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国安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德宗》:“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而晏体国安民之心,不可没矣。”
基础信息
拼音tǐ guó ān mín
注音ㄊ一ˇ ㄍㄨㄛˊ ㄢ ㄇ一ㄣˊ
繁体軆國安民
感情体国安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对簿公堂(意思解释)
 - 口耳之学(意思解释)
 - 十之八九(意思解释)
 - 评头论足(意思解释)
 - 方生方死(意思解释)
 - 故土难离(意思解释)
 - 深明大义(意思解释)
 - 各就各位(意思解释)
 - 千言万语(意思解释)
 - 往古来今(意思解释)
 - 读书破万卷(意思解释)
 - 如日中天(意思解释)
 - 短兵接战(意思解释)
 - 不容分说(意思解释)
 - 本本主义(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意思解释)
 - 乘虚而入(意思解释)
 - 十八般武艺(意思解释)
 - 倒凤颠鸾(意思解释)
 - 少年老诚(意思解释)
 - 独断独行(意思解释)
 - 错综复杂(意思解释)
 - 群贤毕集(意思解释)
 - 采风问俗(意思解释)
 - 鳞次栉比(意思解释)
 - 失而复得(意思解释)
 - 立贤无方(意思解释)
 - 唇亡齿寒(意思解释)
 
※ 体国安民的意思解释、体国安民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说长道短 | 长、短:是非;好坏。说长处;讲短处。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 
| 胆战心寒 |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 
| 逢衣浅带 | 逢衣: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读书人的衣服;浅带:宽博的衣带。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 始乱终弃 | 乱:淫乱,玩弄。先乱搞,后遗弃。指玩弄女性的恶劣行径。 | 
| 丁宁周至 | 丁宁:再三嘱咐;周至:周到,细致。反复周详地再三嘱咐。形容办事周到。 | 
| 通风讨信 | 犹言通风报信。 | 
| 翻空出奇 | 形容诗文、字画等一反前人窠臼,以独特的想象取胜。 | 
| 屡见不鲜 | 屡:多次;鲜:新奇。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也作“数见不鲜。” | 
| 稀里糊涂 | 不明白,迷糊,不认真,随意。 |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 
| 有志不在年高 | 年高:岁数大。有志不在乎年纪大。指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来衡量。 | 
| 披星戴月 |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 
| 夜以继日 |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 
| 打草惊蛇 |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 
| 归正守丘 |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 风度翩翩 |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 
| 犁牛之子 |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 
| 去末归本 | 去:弃;末:非根本的,古时称工商等业为末业;本:根本的,古称农业为本业。使人民离弃工商业,从事农业,以发展农业生产。 | 
| 直木先伐 |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 
| 休养生息 |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生息:人口繁殖。 | 
| 刚毅木讷 |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 
| 直扑无华 | 质朴无文采。 | 
| 积善余庆 | 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 
| 学海无涯 | 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指对知识的学习永远没有止境。学海:指知识;涯:边际。 | 
| 不见经传 | 经传:指经典的著作。经传里没有记载;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 | 
| 力挽狂澜 | 力:竭力;挽:挽回;狂澜:巨大的波浪。用力阻止巨大的波浪。比喻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 
| 黄毛丫头 | 年幼不明事理的女孩子。 | 
| 鬼设神使 | 谓天造地设,非人力所能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