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隐居求志隐居求志的意思
yǐnqiúzhì

隐居求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例子:宋·刘克庄《哨遍》:“是他隐居求志。是要明主媒当世。”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jū qiú zhì

注音一ㄣˇ ㄐㄨ ㄑ一ㄡˊ ㄓˋ

繁体隱居裘志

感情隐居求志是贬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隐居求志的意思解释、隐居求志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使料所及 料:料想,估计;及:到。当初已经料想到的。
莺猜燕妒 比喻遭人猜忌。
坐享其功 见“坐享其成”。
斋心涤虑 净洁身心,清除杂念。
功名蹭蹬 功名:指科举考中做官;蹭蹬:失势难进的样子。指应试屡遭挫折。
冲锋陷坚 犹言冲锋陷阵。
借景生情 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单忧极瘁 谓极尽忧虑辛劳之苦。单,通“殚”。
播穅眯目 散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被外物蒙蔽而迷失方向。
鹤立企伫 企:企望;伫:伫立。像仙鹤直立、伸长脖颈盼望。
神情不属 犹言心不在焉。
咬文啮字 见“咬文嚼字”。
杯水舆薪 见“杯水车薪”。
逾墙窥蠙 见“逾墙钻穴”。
嵚崎磊落 亦作“嵚崎历落”。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识微见几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认识和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悬狟素飡 语本《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因以“悬狟素飡”喻无功受禄。
横针竖线 指缝纫之事。
相逢恨晚 见“相见恨晚”。
朱楼翠阁 朱:红色;翠:绿色。形容楼阁漆红饰绿,建筑豪华富丽。
功均天地 均:同。功绩与天地等同。形容功劳极大。
分朋引类 分成派别,招引同类。
斜头歪脑 喻相貌不周正。
佛口圣心 形容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赐茅授土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盘石之固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却行求前 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后因以“却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
众啄同音 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