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恶翦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征讨和剪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夫讨恶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基础信息
拼音tǎo è jiǎn bào
注音ㄊㄠˇ ㄜˋ ㄐ一ㄢˇ ㄅㄠˋ
繁体討惡翦暴
感情讨恶翦暴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讨恶剪暴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桃夭柳媚(意思解释)
 - 四不拗六(意思解释)
 - 重岩叠嶂(意思解释)
 - 万苦千辛(意思解释)
 - 一见如旧(意思解释)
 - 淡然置之(意思解释)
 - 不吝金玉(意思解释)
 - 言之有据(意思解释)
 - 名山事业(意思解释)
 - 尺树寸泓(意思解释)
 - 啮臂之好(意思解释)
 - 曲意逢迎(意思解释)
 - 通共有无(意思解释)
 - 一不作,二不休(意思解释)
 - 蓬荜生光(意思解释)
 - 虚誉欺人(意思解释)
 - 三对六面(意思解释)
 - 针尖对麦芒(意思解释)
 - 穷崖绝谷(意思解释)
 - 放下屠刀(意思解释)
 - 高自位置(意思解释)
 - 鬼工雷斧(意思解释)
 - 匣剑帷灯(意思解释)
 - 对床夜雨(意思解释)
 - 缠夹不清(意思解释)
 - 日昃旰食(意思解释)
 - 丁一确二(意思解释)
 - 闭门投辖(意思解释)
 
※ 讨恶翦暴的意思解释、讨恶翦暴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鼎铛有耳 |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 
| 无尽无休 | 没完没了(含有厌恶的意思)。 | 
| 一代谈宗 | 谈宗:善于言谈,为世人所尊崇。指当代清谈大师。 | 
| 改节易操 | 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同“改操易节”。 | 
| 动心忍性 |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 
| 颠仆流离 | 同“颠沛流离”。 | 
|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 
| 魂飞魄荡 | 同“魂飞魄散”。 | 
| 丰标不凡 | 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 | 
| 祖舜宗尧 | 祖:效法,沿袭。效法、遵循尧舜之道。 | 
| 强本节用 | 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 
| 差三错四 | 颠倒错乱。 | 
| 虫沙猿鹤 | 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 | 
| 高不辏,低不就 |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 
| 酸咸苦辣 | 同“酸甜苦辣”。 | 
| 杀身成仁 | 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 
| 土阶茅屋 |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 
| 被褐怀玉 |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 
| 救焚投薪 | 焚:火灾;薪:柴草。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 拾人牙慧 | 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渣滓。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 
| 有眼不识泰山 |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 
| 通南彻北 | 谓贯穿南北。 | 
| 坏人坏事 |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 
| 郁郁芊芊 | ①犹言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貌。②犹言郁郁葱葱。气盛貌。 | 
| 愁云惨雾 | 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 
| 团头聚面 | 形容非常亲密地相聚在一起。 | 
| 称王称伯 | 王:君王;伯:通“霸”,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 
| 出于无奈 | 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