹,专横暴虐。 | 
| 死求百赖 | 见“死乞白赖”。 | 
| 审己度人 | 审:审查。度:估量。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 | 
| 陈蔡之厄 | 陈蔡:春秋时期的陈国和蔡国;厄:灾难。形容旅途中被生活所困。 | 
| 镕今铸古 | 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 粗有眉目 | 粗:大略;眉目:比喻头绪。刚刚有点头绪。 | 
| 素衣化缁 | 缁:黑衣。因灰尘污染,白衣变成了黑衣。形容灰尘极多。 | 
| 渔海樵山 | 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