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笏看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例子:输与清闲阳朔令,朝朝拄笏饱看山。(清 黄遵宪《岁暮怀人诗》)
基础信息
拼音zhǔ hù kàn shān
注音ㄓㄨˇ ㄏㄨˋ ㄎㄢˋ ㄕㄢ
感情拄笏看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悠然自得的样子。
近义词拄笏西山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捉影捕风(意思解释)
- 吞云吐雾(意思解释)
- 刻鹄类鹜(意思解释)
- 撒开鸭子(意思解释)
- 万籁俱寂(意思解释)
- 出于意表(意思解释)
- 千门万户(意思解释)
- 冶容诲淫(意思解释)
- 人强马壮(意思解释)
- 哲人其萎(意思解释)
- 发愤忘食(意思解释)
- 去梯之言(意思解释)
- 管宁割席(意思解释)
- 相忍为国(意思解释)
- 东箭南金(意思解释)
- 妙语惊人(意思解释)
- 付之丙丁(意思解释)
- 一瓣心香(意思解释)
- 朱轮华毂(意思解释)
- 杵臼交(意思解释)
- 李下瓜田(意思解释)
- 阿狗阿猫(意思解释)
- 捉鼠拿猫(意思解释)
- 尝出入(意思解释)
- 江河日下(意思解释)
- 草率收兵(意思解释)
- 评功摆好(意思解释)
- 连日带夜(意思解释)
※ 拄笏看山的意思解释、拄笏看山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变故易常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 |
惊恐失色 | 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
四百四病 | 谓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
迷魂汤 | 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
分花拂柳 | 见“分花约柳”。 |
竭泽而渔 | 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 |
眼馋肚饱 | 形容人贪心大,没有满足的时候。 |
优柔餍饫 | 亦作“优柔厌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语本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
述而不作 | 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自己并无创新之见。 |
黎庶涂炭 | 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
人情练达 | 人情:人情世故;练达:熟悉通达。指通晓待人处世的经验。 |
饱经世变 | 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
不破不立 | 破:破除;立:建立。不先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起新的。 |
名公巨卿 | 亦作“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
风信年华 | 指女子二十四岁时。 |
不声不吭 | 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 |
拆东补西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为了应急而牺牲这个弥补那个。 |
没撩没乱 | 指没有情绪。 |
颠连穷困 | 颠连:困顿不堪。形容穷苦艰难。 |
循名考实 | 循:依照;责:要求。按其名而求其实,要求名实相符。亦作循名责实。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
溯流求源 | 同“溯流穷源”。 |
曝骨履肠 |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
风激电骇 | 形容势猛。同“风激电飞”。 |
问长问短 | 仔细地问,表示关心。 |
自生自灭 | 自然地生长;自然地消灭。形容任其自然;无人过问。 |
不以为意 |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
家道从容 | 指家庭生活条件充裕。 |