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之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欲徒手奉咫尺之书,自托于执事,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何从而信之哉?”
例子:闻得钱騕智勇足备,明公若驰咫尺之书,厚具礼币,只说越州贼寇未平,向董昌借钱騕来此征剿。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一卷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chǐ zhī shū
注音ㄓˇ ㄔˇ ㄓ ㄕㄨ
繁体咫尺之書
感情咫尺之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书信。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各安本业(意思解释)
- 痴思妄想(意思解释)
- 尸禄素食(意思解释)
- 惊心眩目(意思解释)
- 翻风滚雨(意思解释)
- 错落参差(意思解释)
- 功成骨枯(意思解释)
- 无业游民(意思解释)
- 千村万落(意思解释)
- 荒烟野蔓(意思解释)
- 授柄于人(意思解释)
- 蹙国丧师(意思解释)
- 铜壶刻漏(意思解释)
- 拯危扶溺(意思解释)
- 宅心知训(意思解释)
- 根浅门微(意思解释)
- 运乖时蹇(意思解释)
- 惊心丧魄(意思解释)
- 至公无我(意思解释)
- 重楼飞阁(意思解释)
- 鳏寡孤茕(意思解释)
- 盛筵必散(意思解释)
- 披毛带角(意思解释)
- 设官分职(意思解释)
- 输财助边(意思解释)
- 负任蒙劳(意思解释)
- 瞠然自失(意思解释)
- 鸿均之世(意思解释)
※ 咫尺之书的意思解释、咫尺之书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瞒天讨价 | 瞒天:漫天,指无限度;讨价:指卖东西的人要价钱。没有限度的要高价。 |
梨眉艾发 | 眉发俱白。形容年高。 |
有识之士 | 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
镜里观花 | 镜子里头看花。指虽看得见,却得不到或摸不着。 |
藏巧于拙 | 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
尸位素餐 | 尸位: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不做事而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 |
文章憎命 | 憎:厌恶。文章厌恶命运好的人。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
七零八乱 | 形容非常零乱不堪。 |
风清弊绝 | 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形于颜色 | 色:神色。内心的活动表露脸色上面。 |
冒牌货 | 伪造或假造的某些东西。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
打马虎眼 |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
抟沙弄汞 | 抟: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汞:水银。比喻白费力气、无法管束 |
肥遯鸣高 | 退隐避世,自鸣清高。 |
身家性命 | 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
火妻灰子 | 焚妻灭子。指毁弃家室。 |
可泣可歌 | 见“可歌可泣”。 |
桂玉之地 | 指京师。 |
贸首之雠 | 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贸,通“牟”。 |
铁板歌喉 | 形容豪迈的演唱。 |
秋色平分 |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
衣冠齐楚 | 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
风移俗变 |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一碗水往平处端 | |
敖世轻物 | 敖,通“傲”。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于俗。” |
有要没紧 | 一幅要紧不要紧的样子。指不紧张,不着急。 |
灯台不自照 | 照:光线射到。比喻人难明自己的短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