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己及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恕:宽恕;物:指人。宽恕自己,推及别人。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一·王泽流,人心感》:“夫恕己及物者无他,以心度心,以身观身,推其所为以及天下者也。”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jǐ jí wù
注音ㄕㄨˋ ㄐ一ˇ ㄐ一ˊ ㄨˋ
感情恕己及物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宽恕别人。
近义词恕己及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借古讽今(意思解释)
 - 悬驼就石(意思解释)
 - 临难不慑(意思解释)
 - 莫敢谁何(意思解释)
 - 乘敌之隙(意思解释)
 - 乳水交融(意思解释)
 - 放诸四夷(意思解释)
 - 搢绅之士(意思解释)
 - 套言不陈(意思解释)
 - 初发芙蓉(意思解释)
 - 挑毛剔刺(意思解释)
 - 声威大震(意思解释)
 - 目瞪心骇(意思解释)
 - 一成不易(意思解释)
 - 兴云吐雾(意思解释)
 - 日远日疏,日亲日近(意思解释)
 - 欣然自喜(意思解释)
 - 撒诈捣虚(意思解释)
 - 出幽升高(意思解释)
 - 言行计从(意思解释)
 - 遁天妄行(意思解释)
 - 片言九鼎(意思解释)
 - 俯拾地芥(意思解释)
 -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意思解释)
 - 乌之雌雄(意思解释)
 - 炙冰使燥(意思解释)
 - 花嫣柳媚(意思解释)
 - 生擒活拿(意思解释)
 
※ 恕己及物的意思解释、恕己及物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屯毛不辨 | 《汉书·沟洫志》“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唐颜师古注:“而隋室分析州县,误以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 
| 再衰三竭 | 竭:尽了。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士气已经低落;无法再振作。 | 
| 春风野火 | 比喻迅猛之势。 | 
| 属纩之际 | 属纩:将新棉花放在濒临死亡之人的鼻孔前,以验证他是否断气。指人疾病临危,弥留之时。 | 
| 拾遗补阙 |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 
| 班师得胜 | 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 
| 鉥心刳形 | 鉥:长针,刺;刳:剖挖。刺伤心肺,剖挖形体。指呕心沥血 | 
| 神机妙用 | 机:心思;术:手段,策略。灵巧的心思,奇妙的谋划。形容计谋高明。 | 
| 随寓随安 | 犹言随遇而安。 | 
| 功就名成 | 功:功业。就:达到。指成就了功业,也有了名声。 | 
| 龙拿虎跳 | 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 
| 运筹借箸 | 同“运箸”。 | 
| 有始有卒 | 谓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 
| 独弦哀歌 | 弦:琴弦。指独自弹奏弦乐器,哀声歌唱。 | 
| 虚谈高论 | 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 
| 谨始虑终 | 谓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 | 
| 赤口白舌 |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 
| 司农仰屋 | 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 
| 泽被后世 | 泽:恩泽,恩惠。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 
| 囿于见闻 | 拘泥于所见所闻。 | 
| 标新取异 | 标:检举;异:特别的。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有创见 | 
| 簪缨世胄 | 指世代做官的人家.。 | 
| 贫无担石 | 担:古代重量单位,1担=100市斤;石:容量单位:1石=10斗。家里穷得连一担的粮食也没有。形容没什么储备。 | 
| 枉口诳舌 | 见“枉口拔舌”。 | 
| 千年万载 | 形容久远的年代。 | 
| 声名赫奕 | 赫奕: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声显赫。 | 
| 音耗不绝 | 音耗:消息。消息和书信不断。指保持联系。 | 
| 蝇头微利 | 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