箝口结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结舌:舌头转不动。闭口不说话。形容不敢讲话
出处:宋·司马光《乞改求谏诏书札子》:“是诏书始于求谏,而终于拒谏也,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结舌,非国家之福也。”
例子: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国内颇纷纭多事,简直无从说起,生人箝口结舌,尚虞祸及,读明末稗史,情形庶几近之。”
基础信息
拼音qián kǒu jié shé
注音ㄑ一ㄢˊ ㄎㄡˇ ㄐ一ㄝˊ ㄕㄜˊ
繁体箝口結舌
感情箝口结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闭口不说。
近义词钳口结舌
英语keep one's tongu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登山越岭(意思解释)
 - 一点半点(意思解释)
 - 至意诚心(意思解释)
 - 举手扣额(意思解释)
 - 敢不唯命(意思解释)
 - 不敢造次(意思解释)
 - 重理旧业(意思解释)
 - 斗而铸兵(意思解释)
 - 敢想敢干(意思解释)
 - 游目骋怀(意思解释)
 - 死重泰山(意思解释)
 - 奋发有为(意思解释)
 - 狗彘不如(意思解释)
 - 里丑捧心(意思解释)
 - 先我着鞭(意思解释)
 - 蚁附蝇集(意思解释)
 - 言不由衷(意思解释)
 - 水石清华(意思解释)
 - 长江天堑(意思解释)
 - 淹会贯通(意思解释)
 - 避坑落井(意思解释)
 - 鼻息如雷(意思解释)
 - 火然泉达(意思解释)
 - 一画开天(意思解释)
 - 坎坷不平(意思解释)
 - 狂奴故态(意思解释)
 - 四海一家(意思解释)
 - 星行电征(意思解释)
 
※ 箝口结舌的意思解释、箝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研精钩深 | 钩深:探取深沉的东西。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探求深奥的学问。 | 
| 一知片解 | 犹一知半见。 | 
| 东南之宝 | 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 
| 大智大勇 |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 
| 司马青衫 |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 
| 盛极一时 | 形容一时特别兴盛或流行。 | 
| 湖吃海喝 | 放肆地大吃大喝 | 
| 思归其雌 | 谓退藏潜服。语本《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 
| 有酒胆,无饭力 | 有借着喝酒显示出来的胆量,在平常的生活中则没有勇力。指只有一时冲动的勇气。 | 
| 不识不知 | 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 
| 割肉饲虎 | 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 
| 弗欺暗室 | 暗室:比喻暗中。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昧心事。 | 
| 牵合附会 | 犹言牵强附会。 | 
| 江海之士 | 指志在江海不肯做官的隐士。 | 
| 层见迭出 | 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 
| 焚尸扬灰 | 见“焚骨扬灰”。 | 
| 下乔木入幽谷 | 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 | 
| 景入桑榆 | 比喻垂老之年。 | 
| 花甜蜜嘴 | 蜜嘴:嘴上抹着蜜。能说会道,甜言蜜语。比喻说话动听。 | 
| 循规矩蹈 | 循:遵守;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蹈:踩。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 
| 唾玉钩银 | 形容书法像银沟一样刚劲有力,言谈像美玉一样华丽。 | 
| 恐慌万状 | 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 
| 骑鹤上维扬 |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 执箕帚 | 执:拿,持;箕帚:簸箕和扫帚。指充当臣仆或妻子。借称妻子。 | 
| 抓破脸子 | 见“抓破脸皮”。 | 
| 绮罗粉黛 | 绮罗:有花纹的丝织品;粉黛:涂脸的脂粉和描眉的黛黑。代指年轻女子。 | 
| 先花后果 | 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