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而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看就明白。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又说了一回话,大约言语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例子: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而且一望而知情商也没用,因为客堂里都搭起床铺。”
基础信息
拼音yī wàng ér zhī
注音一 ㄨㄤˋ ㄦˊ ㄓ
繁体一朢而知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感情一望而知是褒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而”,不能写作“尔”。
谜语十五揭晓
近义词一目了然、洞若观火、一览无遗
反义词隐隐约约、模棱两可、雾里看花
英语see with half an ey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铲迹销声(意思解释)
- 一锅煮(意思解释)
- 雷奔云谲(意思解释)
- 大可不必(意思解释)
- 奋臂一呼(意思解释)
- 大有可观(意思解释)
- 缩头缩颈(意思解释)
- 独出机杼(意思解释)
- 计日指期(意思解释)
- 犀燃烛照(意思解释)
- 不尴不尬(意思解释)
- 安常习故(意思解释)
- 尔为尔,我为我(意思解释)
- 环肥燕瘦(意思解释)
- 刀枪不入(意思解释)
- 自找麻烦(意思解释)
- 毫厘不爽(意思解释)
- 以进为退(意思解释)
- 贫困潦倒(意思解释)
- 矢尽兵穷(意思解释)
- 因陋守旧(意思解释)
- 披麻戴孝(意思解释)
- 无庸讳言(意思解释)
- 死生未卜(意思解释)
- 虹霓吐颖(意思解释)
- 不顾前后(意思解释)
- 折桂攀蟾(意思解释)
- 黄旗紫盖(意思解释)
※ 一望而知的意思解释、一望而知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交相辉映 | 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 |
| 不宾之士 | 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 |
| 不绝如缕 |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
| 桑土之防 | 喻防患于未然。 |
| 以人为鉴 | 《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后以“以人为鉴”谓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
| 濯足濯缨 | 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
| 眉来语去 | 用眉目传情,用话语暗示。形容用眉眼传情。多指男女间不正当地勾搭。 |
| 敬事不暇 | 敬:恭敬。事:侍奉,为他人效劳。暇:空闲。恭敬地为他人奔走效劳,忙得没有闲暇之时。 |
| 出头之日 | 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
| 知书知礼 | 有才学,懂礼仪。 |
| 嗟悔无及 | 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
| 三夫成市虎 |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
| 把饭叫饥 | 比喻多此一举。 |
| 惭愧无地 | 羞惭愧悔,无地自容。形容非常惭愧。 |
| 拗曲作直 | 故意将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是非颠倒。 |
| 擿伏发隐 | 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
| 情见乎言 | 同“情见乎辞”。 |
| 天下为家 | 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 |
| 屏气吞声 | 犹言忍气吞声。 |
| 庖凤烹龙 | 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
| 白兔赤乌 |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
| 八音迭奏 |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 |
| 掉三寸舌 | 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
| 肘腋之患 | 肘腋:胳膊肘儿和夹肢窝。比喻极接近的地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 |
| 迎奸卖俏 | 指卖弄姿色,诱人偷情。 |
| 雾散云披 | 喻变化之快。 |
| 一步一计 | 指人善于使用计谋,诡计多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