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二不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索性让我一不作,二不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杀个爽快。”
例子:老舍《神拳》第二幕:“好吧!一不作,二不休!说吧,叫我干什么?”
基础信息
拼音yī bù zuò,èr bù xiū
注音一 ㄅㄨˋ ㄗㄨㄛˋ,ㄦˋ ㄅㄨˋ ㄒ一ㄡ
感情一不作,二不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分句;用于城市。
近义词一不做,二不休
英语all-or-nothing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假仁假意(意思解释)
- 妖形怪状(意思解释)
- 尸山血海(意思解释)
- 出榜安民(意思解释)
- 须髯若神(意思解释)
- 寝苫枕草(意思解释)
- 同浴讥裸(意思解释)
- 枵腹重趼(意思解释)
- 昭然在目(意思解释)
- 马迟枚疾(意思解释)
- 钟鼓之乐(意思解释)
- 古肥今瘠(意思解释)
- 纵横决荡(意思解释)
- 誓山盟海(意思解释)
- 喜怒哀惧(意思解释)
- 顺时而动(意思解释)
- 雪耻报仇(意思解释)
- 峥嵘崔嵬(意思解释)
- 正大不阿(意思解释)
- 大肆铺张(意思解释)
- 罗钳吉网(意思解释)
- 言听行从(意思解释)
- 选士厉兵(意思解释)
- 国恨家仇(意思解释)
- 顺天恤民(意思解释)
- 鱼龙百变(意思解释)
- 高谈虚论(意思解释)
- 白恰青衫(意思解释)
※ 一不作,二不休的意思解释、一不作,二不休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栖遑之辱 | 栖遑:忙忙碌碌,奔波不定的样子。四处奔忙,不得安居的劳辱。 |
燕石妄珍 | 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 |
鸷击狼噬 | 谓凶狠地残害人。 |
钟响磬鸣 | 钟、磬:古代乐器。比喻事物内部之间存在的联系。 |
掳袖揎拳 | 掳:挽;揎:拳打。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
隐迹藏名 | 隐藏踪迹,隐瞒住真姓实名。 |
连枝并头 | 连理枝和并头莲。比喻美满的婚姻。 |
启瞶振聋 | 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
窝火憋气 | 把屈辱或恼怒强压在心底,不敢或不能发泄。 |
齐足并驱 | 谓齐头并进,不分高下。 |
齐足并驰 | 驰:疾行,驰驱。并行前进,不分先后。 |
敬老慈穉 | 见“敬老慈幼”。 |
低头下心 | 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
阽危之域 | 阽危:危险;域:境地。危险的境地。 |
崟崎历落 | 崟:山高的样子;历落:形容仪态俊伟,与众不同。指人的仪态俊伟出众,品格像山一样超群拔俗。 |
高官尊爵 |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 |
月异日新 | 同“日新月异”。 |
煞费心机 | 费尽心思。 |
留中不发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
乔木世家 | 乔木:代指贵族、高官。指贵族世家。 |
以一儆百 | 见“以一警百”。 |
詟谀立懦 | 谓使谄谀者知所畏忌,怯懦者知所自立。 |
一字兼金 |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
黼国黻家 | 谓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
寡恩少义 |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
改而更张 | 同“改弦更张”。 |
振作有为 | 振作精神,有所作为。 |
朱墨烂然 | 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