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自知而不自见自知而不自见的意思
zhīérjiàn

自知而不自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见:自我显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经》:“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基础信息

拼音zì zhī ér bù zì jiàn

注音ㄗˋ ㄓ ㄦˊ ㄅㄨˋ ㄗˋ ㄐ一ㄢˋ

感情自知而不自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自知而不自见的意思解释、自知而不自见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明目张胆 张胆:放大胆量。原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公开放肆。
博识多通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蛇口蜂针 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敌国通舟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迅雷不及掩耳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丁公凿井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借花献佛 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措手不迭 措手:着手处理;不迭:一下子。指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敏捷。
开后门 比喻利用职权给予他人某些不应有的方便和利益。
宁缺毋滥 宁:宁可;缺:缺少;毋:通“勿”;不要;滥:过多。宁可空缺一些;也决不降低要求。也作“宁缺勿滥”。
改弦易辙 易:更换;辙;车轮压过的痕迹。琴换了弦;车子换了路。比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等。
垂涎三尺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乐善好施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恩威并用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刻木为吏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胆大心细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唱对台戏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一无是处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美中不足 美:好;不足:不够;缺欠。总的方面虽然很好;但局部不够完善、理想的地方。
水木清华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见危授命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谢天谢地 迷信说法;天地神灵主宰着人的一切活动。因此;办事顺利应感谢天地的保佑。后广泛用来表示顺利达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难时的庆幸或满意的心情。
不可思议 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斗酒只鸡 一斗酒一只鸡,指简便酒食。以鸡和酒祭奠亡友。
亡国之音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草木皆兵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