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山无名,事故不成’。”
例子: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称王》:“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当顺民心。”
基础信息
拼音shùn dé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注音ㄕㄨㄣˋ ㄉㄜˊ ㄓㄜˇ ㄔㄤ,ㄋ一ˋ ㄉㄜˊ ㄓㄜˇ ㄨㄤˊ
繁体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感情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等。
近义词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魂不著体(意思解释)
- 凤舞龙蟠(意思解释)
- 对景挂画(意思解释)
- 迷花眼笑(意思解释)
- 禾头生耳(意思解释)
- 面红脖子粗(意思解释)
- 一口同音(意思解释)
- 霞裙月帔(意思解释)
- 千万买邻(意思解释)
- 地覆天翻(意思解释)
- 割据一方(意思解释)
- 疑似之间(意思解释)
- 轻动干戈(意思解释)
- 矜己自饰(意思解释)
- 强识博闻(意思解释)
- 公冶非罪(意思解释)
- 面从腹诽(意思解释)
- 重足屏息(意思解释)
- 析圭儋爵(意思解释)
- 析肝沥悃(意思解释)
- 卒岁穷年(意思解释)
- 装疯卖俏(意思解释)
- 栎樗之材(意思解释)
- 怪形怪状(意思解释)
- 弹筋估两(意思解释)
- 有形可检,有数可推(意思解释)
- 遗训馀风(意思解释)
- 粮尽援绝(意思解释)
※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的意思解释、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曾母投杼 | 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
| 粲花之论 | 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
| 底死谩生 | 底:通“抵”。竭尽全力,想尽办法。 |
| 沦肌浃髓 | 沦:深入;浃:通彻。透入肌肉和骨髓。比喻感受深刻。 |
| 兔死凫举 |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
| 骈肩接迹 | 同“骈肩累迹”。 |
| 鸮鸣鼠暴 | 鸮鸟鸣叫,老鼠肆暴。比喻恶人气焰嚣张。 |
| 潦原浸天 | 淹没天地。 |
| 朋心合力 | 朋: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 轻松愉快 | 指人的心情很放松、欢欣快乐。 |
| 锣齐鼓不齐 | 比喻人到不齐或条件不具备。 |
| 得胜头回 | 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 |
| 四纷五落 | 见“四分五落”。 |
| 月没参横 | 见“月落参横”。 |
| 日干夕惕 | 干干,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日干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语出《易·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 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
| 狼奔鼠偷 | 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
| 树倒猢孙散 | 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
| 狂朋怪侣 | 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 |
| 操纵如意 | 操纵:控制;如意:如愿。形容十分自如地进行控制支配。 |
| 不败之地 | 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
| 旦暮入地 | 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
| 慌慌忙忙 | 指手忙脚乱、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 应天从人 | 应:顺,顺应。上顺天命,下适应民意。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亦作“应天从民”、“应天从物”。 |
| 乐乐醄醄 | 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
| 软硬兼施 | 同时涉及或具有几个方面。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兼施:同时施展。 |
| 摧眉折腰 | 低眉弯腰。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
| 蹑蹻担簦 | 同“蹑蹻檐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