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语出《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2、耳闻不如目见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汉 刘向《说苑 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3、金针见血犹言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简短,切中要害。明·刘宗周《书高先生帖后》:“往岁尝遗余书曰:‘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针见血语。”
4、开心见胆见“开心见诚”。沙汀《困兽记》:“由于眼前田畴对于孟瑜表示出来的爱情,尤其是他那种开心见胆的热忱。”
5、显而易见显:明显。很明显;极容易看清。宋 王安石《洪范传》:“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难知,莫若质诸天物之显而易见,且可以为戒也。”
6、见小闇大谓小事清楚,大事糊涂。
7、见可而进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8、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跪于门外。”
9、见怪非怪,其怪自害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明·无名氏《白兔记·牧牛》:“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10、听而无闻,视而无见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鹖冠子·度万八》:“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中绝人和,治渐终始,故听而无闻,视而无见,白昼而暗,有义而失谥。”
11、区闻陬见见闻不广,学识浅陋。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后学小生,区闻陬见,不得而妄议已。”
12、见善必迁迁:去恶从善。遇到好事,一定去做。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以陛下天姿英圣,傥加之见善必迁,是将化蓄怨衔恩,反过差为至当。”
13、兴师见罪兴师:起兵。发动军队,声讨罪过。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今有沛公无礼,他先入关中,封秦府库,改秦苛法,某欲兴师见罪。”
14、疑神见鬼形容非常多疑。同“疑神疑鬼”。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少见多怪,一点点儿眉毛大的事儿,就疑神见鬼似地!”
15、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结交警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16、层见叠出层:重复;迭: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出现。比喻事物很多。《文献通考 经籍五二》:“于是缘业之说,因果之说,六根、六尘、四大、十二缘生之说,层见叠出,宏远微妙。”
17、见鞍思马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休喳,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
18、单见浅闻见识短浅。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四:“其末年所以为天下后世虑者,未易为单见浅闻者道也。”
19、见贤不隐贤:道德高尚的人;隐:隐藏。看见道德高尚的人不去埋没。西汉·桓宽《盐铁论·刺权》:“见贤不隐,食禄不专,此公叔之所以为文,魏成子所以为贤也。”
20、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十六回:“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
21、情见力屈情:真实情况;见:通“现”,暴露。指在军事上情况暴露而又处在劣势的地位。《汉书 韩信传》:“今足下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情见力屈,欲战不拔,旷日持久,粮食单竭。”
22、见马克思死的委婉语。李栋《心心相印》:“我比老弟痴长五岁,河北沧州人氏,父亲一九六七年被‘造反派’赶去见马克思了;不久,母亲也悲伤过度,哀哀而逝。”
23、见雀张罗比喻设圈套诱骗。《红梨记·踏月》:“则怕他指山卖磨,见雀张罗,满口儿如蜜钵,心如逝波。”
24、见钱眼开见到钱财就眉开眼笑。清 李渔《比目鱼 挥金》:“自古道见钱眼开,我兑下一千两银子,与他说话的时节,就拿来摆在面前,他见了自然动火。”
25、一己之见指一个人的意见。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近时曾公端伯亦编皇宋百家诗选,去取任一己之见。”
26、寡闻少见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
27、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28、洞见症结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四》:“(香畹首肯曰)斯言洞见症结矣。”
29、不见天日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30、见弹求鸮炙鸮:鸟名,猫头鹰。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31、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当:对着。和阎王比较好打交道,与阎王手下的小鬼很难沟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32、云开见日指拨开云雾;现出太阳。比喻送走黑暗重见光明。又比喻疑团解开;心情舒畅。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文益禅师》:“云开见日时如何?”
33、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34、白昼见鬼泛指虚妄荒诞、不可能出现的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龙香嘻的一笑道:‘白日见鬼!枉着人急了这许多时。’”
35、即小见大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鲁迅《热风·即小见大》:“即小见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长久不解的事来。”
36、浅见寡识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今辄条数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浅见寡识。”
37、传闻不如亲见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后汉书 马援传》:“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影)不如察形。”
38、喜见乐闻闻:听。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茅盾《夜读偶记》:“就其形式来说是群众性的(为人民大众所喜见乐闻的)。”
39、排沙见金见“排沙简金”。清·项穆《书法雅言·资学·附评》:“观其纤浓诡厉之态,犹排沙见金耳。”
40、开口见心说话直爽,没有隐曲。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9卷:“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
41、层见错出一件件交错出现.。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42、真知灼见真:真实;真知:正确的认识;灼:明白透彻;见:见解。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43、灼见真知同“真知灼见”。正确透彻的见解。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平素具有灼见真知,临时乃能因材器使。”
44、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45、时隐时见隐:隐没。见:同“现”;出现。有时隐没,有时出现。远处事物忽明忽暗。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5卷:“其间林木荟蔚,云烟掩映,高楼曲榭,时隐时见,使画工极思不可图。”
46、见风使舵看风向掌舵。比喻随机应变看形势办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别事见风使帆,再作道理。”
47、察见渊鱼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史记·吴王濞列传》:“且夫‘察见渊鱼,不祥’。”
48、见幾而作幾:通“机”,时机;作:行动。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周易 系辞下》:“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
49、榆枋之见榆枋,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庄子 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蜩与学鸠笑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0、大有见地很有见解。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3回:“这等人如何能够相与,怪不得帝君要召回令师兄,正是大有见地。”
51、见善若惊善:善良,美好;惊:震动。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忠果正直,心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如仇。”
52、洞见底蕴洞:深入,透彻;底蕴:事物的内容。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内容和内情。宋·刘克庄《待制徐侍郎神道碑》:“拘摧检核,洞见底蕴,不胜钦叹。”
53、捉奸见双,捉贼见赃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54、患难见知己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他们说,患难见知己,烈火炼真金。”
55、见兔放鹰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56、闲见层出先后一再出现。
57、情见势竭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指真情败露,声势衰竭。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彧传》:“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58、肤见谫识浅陋的见识。明 李东阳《〈琼台吟稿〉序》;“彼肤见谫识,管窥蠡测,岂复能尽其妙哉?”
5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毛泽东《矛盾论 矛盾的特殊性》:“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
60、拨云雾见青天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