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及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及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言不及私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2、及时行乐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3、由表及里表:表面;里:内里;本质。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指分析事物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
4、爱屋及乌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尚书大传 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孔丛子 连丛子下》:“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厫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
5、及第成名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6、鞭长莫及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达不到。清 昭槤《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7、防不及防防:防备。指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7回:“可见小人之伺君子,每于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
8、及锋而试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9、鞭长不及鞭:马鞭子;及:够得上。马鞭子虽长,也打不到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楚国和秦国的仇恨最深,秦国的势力也有点鞭长不及,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一定从那儿开头。”
10、嗟悔无及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尚书·盘庚上》:“汝悔身何及。”
11、推己及人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宋 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12、驷不及舌一句话说出口,驷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13、望尘靡及见“望尘莫及”。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如厮隶之于贵官,负弩前驱望尘靡及耳。”
14、罚弗及嗣罚:惩罚,处罚;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尚书·大禹谟》:“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
15、由此及彼此:这;这个;彼:那个。由这一现象联系到那一现象。指分析事物不能孤立地看一种现象;而应把复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考察;层层深入。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6回:“遇着通晓之人,就虚心请问,由此及彼,铢积寸累,自然日有进益。”
16、泽及髊骨泽:恩泽;髊:肉未烂尽的骸骨。恩泽及于死者。形容恩德深厚。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17、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这里指正经的事情。说话不涉及正题与中心。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18、懊悔无及后悔已来不及了。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19、后悔无及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20、利时及物救世济物。明·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幸以古人自勉,以利时及物为己任,俾孤陋者所企效而取法焉。”
21、及锋一试及:趁着;锋:锋利。趁锋利的时候用它。比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曾朴《孽海花》第三回:“然科名是读书人的第二生命,一听见了开考的消息,不管多垒四部,总想及锋一试,雯青也是其中的一个。”
22、鞭不及腹及:到。指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力量达不到。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23、嗟悔亡及嗟:感叹,叹息;亡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矣。”
24、骤不及防谓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六章:“我海军亦于天明发炮,向丹水池一带清军射击,毁美孚洋油栈及火车五辆。清军骤不及防,退之二道桥。”
25、罚不及嗣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26、捷雷不及掩耳犹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晋书·苻坚载记上》:“此捷济上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
27、无所不及没有地方不能达到。《鹖冠子·环流》:“故命无所不在,无所不施,无所不及,时或后而得之命也。”
28、行不及言为人处事不守信用。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21回:“诸兄与弟,当以行不及言为耻。”
29、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30、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31、迫不及待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32、后悔不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33、走及奔马走:跑。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马的奔跑。形容走路飞快。《周书·达奚武传》:“震字猛略,少骁勇,便骑射,走及奔马,臂力过人。”
34、措手不及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35、因乌及屋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它有关事物。《尚书大传·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36、恕己及人恕:宽恕。宽恕自己,推及别人。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
37、剥肤及髓比喻盘剥深重。《新唐书 独孤及传》:“拥兵者第馆豆街陌,奴婢厌酒肉,而贫人羸饿就役,剥肤及髓。”
38、噬脐莫及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唐 高彦休《唐阙史 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39、后悔何及指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周书·崔谦传》:“舍此不为,中道而退,便恐人皆解体,士各有心。一失事机,后悔何及。”
40、狧糠及米狧:通“舐”,用嘴舔。比喻贪婪蚕食或由表及里,逐步进逼东汉·班固《汉书·吴王濞列传》:“语有云之,‘狧糠及米。’”
41、不可企及企:踮起脚跟向前望;引申为盼望;及:达到;企及: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唐 柳冕《答衢州郑使君》:“不可企而及之者,性也。”
42、推己及物同“推己及人”。宋·程颢《二程遗书》第11卷:“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
43、由近及远从近处到远处。比喻事物的影响逐渐推广,思想认识不断深入。
44、祸及池鱼犹殃及池鱼。比喻无辜波及而受害。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
45、及宾有鱼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周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孔颖达疏:“言有他人之物,于义不可及宾也。”
46、及时应令与季节时令相适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
47、化及豚鱼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语本《易·中孚》:“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语出《易·中孚》:“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48、攘肌及骨比喻侵及腹地。汉·扬雄《法言·重黎》:“是以四疆之内,各以其力来侵,攘肌及骨,而赧独何以制秦乎?”
49、殃及池鱼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50、罪不及孥孥:妻子与儿女的统称。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然罪不及孥,只是我死之后,无路可投。”
51、悔之何及悔:后悔。后悔也来不及了。《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52、疾雷不及塞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53、及时雨指庄稼正需要雨水时下的雨。比喻适时的帮助。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54、追悔何及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无法改变了。亦作“追悔不及”。《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八》:“将士经年离隔父母,不取敕旨归宁,上贻圣忧,追悔何及!”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慎守诀》:“世上之人,多嗜欲伤生伐命,今古共焉;不早自防,追悔何及?”
55、剥床及肤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宋 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
56、兄终弟及及:接替。哥哥死了,弟弟接替。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沾益州土知州安边,旧土官安远之弟,兄终而弟及者也。”
5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北齐 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58、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爱护。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9、风牛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夫孰知兰之生产,与彼风牛马不相及之猫,有此若大关系乎?”
60、疾雷不及掩耳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