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害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例子:子美诗,备诸家体,非必率合程度,侃侃者然也。是篇落句处凡五杜鹃岂可以文害辞、辞害意耶?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二》
基础信息
拼音yǐ wén hài cí
注音一ˇ ㄨㄣˊ ㄏㄞˋ ㄘˊ
繁体以文害辭
感情以文害辞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钟鼎山林(意思解释)
- 飞粮挽秣(意思解释)
- 抟心揖志(意思解释)
- 心辣手狠(意思解释)
- 只鳞片甲(意思解释)
- 睁只眼,闭只眼(意思解释)
- 闷闷不悦(意思解释)
- 另起炉灶(意思解释)
- 荆山之玉(意思解释)
- 妍姿妖艳(意思解释)
- 极本穷源(意思解释)
- 打蛇打七寸(意思解释)
- 此动彼应(意思解释)
- 一反其道(意思解释)
- 枝节横生(意思解释)
- 肤受之言(意思解释)
- 弄兵潢池(意思解释)
- 慨然领诺(意思解释)
- 计上心头(意思解释)
- 谋夫孔多(意思解释)
- 更长梦短(意思解释)
- 降格以求(意思解释)
- 葫芦依样(意思解释)
- 尺幅千里(意思解释)
- 操刀伤锦(意思解释)
- 胸怀坦白(意思解释)
- 儒雅风流(意思解释)
- 以暴易暴(意思解释)
※ 以文害辞的意思解释、以文害辞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顺水放船 | 比喻顺应当时的情势,采取相应的行动。 |
上好下甚 | 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
分劳赴功 | 分担劳苦,尽职建功。 |
生张熟魏 | 张、魏:都是姓,这里泛指人。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
出文入武 | 谓文武兼备。 |
行思坐想 | 谓不停地思考。 |
邈处欿视 | 谓处世淡泊,视事谦逊。 |
杞天之虑 | 同“杞人忧天”。亦省作“杞虑”。 |
漫地漫天 | 漫:满。充满天地之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
各有利弊 | 各:各自;弊:害处。指事物的作用有好处也有坏处。 |
破壳而出 | 带壳的动植物冲破其外壳而生长。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顽强。 |
行比伯夷 | 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拟。形容品德高洁。 |
彰明较着 | 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 |
浊酒一杯 | 浊:浑浊。指酒质差而且有限,聊以自娱或排遣。 |
雨霾风障 | 指狂恶的风雨。 |
潜移默夺 | 谓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 |
薄今厚古 | 薄:轻视,鄙薄;厚:优待,重视。重视古代,轻视现代。 |
鹭序鹓行 | 见“鹭序鸳行”。 |
互不相容 | 互相不能容纳对方。指高职位官员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行使职权时彼此不一致。 |
想方设计 | 设:筹划。多方思索和筹划解决的办法。 |
穷思竭想 |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
窥觎非望 | 窥觎:窥伺可乘之隙;非望:非分之想。指伺隙谋夺帝位。 |
得马生灾 | 《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马生灾”谓因福而得祸。 |
视下如伤 | 见“视民如伤”。 |
揭人之短 | 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公之于众。 |
不管一二 | 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 |
寻行逐队 | 犹言成群结队。形容众多的人依次成行成队。 |
浮声切响 | 浮声:平声;切响:仄声。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