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守正不挠守正不挠的意思
shǒuzhèngnáo

守正不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为人、做事坚守正道而不屈从。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例子: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6卷:“不以门阀自高,益能守正不挠,为时名相。”


基础信息

拼音shǒu zhèng bù náo

注音ㄕㄡˇ ㄓㄥˋ ㄅㄨˋ ㄋㄠˊ

繁体守正不撓

感情守正不挠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守正不阿、守正不回

英语uphold fairness without favouring anyon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守正不挠的意思解释、守正不挠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临潼斗宝 比喻夸耀豪富、争强赌胜的行动。
沉湎淫逸 过度沉溺于淫乐之中。沉迷酒色,荒淫无度。
风影敷衍 指罗织罪名,捕风捉影,诬赖人。
反脸无情 形容翻脸不认人,不讲情谊。
挠曲枉直 指矫正曲直。
属毛离里 比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密切。
草木愚夫 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赭衣塞路 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日复一日 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接踵而至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
不偏不倚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除旧布新 布:安排;展开。废除旧的;建立新的。也作“除旧更新”。
昏天黑地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
讹以滋讹 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赫赫有名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化为泡影 泡:水泡。变成像水泡和影子那样;很快就消失。
功成行满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好谋善断 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可望而不可及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离群索居 索:单独;居:起居;生活。离开同伴而孤独地生活。
死眉瞪眼 形容呆滞,表情冷漠。
恩威并重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疲于奔命 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原指因奉命到处奔走;精疲力竭。后指忙于奔走应付;非常疲劳。也形容事情繁多;忙得精疲力尽。
学然后知不足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
神采焕发 精神焕发,风采动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逆:倒,反。比喻学习或做事一定要克服困难,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